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

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一次观察到太阳的中日冕,这一发现可能会使天气预报更加清晰准确。

与我们息息相关!太阳中日冕首次被观察到,或将大幅提升天气预报准确率!

环境科学合作研究所(CIRES)的研究人员首次捕捉到了太阳中日冕(也被称为太阳外层大气)的图像。

(图片来源:Dan Seaton/NCEI/CIRES)

科学家们用望远镜最新观测并揭示了难以捉摸的太阳中日冕新情况,这一发现可能有利于空间天气预报准确率提升。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1)

NOAA国家环境信息中心(NCEI)称,通过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GOES-17卫星拍摄,环境科学合作研究所(CIRES)的研究人员首次捕捉到了太阳中日冕(也被称为太阳的外层大气)的图像,以及引发太阳风与日冕物质喷射大爆发的动图。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2)

NCEI和CIRES的科学家,研究的主要作者丹·西顿(Dan Seaton)说:"我们的仪器专注于太阳,而不是在这些事件所需的研究高度上。"我们能够创建一个更大的视野空间,并构建极紫外光下日冕的太阳马赛克图像,用于解答关于太阳外层大气是怎样连接到恒星表面的问题。"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3)

GOES-17卫星上的太阳紫外线成像仪(SUVI)捕捉了这些从太阳正面捕捉到的中日冕图像。研究人员称,通过将不同的视图拼凑在一起,其合成的图像揭示了非常难以捕捉到、由太阳外层大气辐射的极端紫外线结构、温度和性质。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4)

太阳日冕释放的紫外线辐射与空间天气大事件息息相关。如稳定的太阳风和太阳喷发,它们会影响到到地球的通信技术,比如无线电通信、电网和导航系统等。根据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可以确定中日冕是太阳外层大气中驱动太阳风和太阳大型爆发活动的最终区域。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5)

中日冕的图像还揭示了有关于内日冕和外日冕之间复杂磁力结构联系的新线索。外日冕是太阳风流入日光层的地方,是围绕太阳的巨大空间泡沫。通过结合太阳紫外线成像仪 (SUVI) 的一系列图像,研究人员能够观察到中日冕的等离子体是怎样在太阳外层大气不同的区域之间来回流动并进入太空的。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6)

这图展示了由卫星捕捉的太阳中日冕中两种不同温度的等离子体(金色:140万华氏度或80万摄氏度 蓝色:270万华氏度或150万摄氏度),揭示了带电粒子是如何在中间区域流动,并在内日冕和外日冕以及日光层之间建立起联系的。(图片来源:Dan Seaton/NCEI/CIRES)

西顿说:"我们之前并不觉得这些区域之间有很深的联系,但现在我们发现了它们一直在交汇流动。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7)

最终,他们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结果,该结果可以帮助预报员更好地检测和跟踪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太阳爆发现象(也被称为日冕物质抛射(CMEs)的太阳现象)。

西顿说:"通过我们的这项技术,我们可以捕捉到日冕物质抛射的动态开端,并观察到它们是如何诞生到日光层的。" 这项研究结果不仅改善了CMEs的模型,为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大门,也将带来更准确的空间天气预报。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8)

相关知识

日冕质量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是伴随着日冕从太阳释放物质的明显事件。它们通常出现在日珥的喷发期间,并经常伴随着太阳的耀斑出现。被释放至太阳风中的等离子体可以在日冕的影像中观察到[1][2][3]。

太阳系的10大极端现象(有史以来第一次)(9)

日冕物质抛射通常与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有关,对这些关系的理论已被广泛接受。日冕物质抛射通常来自太阳的活跃区域,例如与耀斑关系频繁的太阳黑子群。在极大期,太阳每天大约发生三次日冕物质抛射,而在极小期,大约每五天产生一次日冕物质抛射[4]。

BY: Samantha Mathewson

FY: 汪可乐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