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白话文本,传习录岂止是哲学书

作者 | 庆州书楼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昨天,朋友问我,《拔本塞源论》是《传习录》的哪一段?我想,你问对人了。《答顾东桥书》的后半即是。自“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起,陈龙正曾单独选刻,标为“拔本塞源论”,系王阳明的最著名论著之一,代表他的伦理思想。

杨立华讲孟子,讲宋明,讲王阳明时,多次提及《拔本塞源论》,推崇备至。他说《孟子》的文字力量,通过千年岁月,直透人心,这样的文字就像写在昨天一样,穿透力极强。程子曾讲张载的《西铭》,大意说,孟子之后,学者都无他见识,孟子之后,一篇而已。(“《西铭》某得此意,只是须得佗子厚有如此笔力,佗人无缘做得。孟子以后未有人及此。”“据子厚之文,醇然无出此文也,自孟子后,盖未见此书。”“横渠道尽高,言尽醇,自孟子后儒者都无佗见识。”)

杨立华说:“我倒觉得,只有一个人的文章,其力量,当然不是全部,个别文章的力量,超过孟子,鼓舞跟感染力,超过孟子。此人就是,王阳明。王阳明的文章,最适合诵读,大声去读,特别是《拔本塞源论》,碰见就读,直接去读就行,基本上,一个礼拜读一遍。久而久之,你的人呐,这整个气势,一定不一样。多读《孟子》这样的书,这个人呢,长气,‘使贪夫廉,使懦夫有立志’”。

我读《传习录》,初觉乏味,后忽有几段,雄风浩荡,气势惊人。后听杨立华说《拔本塞源论》,查了方知,原来是《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的最后这十一段。

邓艾民的《传习录注疏》,我放在枕边,读完用了两年半。经常是,后面还没看到,前面就忘了。因是语录体,拿起乱翻,不拘进度。近二十年来,唯此一本,费时最长,用心最专。往后还会看。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有私淑艾者”,朱子作注:“人或不能及门受业,但闻君子之道于人,而窃以善治其身,是亦君子教诲之所及,若孔孟之于陈亢、夷之是也。孟子亦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我读《传习录》,也是私淑,不比其他书籍,只在读用上。我曾感叹,《传习录》岂止是哲学书,岂止是圣人语录,分明是一部医书、药典、病例!世间千万种病痛,苦难折磨,尽治于此书。始信王阳明真乃神人,那句“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的譬喻,可谓绝妙。南大吉的序中说:“勿以录求录也,而以我求录也,则吾心之本体自见。而凡斯录之言,皆其心之所固有,而无复可疑者矣。”为心病,求药觅方,必是“以我求录也”。

传习录白话文本,传习录岂止是哲学书(1)

传习录白话文本,传习录岂止是哲学书(2)

传习录白话文本,传习录岂止是哲学书(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