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1)

商羽琳/绘

湖北日报记者张乐克 聂烽 刘路

5月19日,上午的大雨让宜昌的生态摄影师杨河的朋友圈“断更”了:截至这天下午4时,他还没发江豚的照片。

在此前长达8年的时间里,除非恶劣天气,杨河很少“断更”,每天都会发布几张拍摄到的江豚照片,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从幼年时常常在江边看到江豚,到壮年退伍回到宜昌看不到江豚,直到最近10年江豚重现长江宜昌段水域,杨河非常珍惜每天与江豚在镜头里相处的日子。

与江豚一样,宜昌区域内许多动物在此前随处可见,再到一度销声匿迹,如今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被高科技手段捕捉到。

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野保科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宜昌已知现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30目108科601种,其中一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由原来的12种增加到24种,二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由原来的60种增加到89种。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2)

林麝(视频截图)。大老岭保护区提供

6只动物争抢一个巢穴

“人多势众”上演“雀占鸠巢”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莽莽丛林中,一只红白鼯鼠有点不开心了!

今年4月初,它夜间外出活动之后,回到家一看便“傻眼了”——自己的家被人强占了——小小的树洞里居然住进去5只果子狸。如果它刷抖音,当时的内心独白或许就是:“出去的时候好好的,回不去了!”

尽管自己会飞,但对面果子狸有5只,人多势众,打是打不过的。

最终这只红白鼯鼠放弃了自己的巢穴,让果子狸“雀占鸠巢”。从4月5日开始,它就再也没有出现在这附近了。

这场“大戏”发生在保护区一棵30多米高的大树上。

去年8月,为了观测这只红白鼯鼠的生活习性,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专门安装了一台红外相机,正对着大树离地15米左右的中段一个树洞,也是红白鼯鼠的家。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3)

小麂(视频截图)。大老岭保护区提供

在持续观测的8个月时间里,这只红白鼯鼠白天在家睡觉,晚上出门觅食。监测画面显示,它打瞌睡,还经常猛然惊醒,偶尔也会臭美一番,两只爪子不停地在脸上捯饬。这个场景一直持续到4月初。

好在,性格孤僻且喜欢独居,红白鼯鼠有点像兔子,“狡兔三窟”是常规操作,这个家被挤占了也无所谓,它在其他地方还有“房”,依旧能活得十分滋润。

与同宗的灰头鼯鼠相比,它算幸运了。

去年,宜昌城区一位市民自驾行经神农架与兴山交界处,发现公路上躺着一只“松鼠”,停车查看发现它头部流血,于是将其转移到纸盒内带回宜昌城区,第一时间送到了儿童公园动物园。

从此以后,这只灰头鼯鼠就住在动物园的玻璃房子内,直到完全康复被放生。可惜的是,放生尽管选择在其栖息地神农架,但距离最初的家甚远,只能在丛林之中“重新买房”。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4)

豹猫(视频截图)。大老岭保护区提供

这些成语家族的动物

29次登上央视《秘境之眼》

动物世界的“雀占鸠巢”被人们所看到,得益于红外相机。

大部分时间相机都是出于休眠状态,但是只要有生物从相机前走过,就会触发红外探测功能,休眠的相机立即进行视频和照片的拍摄,并及时发送到指定邮箱或平台。

“只要有动物在相机的拍摄范围内出现,红外相机就会启动拍摄,我坐在办公室就能看到监测的视频和照片。”

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科长舒仁庆打开电脑,给记者看了前几天4G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当阳季家湖野鸭,“及时传送不说,画质还很清晰,方便我们辨认种类!”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5)

野猪(视频截图)。大老岭保护区提供

在当阳还拍到了“一丘之貉”的貉,也是通过红外相机在青龙湖湿地公园拍摄到的。“它们或许一直在生活在距离人们不远的地方,只是缺乏观测手段,以至于难以被发现。”舒仁庆说,“高科技的使用,拉近了动物和人类的距离。”

近年来,红外相机尤其是4G红外相机的大量使用,让越来越多的动物出现人们的视野之中,也让大家意识到:原来大家一度以为都消失了的动物,其实早早就回归了。

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动物学博士陈金良表示,尽管上世纪末期前后很多动物消失在人类视野之中,并不代表它们就灭绝了,只是数量减少、栖息地遭到破坏等多种因素导致人类无法碰到它们,加之监测手段落后,所以无法看见它们。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不断加大力度保护野生动物,而且大量先进设备应用到野生动物监测之中,慢慢它们又以特殊的方式回归宜昌朋友圈“发动态”。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6)

猪獾(视频截图)。大老岭保护区提供

每天《新闻联播》前会有一个节目《秘境之眼》,里面会播放野生动物监测的视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宜昌拍摄到野生动物登上《秘境之眼》达到了29次:截至到2022年3月底,后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先后20次登上《秘境之眼》,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先后9次登陆《秘境之眼》。

这些登陆过央视的新闻动物种,林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其中2017年11月后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在时隔18年重新观测到林麝。它上一次出现在后河是1999年,当年4月出版的《湖北后河保护区科学考察集》中,有对林麝的记载,有关部门曾拍摄到过影像资料,也有部分数据。

专家形容后河时隔18年再次拍到林麝,“是后河保护区对林麝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分水岭,也是后河自然生态的重要体现。”

大老岭自然保护区林麝是在2019年之后被拍到的,一年时间内拍到了5只,也在央视亮了相。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彭洪林说,截至2021年,在大老岭拍摄的5目10科19属21种野生动物(兽类)中,林麝的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分别排至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足以说明林麝为大老岭保护区极为珍稀物种。”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7)

救护放归在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的赤狐。舒仁庆 摄

与人类意外的相逢

故事都以“放归山”为结局

一周前的5月13日,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熊专项调查项目第一批30台红外相机按公里网格布设完毕,标志着该调查项目正式启动。

黑熊在后河一直存在。早在2010年时,一只黑熊因受伤被后河附近村民发现,最终被工作人员送到救护中心。

这些年来,黑熊也屡次被红外相机所监测到。

只是在记者采访中,关于华南虎以及豹却始终只是在传说中,即便在宜昌很多地方都发现了疑似华南虎和豹的脚印,但最终都无法得到确认。

明隆万时期《夷陵州志》、清乾隆版《东湖县志》和清同治版《宜昌府志》都明确标明,在宜昌境内是有老虎和豹的存在的。而2017年记者在枝江安福寺采访时,秦家榜村年过八旬的老人李道治就亲口证实,在他年轻的时候村里出现过老虎,它晚上来村里找食物被狗发现,然后全村人都赶来“打老虎”,最终百兽之王的老虎落荒而逃。

类似老虎和豹这样的食物链顶端的兽类,想要重新恢复挺难的,不像食草类动物种群恢复那么快。近年来宜昌各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野猪和猕猴等动物种群恢复就明显增多。而对于虎豹这样顶级王者,只能继续期待有朝一日能出现。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8)

黑熊(视频截图)。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

而这个期待是有可能实现的。

专家介绍,在秦岭地区有豹的存在,如果种群恢复到一定程度,不排除有豹会重新寻找领地,来到接壤的神农架,最终来到宜昌。

而随着许多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它们与人类的意外相逢也增多,除了红外相机拍摄到之外,就是动物因受伤被发现。

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已救助救治野生动物135次,出动人员400多人次,处理市长热线转来救护动物诉求107次,救护救治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野生动物64只(条、头),开展野生动物放归自然活动5次,尝试给救护的赤狐安装GPS后放归大老岭。

儿童公园动物园便是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为了更好地治疗受伤野生动物,动物园还专门聘请市畜牧中心退休老兽医来坐班。5月19日这天,他们就去救助了一只孔雀。“最忙是在春天,受伤的鸟类特别多,一天要救助2~5起。”园长吴朝玺说。

动物成语故事都有哪些(成语里的珍稀动物)(9)

貉(视频截图)。青龙湖湿地公园红外相机拍摄

在动物园一间玻璃屋内,有一只公猴过着幸福的生活。它是动物园从长阳救助而来,当时已经身受重伤,来到动物园后不仅得到了妥善救治,还收获了爱情:与园内救治的一只母猴结为夫妻,还生下了小猴子。

这幸福的一家对动物园有着重要意义,未来有望改善动物园内猴群基因以避免种群退化。此前,动物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从武汉“引进”了一批猕猴。

为此,专家还提醒广大市民,如果偶遇受伤野生动物,第一时间拨打市长热线“12345”,“将会第一时间前往救助!”

暮春初夏,漫步在点军区牛扎坪村,一群野生猕猴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它们俨然已经成了当地的吉祥物,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去观赏。

这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出现在西陵峡口,让人相信李白当年“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场景会重现宜昌大江两岸。

(特别鸣谢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