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 电影推荐(为青春题材片注入现实思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电影《少年的你》聚焦大多数人青春时代都经历过的高考,用电影语言将高考考生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境遇描绘得客观且真实。该电影拓宽了青春题材的表达方式,让很多家庭意识到青少年的成长问题。请关注《解放军报》的报道——

青少年 电影推荐(为青春题材片注入现实思考)(1)

电影《少年的你》——

为青春题材片注入现实思考

■夏一博

青少年 电影推荐(为青春题材片注入现实思考)(2)

电影剧照《少年的你》

电影《少年的你》聚焦大多数人青春时代都经历过的高考,用电影语言将高考考生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境遇描绘得客观且真实。

这几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左耳》《同桌的你》《青春派》《最好的我们》《老师好》等涉及校园青春题材的影片有很多,也取得过票房佳绩。但这些影片更多的是从学生群体的情感角度出发,往往带着或感伤或悲喜的怀旧情结。电影《少年的你》在题材上另辟蹊径,它不是以过来人的眼光回味青春的美好,而是直面青少年所遇到的无奈和困境,讲述了一对背景截然不同的少年如何彼此守护、相伴成长的故事。影片中,性格上内敛又外放、克制又张扬的男孩小北结识了身陷“霸凌”事件的复读生陈念,并成为她背后的“保护者”。影片将青春期少年遇到的社会问题作为核心剧情进行挖掘,在直面高考和“霸凌”现实的同时,用一个“守护”的主题串联起故事内核,于逼仄的情境中又带给观众以暖意。特别是影片在台词剧本的打磨上颇为下功夫,“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后面”“只有你赢了,我才没有输”“我没有那么多故事可讲,但不代表我没有梦想”“总有一个人,是少年的你”等台词触动了观众情感的柔软处,在表现人物内心的同时推动情节的发展。导演曾国祥说:“我在创作过程中会不断问自己,这句话应该怎么表达合适?” 影片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大量地使用特写和近景镜头,极具压迫感和真实性,给观众带来很强的心理震撼。比如在片尾处,小北和陈念隔着玻璃时无声的对视,“眼角的泪水、脸颊的笑容、惺惺相惜的眼神……”人物准确而又细腻的情绪于眉宇间呈现出来,富有感染力。

电影《少年的你》拓宽了青春题材的表达方式,让很多家庭意识到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正如影片监制许月珍所说:“如果看完电影,每个人都能想一想,我要做一个怎样的少年?我们要给小孩一个怎样的青春?能引起观众这样的思考,这部电影就很有意义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