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一番情趣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近代汉语虚词》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

汉语从有文字记载算起,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书面语反映口语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诗经》里的“国风”是民间口头文学的记录,《论语》也是比较接近口语的,即使《尚书》这么古奥难懂的文章,在当时也是距离口语不远。

汉魏以后,写文章的人往往沿袭和模仿先秦的语言,书面语跟口语的距离才越来越大,形成“文言”,即“古代汉语”

下面与大家分享《近代汉语虚词》这部书的一个小章节:助词“却”。了解一下“却”字的演变。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覃秋》

本节中我们讨论近代汉语中的动态助词“却”。“却”和“了”都是用于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出现的基本格式是“动 却/了”和“动 却/了 宾”,功能、意义都大体相同。

“却”字是从动词发展演变为助词的。《说文解字》:“却,节欲也。”汉代前后产生出“退”“使退”的意思,如: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2)

(1)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史记·留侯世家,卷五五)

到魏晋又进一步演变为“去”意,成为趋向动词,在述补结构中用作补语:

(2)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世说新语·规箴)

再以后的文献中,“却”作补语由表示趋向转变为表示结果,例子也有所增加。

例如:

(3)每朝士咨事,莫敢仰视,动致呵叱,辄晋云:“狗汉大不可耐,唯须杀却。”(北齐书·恩幸传,卷四二)

(4)先是,景每出师,戒诸将日:“若破城邑,净杀却天下知吾威名。”(南史·贼臣传,卷七○)

以上“却”字的词义类似“掉”,表示动作的对象被消灭、去除,是“杀、击、了”这类动作的结果,是“去”义“却”的进一步引申。

这种“却”字虽然词义比表“去”义的“却”虚化了,但它仍然带实词义,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带“却”的动词只有上面列举的几个,它出现的格式,也多为“动 却”。

作者说,唐代以后,“却”开始虚化为表示完成的动态助词,广泛出现于各种文献中。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3)

例如:

(5)待收陕州,斩却此贼!(旧唐书·史思明传,卷二OO)

(6)先有谣言云: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旧唐书·黄巢传,卷二○○下)

(7)大使打驿将,细碎事,徒涴却名声。(朝野金载,太平广记,卷一七六)

(8)太宗尝罢朝,自言:“杀却此田舍汉!”(刘肃:太唐新语,卷一)

(9)吾早年好道,常隐居四明山,从道士学却黄老之术。(宣室志,太平广记,卷七四)

(10)抽出一卷文,从手叶却数十纸。(河东记,同上,卷一五七)

(11)李龟年善羯鼓,玄宗问向打多少枚,对日:“臣打五十枚讫。”上曰:“汝殊未,我打却三竖柜也。”(传记,同上,卷二○五)

(12)井崖不得已,遂以竹盛却枪头而行。(广异记,同上,卷四三二)

(13)一日,震趋朝,至日初出,忽然走马入宅,汗流气促,唯言:“锁却大门!锁却大门!”一家惶骇,不测其由。(无双传,同上,卷四八六)

(14)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李白:悲歌行,全唐诗,1722页)

(15)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刘禹锡:浪淘沙,同上,403页)

(16)上却征车再回首,了然尘土不相关。(吴融:新安道中玩流水,同上,7860页)

(17)唤出眼,何用苦深藏;缩却鼻,何畏不闻香。(睿宗:戏题画,同上,9841页)

(18)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岑参:送费子归武昌,同上,2054页)

(19)高却垣墙钥却门,监丞从此罢垂纶。(冯道所钥户,同上,8406页)

(20)看他终一局,白却少年头。((赵延寿:棋,同上,8411页)

(21)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郑良士:寄富祥院禅者,同上,8324页)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4)

唐代的“却”字使用已经很广泛,在我们以上举的例中包括了史籍(例5、6)、笔记小说(例7至13)、唐诗(例14至21)三类,无论在哪一类文献中,“却”字的使用都已不再是个别的现象了。

“却”字演变成助词的主要标志,是其所表达的意义的变化。唐以前,“却”带有“去除”“消失”的意思,它所跟的,自然也就都是能造成“去除”“消失”的结果的动词,像“杀、了”等等。

唐代的例子中,动词不再有这种局限,像例(7)涴”、例(9)“学”、例(12)“盛”、例(13)“锁”、例(15)“渡”、例(16)“上”等,这些动词不仅不会造成什么东西的“去除”或“消失”,反而会造成一些事物的“获得”(“学、盛”)或状态的存在(“锁、渡、上”),这样“却”所表达的意义,就变成了一种抽象的完成,而不管造成的是一种“失”还是“得”的结果。从而,使它从一个表达具体词义的实词,变成了一个表达抽象意义的虚词。

“却”字演变成动态助词的时间,应当在唐代前期,我们在初、盛唐时王梵志、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中,都已经可以看到“却”字的使用了。

助词“却”的产生,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变化,它改变了过去汉语仅以结果补语或表示完成义的动词来表达动态、事态完成的方法,产生了一个新的词类和一个新的语法格式。

“却”是由趋向动词虚化而成为助词的,它从在连动式中充当并列动词,到在述补结构中充当趋向补语,再到充当结果补语,这个发展过程,决定了它紧跟动词的位置,以及“动 却”“动 却 宾”两种格式的建立。

别有一番情趣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5)

唐代以后,汉语完成态助词有所更替,但由“却”造成的两种语法格式始终没有改变。

在唐代的数百年使用中,“却”也在发展完善。初盛唐的例子里,除去“老却”(如例18)之外,很少见到形容词带“却”表示变化完成的例子,到晚唐五代,“形 却 宾”格式的使用

增加了,像例(19)“高却”、例(20)“白却”、例(21)“冷却”就是其用例。

晚唐五代另一类更接近口语的文献——禅宗语录中,“却”的出现更为频繁,像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成书的《祖堂集》中,就有很多“却”字的用例。

例如:

(22)问:“三界竟起时如何?”师云:“坐却著!”(祖堂集2.90)

(23)一句子活却天下人,一句子死却天下人。(同上,2.87)

(24)和尚关却门,便归丈室。(同上,1.169)

《祖堂集》中助词“却”用了近二百例,带“却”的动词有七十余个,“却”字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和结合能力。

“却”的语义,还是表达一种与时间无关的动作完成状态,所以它可以见于各种时态的例句中。

到宋代,“却”的使用还在延续,在宋代词人的作品中,它仍是一个较常见的助词。

例如:

(25)三月花飞几片,又减却,芳菲过半。((张先:离亭宴,全宋词,76页)

(26)忍泪一春愁,过却花时节。(晁补之:生查子,同上,576页)

在宋词的例句中,“却”字的用法与唐五代比并未发生什么变化,但带“却”的动(形容)词,却逐渐集中到“过”“老”“换”“忘”等几个词上,这反映出,它的结合能力在减弱,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应当是动态助词“了”字的产生。

总结一下,语言文字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当随时代,句式结构也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趋于优化。而在唐宋时期的诗、词中,“却”和“了”充盈着“诗意”和“诗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