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1)

《如梦之梦》剧照

1月10日,赖声川导演的史诗话剧《如梦之梦》即将在上海开启新一轮演出。2月22日,这部话剧还将赴重庆演出,与山城的观众们见面。大陆版《如梦之梦》演到第六年,已经成为一部非常成熟的商业戏剧作品。“8小时的演出时长”、“环形舞台设计”、许晴、胡歌等流量明星,都让这部戏在观众心目中具备了非同一般的吸引力。2018年12月21日,话剧《如梦之梦》如约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早在几个月前票就已售罄,演出期间剧院外“黄牛票”依然叫得火热,不少观众看着高额的“溢价票”不得不感慨“又没抢到票”。仅能容纳几百人的小众话剧何以受到大众的追捧?

故事:浮生若梦

“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

随着饰演老年顾香兰的卢燕手里铃铛的响声,《如梦之梦》的第一句台词拉开了故事的帷幕。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2)

《如梦之梦》剧照

环形舞台上,演员顺时针方向绕行,东西南北四个舞台,不同场景快速切换。《如梦之梦》上半场四个小时讲述生活在台北的五号病人(胡歌饰)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下半场四个小时讲述顾香兰(谭卓、许晴饰)的故事。看似无关的两条线索却在时空、梦境中不断重叠、交叉。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3)

许晴饰顾香兰

导演赖声川深谙创作的奥秘,在他的故事结构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一个人物连着一个人物,一个悬念扣着一个悬念。早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接受过完整戏剧训练的赖声川,对节奏有着精准的把控。如果说电影是时间的艺术,那么话剧则是空间的艺术。在环形舞台之上,不同年龄阶段的顾香兰在不同的位置同时出现,在赖声川看来,这样的表现形式在电影中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戏剧舞台本身的魅力所在。

环形舞台的设计并未在赖声川的其它话剧中呈现,赖声川解释说:“因为《如梦之梦》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在我的脑海里产生,是最好的一种艺术的搭配。我在写剧本大纲的时候,是在印度的菩提伽耶。我看到所有到菩提伽耶的人都会绕着舍利塔转,就像转山一样。从考古人类学的立场来研究,绕着一个神圣的物体,是人类表现崇敬的一种行为。我就在想我们的剧场里面什么是最神圣的?那就是观众,观众是我们最神圣的,因为我们这个戏是献给他们的。”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4)

《如梦之梦》环形舞台设计

围绕在环形舞台中央的观众席,被称为“莲花池”,莲花池的观众也属于这部话剧本身的一部分。导演赖声川笑说“莲花池”的名字是最早2005年台北演出时观众给起的名字,延续到现在似乎有了更深一层的涵义:观众更像是一朵朵莲花,成为戏剧本身的一部分。

赖声川坦言,《如梦之梦》确实是自己想象力自由奔跑,不受边界约束的一部作品。刚开始排戏的时候,这部戏有12个小时的时长,逐渐完善缩减到7个多小时的演出时长。

你要说清楚一个人的故事,必须穿过很多人的故事。所以《如梦之梦》为什么那么长?它就是这样从这个人的故事到下一个人的故事,再到下一个人的故事,最后你才会了解如梦。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5)

《如梦之梦》剧照

《如梦之梦》中 许晴饰演的中年顾香兰和谭卓饰演的青年顾香兰同时出现在舞台上,中年顾香兰走向舞台深处,寓意未知的世界。

明星:若梦非梦

在北京保利剧院演出的《如梦之梦》中,翟天临饰演伯爵,这个角色原来由金士杰扮演。与此同时,演员孙坚也加入剧组,饰演王德宝一角。他们给已经上演了六年的《如梦之梦》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2012年的大陆版《如梦之梦》中,由李宇春饰演医生小梅,胡歌饰演五号病人,许晴饰演中年顾香兰,谭卓饰演青年顾香兰。几位演员在这之前都从未演出过舞台剧。《如梦之梦》的演员选择是制作人王可然推荐,导演赖声川做决定。选择演员一方面要“能给戏带来广告传播效应”,另一方面则是“合适、得体”。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6)

《如梦之梦》大陆首演 李宇春(左)饰演实习医生小梅

那时的胡歌还没有现在这么火,在一次媒体采访时胡歌也曾谈到接这部话剧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沉下心来演戏”。也许是车祸过后经历过生死的胡歌,找到了与五号病人这个角色之间的某种契合。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7)

胡歌饰五号病人

那时的谭卓还是一个演了不少文艺电影的不出名的女演员,还没有遇上《延禧攻略》和《我不是药神》。

“我那个时候,正好想停一停,因为我原来是一个紧张的人,而且觉得身上有很多的局限。舞台剧的表现要更有张力更外化。它和之前的电影更细腻、更生活化,是截然不同的。我觉得可能这些外在的东西也许能解除我内在的一些小绳子,像剪刀一样会剪开一些。”谭卓说。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8)

谭卓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单身母亲刘思慧

接到顾香兰的角色让谭卓有些意外,她不敢确定没演过舞台剧的她是否能胜任这个角色。导演赖声川构建的顾香兰,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天香阁妓女的头牌。她有着姣好的身姿和容貌,有着天生非凡的气质,向往纯真的爱情,渴望追寻自由。在谭卓看来,她饰演的这位女性身上有着某种“先锋”的气质。当她对这个角色的理解越深,也就逐渐了找到自己表演的方式和方法。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9)

《如梦之梦》剧照 谭卓饰演青年顾香兰

导演赖声川给了演员很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法。“我是编剧也是导演,所以对演员我不会去逼他做一个我脑子中他的角色,我要他体现自己脑中的一个角色,如果有剧烈的冲突我们会讨论,如果没有的话就很好。”

翟天临第一次出演《如梦之梦》,在微博上曾经多次坦言自己的压力: “是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留给我的只有短短五天时间……一直在失眠……”谭卓也在访谈中谈到翟天临经常不厌其烦去找她对词,非常敬业。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10)

翟天临微博中关于出演《如梦之梦》的感想

对翟天临而言,这次的话剧演出算是“圆了儿时在保利剧院演出的梦想”。

翟天临演出的伯爵加入了很多自己创新的表演方式,他说: “我就把他更加演得年轻化一些。在表达上更加的冲动,更加的直白,更加的富有浪漫色彩一些。比如到大厅门口的时候,会指着所有底下莲花池的这些观众说。你看看喜欢我们这些园艺吗?我们这些花漂亮吗?然后许晴老师说很美。然后观众觉得,我们在一个话剧里面,通过合规的规定情境,然后跟观众搞一些互动。这都是年轻的伯爵独有的一些东西。”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11)

《如梦之梦》剧照 翟天临饰演伯爵

在赖声川看来,金士杰演的伯爵有金士杰的味道,翟天临演的伯爵有翟天临的滋味。

我觉得翟天临今年的伯爵跟金士杰的肯定是不同的,我为什么要逼他做金士杰?我当时也没有逼金世杰做我脑中的伯爵。一个导演,我们要逼着人家去做我们脑中想做的一个形象,这是很残忍的一件事情,而且不容易做到。表演最重要我还是希望演员能够自然,那表示他要完全活在那个角色里才能自然,而不是在说台词或者朗诵台词。进到舒服的剧组,才能产生最自然的表演。

观众对翟天临版本的伯爵也是赞誉有加,在《演员的诞生》节目中凭借演技获得诸多认可的翟天临,在回归舞台之后对演戏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和成长。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12)

翟天临参加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

戏剧艺术本属小众,在赖声川的戏剧中,知名演员来客串出演也是常有的事。

早期的2002年香港版《如梦之梦》由汪明荃出演,《暗恋桃花源》台湾版由林青霞出演,大陆版由黄磊、何炅、谢娜出演等等。赖声川的话剧舞台似乎成为流量明星转型好演员的“试金石”,很多演员想磨练或者证明自己的时候就会回归到剧场,同时因为这些明星也能够让小众的话剧逐渐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在赖声川看来也是一件“好事”。制作人王可然也曾坦言,明星来演话剧拿到的报酬是非常有限的。“好像这些年戏里的演员们也越来越知名了。”赖声川笑笑说。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13)

《如梦之梦》剧照

制作:浮生何如

《如梦之梦》共12幕95场,30多位演员饰演100多个角色,整场戏下来演出服装有400多套,平均一位演员有10套衣服。演出场景涉及台北、巴黎、上海,诺曼底、北京,故事的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21世纪。演出需要重新改造剧场,保利剧院重新装台需要八天,环形舞台东西两侧还有两层阁楼,表演空间就有近10处。

这些元素使得制作这样一部戏成本就要上千万。赖声川说《如梦之梦》从创作完成,他就没有担心过票房的问题:“从2000年的首演,到 2002年香港话剧团第一次专业版本演出,票房都不是问题。2005年在台北第一次上演普通话版,那票也是一下就抢光了。”但是在制作人王可然看来,这样一部成本高昂的戏剧,是否能在大陆也站得稳脚跟还是一个未知数。彼时央华戏剧也是刚成立不久,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14)

《如梦之梦》上海站演出,原价3960的莲花池票价溢价两倍

2012年的冬天非常寒冷,《如梦之梦》在北京798租了一个工厂进行排练——一般的排练厅无法容纳这么大的演出体量。赖声川说:“我觉得最艰难的是我不太容易让任何一位演员理解我在做什么。虽然我的演员专业程度都很高,但他们没演过这样的戏,也没看过这样的戏,只有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如梦之梦》的服装造型由叶锦添设计,他曾于1999年凭借《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在他看来“舞台比电影有时候会更让人觉醒,因为人看东西不仅是靠眼睛的。我必须很快让观众进入到剧情里面。”叶锦添设计的《如梦之梦》每一个时代的服装,都是能在旧照片中找到原型。

《如梦之梦》要打造的是话剧舞台的极致。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15)

《如梦之梦》中顾香兰在天香阁的舞台场景

导演赖声川说,创作这部话剧的目的,是希望“观众若有所思地离去”。他希望看过这部话剧的观众能够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不想说我要在《如梦之梦》中表达一种怎样的生命观,我很喜欢给观众自己空间去思考。我们还是希望它能够成为一段神圣的空间,一段神圣的时间。我们希望观众也参与了这么一小段时空,然后又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但他有一股小小的力量来自我们《如梦之梦》。

话剧如梦之梦的台前幕后(赖声川造梦的第六年)(16)

《如梦之梦》剧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