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写给儿子一段话(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写家书)

很多人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会学到一个人的文章,那就是傅雷的《傅雷家书》,里面包含了一位作家对孩子的期望和忠贞爱国的教育,原本这样一个文学家是一定会受到人民尊重的,但是没想到傅雷最后却自尽了。

1966年9月,上海的一个保姆报警了,她说她家的男女主人分别自杀。

警察赶到后提取证物发现,这两个人就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两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却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

傅雷写给儿子一段话(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写家书)(1)

根据保姆交代,昨天晚上两个主人还交代了她一些事情,比如说明天的菜不要买得太多,还让她早一点休息,但是第二天起来叫他们起床的时候却……

说到这里保姆几度哽咽,她回忆道:傅雷先生和夫人都是很好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会想不开。

其实,在保姆的心中应该一直有一个答案,因为前不久傅雷先生回到家中后大发雷霆:音乐学院要来砸,砸就让他们砸,打不了两条命!

那一年开始,傅雷就遭到了数之不尽的批斗,由于他身份和地位再加上远在国外的儿子傅聪,那些自以为正义的人拿着莫须有的罪名逼他下跪,这对于一个有着铮铮傲骨的作家来说是致命的侮辱。

但今天我们不谈傅雷的死,我们着重谈谈傅雷和儿子的关系。傅雷生前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傅聪写家书,自尽前却悲叹儿子是“叛徒”,这是怎么回事呢?

傅雷、傅聪和《傅雷家书》的故事

傅雷是我国现代享负盛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面涵盖了无数名家的经典之作,罗曼罗兰、巴尔扎克都是他生命中的过客,可以说他把全世界优秀的作品带到了中国,带给了中国的青年。

1934年,傅雷和妻子朱梅馥总算是孕育了爱情的结晶,随着呱呱坠地,傅聪来到了这个世界,开始了他不一般的人生。很快傅聪就长到了四五岁,细心的傅雷很快发现自己的这个孩子似乎对音乐具有极大的兴趣,他很开心,因为音乐可以浇灌一个人的心田,帮助人快速成长和完善自己的人格。

傅雷写给儿子一段话(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写家书)(2)

到了七岁,傅雷终于做出决定要让傅聪学习钢琴,过了一年傅雷就把傅聪从学校接到了家里,开始自己的教育。

钢琴对于年幼的傅聪来说并不是主要学习的东西,只不过是傅雷嫌弃学校的教育太过于落后,所以让孩子回家把文化和艺术一起结合学习。

傅雷担任的是慈父和语文老师的角色,他把中国古代传统的四书五经和一些经典著作当中有趣的寓言、警句单独拿出来,结合生活讲解给傅聪听,培养他的语文功底,之后又给他欣赏古代诗人杰出的诗词作品,培养了他的诗词人生。

其他的英语、数学和钢琴就到外面花重金请老师来教导他,可以说当时傅聪接受到的教育绝对是全国独一份的,就连他平时的考试、作业都是傅雷亲自设计好的,因此这样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傅聪必然是一位优秀的孩子。

傅雷写给儿子一段话(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写家书)(3)

青幼年的时候傅聪对音乐还是不温不火的状态,真正让他走上职业音乐道路的是1953年,那一次他获得了一个选拔的机会,而选拔出来的孩子就可以代表中国去到罗马尼亚参加“联欢节”的钢琴比赛,很显然服从成功了。

一炮而红后,傅聪被重点培养,在第二年就前往了波兰继续参加比赛,经过一段时间的特别备战后,傅聪一举斩获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傅聪就开始留在了波兰求学,但是这却成为了最终害死傅雷的一根导火索。

入籍英国,傅雷夫妇饱受折磨后说出生了个叛徒

就在傅聪在波兰求学的时候,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十年的动荡正悄无声息的发生,对阶级的革命和批斗每一天都在上演,这也导致了傅雷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为此,傅雷的很多好友都奉劝傅雷赶快承认错误,争取获得宽大处理。

根据他的功绩国家是肯定不会为难他的,但是傅雷身上有着常人少有的文人品质,让他无罪而认错简直比杀了他还要艰难。

傅雷写给儿子一段话(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写家书)(4)

有一天,傅雷被一帮戴着红袖章的人从早上拉出去一直到半夜才回来,回来的时候傅雷一脸铁青,想必是遭受到了无比屈辱的事情,他长叹一口气对着妻子朱梅馥说:要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国外,我就自杀算了。

这件事情过后不久,傅聪收到了国内喊他回来的消息,傅聪明白自己的父亲已经遭受到了什么样非人的待遇,如果自己现在回去,那将面临的就肯定是父子想残、互相举报的场景,傅聪根本接受不了这种事情的发生。

为此,傅聪做了这辈子最后悔的决定。他不顾驻波兰大使的阻拦,擅自离开了波兰,前往了英国,要知道当时的波兰对我国来说是比较友好的朋友国家,而英国则是已经撕破脸皮的敌对国家,傅聪的这种做法就像是叛逃!

这个消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比劲爆,但是傅雷却并不知情。这件事情还是傅雷的好朋友周煦良告诉傅雷的,那天周煦良不告而来,傅雷还很惊讶。但周煦良始终说不出口,直到傅雷问起傅聪的时候,周煦良才把印有“傅聪出走英国”几个大字的报纸递给了傅雷。

傅雷看完后呆若木鸡,很明显,他怎么样也想不到自己花了无数精力,教育他要爱国、要忠诚的傅聪竟然会选择去到了敌对国家,这下傅雷心中仿佛有着无数把尖刀,将亲情和国家割裂了开来,无比刺痛。

傅雷写给儿子一段话(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写家书)(5)

整整两天两夜,傅雷一口饭、一滴水都没有摄入。毫无疑问,他骄傲的孩子傅聪给予了他一次重大的打击。

为此,父子俩整整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进行联系,一年后傅雷才第一次写信给傅聪,在信件中傅雷表达出了自己最真挚的爱国情感和对孩子的期盼:你没有忘记祖国,祖国也没有忘记你……祖国永远为你打开大门……为了祖国的荣誉,你一场演出都不能落下。

而这个时候的傅聪已经到了一个晚上惊醒好几次的地步了。

在傅雷的认可中,艺术虽然没有国界,但是艺术家是有的,傅聪无论如何都是让人骄傲的中国人,虽然傅聪出走英国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他身心疲惫,但是他还是以满腔热情教导着傅聪要爱国爱家。

1964年,傅聪为了能够更好地留在英国学习,宣布加入英国国籍。早在此之前傅雷就给傅聪立下过三大誓言:不入英国国籍;不去台;不说不利于祖国的话,不做不利于祖国的事。

而傅聪的做法给了傅雷结结实实的一巴掌,傅雷遭受到的第二次打击就来源于此。

就此以后,傅雷也算是了却了支撑着自己活下去的唯一念头,他在给傅聪的信件中也愈发的悲观、严厉,很显然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深的被伤害到了,这种伤害是没有办法愈合且长期持久的。

1966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人就因为傅聪的事情找上了门,他们搜出了傅雷和傅聪所有的信件,但是拆开后他们才发现,原来傅雷一直以热忱的爱国之心教育着傅聪,可是被冲昏头脑的他们根本不管这些,就拿着莫须有的罪名逼着傅雷下跪认错。

这最终导致了悲剧的诞生,傅雷和朱梅馥约定双双自杀。

傅雷写给儿子一段话(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写家书)(6)

一个月后,傅雷留下了最后一页家书,上面写着自己财产的最后分配,其中包括给保姆的工资以及她过渡时期所需要的金钱,由此可见傅雷夫妇是有多么的善良。而在最后,傅雷终于承认了错误,他写道: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

其实,这不是傅聪的错,更不是傅雷的错,傅雷夫妇自杀的消息传到英国后,那些有心媒体想要利用此事来让傅聪发表对祖国不利的言论,但是傅聪谨遵教诲,至始至终都没有抹黑祖国,傅雷夫妇被平反后,傅聪还受到了国家的邀请,帮助祖国发展音乐事业。

傅聪在父母的墓碑后面如此评价到自己的两位老师、朋友、亲人:

傅雷:赤子之心、刚正不阿,朱梅馥:宽厚仁义,贤良淑德。

傅聪对父母的评价无比的饱含深情,或许曾在无数个夜晚他也在无比的指责,或许自己当时能够回来为父母分担一点,那么也许他们到现在还会健在,不过这归根结底都不是他们的错。

傅雷写给儿子一段话(曾无比深情地给儿子写家书)(7)

不过一切都太迟了,如今剩下的,只剩下《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真挚感情了。

《傅雷家书》里面涉及亲子关系、教育方式以及人格养成等等,这对于我们广大的孩子和家长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或许通读这本书,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傅雷的一片真心,理解亲情。

如果感兴趣,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