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文化入侵(我眼里的文化入侵是什么样的)

前几天在其他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青少年bianxing、“keyao、yuanjiao……的亚文化是如何入侵国内的?”

在国内主流媒体谈论这样的话题大概率会挂掉,但我还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想为二次元正一次名。

在那篇文章中以香港一个18岁的女孩被网暴自杀为开篇讲述日本文化中的劣根性,通过二次元等方式影响了国内的青少年。

其实作为一个二次元爱好者看到这样的文章很难全部认同,但我不可否认如今一些二次元作品的确是三观不正,尤其是涉及到儿童软SQ这一方面。

什么叫做文化入侵(我眼里的文化入侵是什么样的)(1)

日本最好的漫画时代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如文章中说的著名漫画家手冢治虫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漫画三原则”。

不拿战争或是灾难的牺牲者开玩笑,不对某些特定的职业表现出轻蔑,不拿民族、国民或大众开玩笑。

如今看来不光光是漫画行业,所有的影视制作者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只可惜如今能做的导演和创造者们少之又少。

诚然如文章中所说文化入侵的确存在,但把国内这些网暴和偷拍还有儿童xing侵害全部归结到日本文化劣根性的侵入实在太偏颇了,即使没有文化入侵没有二次元的传播,难道国内就没有这些现象发生?

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这些网暴和儿童软SQ屡禁不止,韩国的N号房事件在国内恐怕也发生过,难道都是各自文化入侵导致的吗?

什么叫做文化入侵(我眼里的文化入侵是什么样的)(2)

我和文章作者唯一认同的相同点就是文化,而不是入侵。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有好有坏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个完美的文化。

因为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

纵观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儒家的文化影响最深也最广,儒家讲究礼义廉耻,但圣如孔子也还是说出了唯有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话。

我也极其不认同文章下面高赞的评论,网友说网暴就是网暴,和文化没有关系。

还是那句现象看本质,我们熟知的网暴和校园暴力归根结底和文化逃不开关系。

我们的文化里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话,告诉我们要忍,也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话,告诉我们要争。

对比这两句话其实都能看出暴力的两端,施暴者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和发泄内心侵害他人,而被施暴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反抗,而原因大多数都是来自校园老师家长亲戚朋友等各种外部原因,从而让受害者无法求救也无法自救。

但我们能说我们的文化是错的吗?文化没错,错的是人在文化的浸染中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

施暴者可能认为我在其他地方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所以我通过暴力来疏解内心,老师朋友会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什么叫做文化入侵(我眼里的文化入侵是什么样的)(3)

举一个例子来说,很多影视作品在剧情画面还有演技等各种表面之下其实隐藏的是创作者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很容易影响容易被影响的人。

这几年我们在很多作品里都能看见一个“有故事”的坏人,坏人在作恶之前遭受了一系列不公平的事情,因此心理扭曲才开始作恶。

其实这种设定最初应该是在美剧里展现的,美国很多电视剧关于恶人的描写,都是有不幸的遭遇。

有一句在刑侦美剧里著名的话,连环杀手的人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早些年中国大多数的作品里恶人就是恶人,好人就是好人,很简单直白,包括日本和韩国也多是这样。

诚然美剧中这种关于恶人的剖析也是正面的价值观,旨在我们关注儿童的成长和消除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希望能少一些因为这些不公平而产生的恶人。

但是这几年类似的作品越来越多,人们的价值观似乎也变了。比如大火的国产剧《开端》里,因为女儿在公交上遇到色狼无人帮助半路下车结果发生车祸去世,一直得不到真相的夫妻俩这才选择爆炸袭击,还有之前大火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罪犯在戏院开枪射击,无差别杀人,造成9人死亡,21人受伤。

这两部剧里都有描述恶人为什么作恶的场景,弄明白罪犯为何作恶,对防治犯罪有很大的帮助。

但电视剧里所展现出来的可能更多是让观众对罪犯有更多的同理心,反而忽视了受害者。

这篇公众号文章我最认同的就是后半段内容。

社会有错,政府有错,朋友有错,家人有错,甚至那个被暴力伤害已致死亡的人有错,就只有那个罪犯无辜吗?

这些年我看社会暴力伤害新闻也总能看到网友评论说,这个人是不是遭受了不公平的事,要不然怎么会出来报复社会,这个人背后肯定有故事,大家都说他是好人现在做这事,肯定是被啥刺激了?

关注罪犯作恶的原因并进一步防治是正确的价值观,但在暴力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去给予施暴者同理心而忽略受害者是我无法认同的价值观。

这和一个巴掌拍不响还有你不招惹别人,别人怎么会打你的话语有什么区别?

这样的价值观展现才是真正的文化入侵,当有一天我们只关注罪犯的心理活动而不在意受害者时才是真正的可怕。

我们不能让受害者因为受到忽视而成为下一个罪犯!

这让我想起来江歌的妈妈,因为一直为女儿讨公道江歌反而被网暴,网友说她一直抓着刘鑫不放,甚至恶毒的诅咒她死。

网友宁愿给刘鑫极大的同情也不愿给受害者家属一点支持,难道连女儿在国外遭受意外伤害致死身为妈妈都不能讨公道了!

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当你对罪犯给予极大的同情甚至共情,而对受害者视而不见甚至强加指责,你又如何保证你不是下一个受害者!

并非这种关注罪犯心理的做法是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关键在于创造者们如何吸收并展现在自己的作品里传播给大众,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呼吁影视作品的创造者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你的受众群体可能大多数都是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

比起关注罪犯其实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受害者,比如文章中因为网暴而自杀的少女,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告诉青少年们如何对抗校园暴力,多多建立多种途径可以让她们寻求到帮助,毕竟比起完全消灭暴力者来说让受害者学会保护自己才是真正符合现实的事情。

在日剧《三年A班》里即便老师用生命做交换也还是没有换回网络那端网暴者的悔改,他们转身就回继续寻找下一个对象。

改变这个世界很难,我们要努力改,但与此同时更多的是让更多的人如何在网暴时寻求帮助,相关部门如何给这些被网暴者提供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