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

被凡尔赛宫廷排挤的玛丽亚-特蕾莎,人们窃窃私语她的傲慢且敏感,信誓旦旦地宣扬她已经不再受到玛丽王后的信任。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

1776年玛丽亚-特蕾莎的画像

然而这位低调的逐渐远离王宫的女人却在大厦将倾之际返回巴黎,甘愿与闺蜜一道赴死,让人忍不住慨叹,怎么有人这样傻,明知道是飞蛾扑火,却依然义无反顾。

然而谁又不期待自己的生活中会出现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女人呢?

德·朗巴尔王妃

玛丽亚-特蕾莎·路易莎·德·萨瓦·加利尼昂出生于意大利的都灵,属于萨伏伊家族的分支。她的父亲卡里尼亚诺亲王路易吉·维托里奥是撒丁国王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的私生外孙,不是王室嫡支,但是非常受宠。母亲克里斯廷·亨利埃特则是黑森公国的公主。她的姐姐们都嫁得很好,而玛丽亚-特蕾莎本人则长得娇小玲珑,容貌精致,那种恰如其分的高傲姿态,和当时流行的苍白肌肤,让她获得了不少的美名。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2)

萨伏伊家族

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撮合下,玛丽亚-特蕾莎嫁给了朗巴尔亲王路易·亚历山大·约瑟夫·斯坦尼斯拉斯·德·波旁-彭蒂耶夫。朗巴尔亲王的祖父是路易十四与情妇蒙特斯潘夫人的儿子,故而从身份上来说,这两个人十分般配。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3)

朗巴尔亲王

刚结婚时,这对郎才女貌的新人就被对方的容貌吸引了。女方精致娇弱,我见犹怜。男方则高大英俊,帅气逼人。然而好景不长,朗巴尔亲王常年在风月场合行走,见过的美人不知凡几。外面的野花各有风情,在他眼中可比“家花”要香多了。于是他开始故态重萌,回到风月场所寻花问柳,甚至连家也不回。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4)

玛丽亚-特蕾莎

自意大利远道而来,玛丽亚-特蕾莎根本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就被丈夫冷落了。自视甚高的法国仆役们将这位王妃视作小地方来的女人,明里暗里地给她下绊子,让玛丽亚·-特蕾莎难受不已。她满腹委屈无处可说,又因为朗巴尔亲王的种种放浪行为而伤心过度,每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据说玛丽亚-特蕾莎有一种昏厥的毛病,在她神经紧张的时候便会抽搐甚至直接晕厥过去,就是在这种长期压抑的情况下患上的。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5)

玛丽亚-特蕾莎

好在公公庞蒂耶夫公爵十分怜惜这个儿媳,他就像亲生父亲一样关怀着儿媳,让玛丽亚-特蕾莎勉强在这个家中找到一点父爱。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6)

玛丽亚-特蕾莎

朗巴尔亲王也没有快乐多久,在玛丽亚-特蕾莎嫁过来的第二年,他就在一次骑马途中坠马摔伤,被送回卢浮西耶纳城堡检查后却发现他已经感染了梅毒。在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之前,梅毒就是不治之症。不久之后,这位浪荡的亲王在家人束手无策中离世,年仅20岁。

而他的妻子玛丽亚-特蕾莎仅仅只有18岁便成了寡妇

友谊初绽

在失去丈夫之后,心灰意冷的玛丽亚-特蕾莎曾一度打算进修道院了此残生,却被公公庞蒂耶夫公爵劝阻:“你还如此年轻,不该过早凋零。”这位丧子的父亲自此将儿媳妇视作亲生女儿,两人仿佛一对真正的父女一般相处,他们一起在公爵的领地布依埃城堡举办慈善活动,公爵因此被称为“穷人们的王公”,玛丽亚-特蕾莎也获得了“彭蒂耶夫天使”的称号。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7)

玛丽亚-特蕾莎

1770年,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万内特嫁入法国王室,成为新任太子妃,时年21岁的玛丽亚·特蕾莎与其他的王公贵族们一起在贡比涅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女子。这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当时在场的人数众多,她们之间并未擦出什么火花。

翻过一年,玛丽亚·特蕾莎服丧结束,重新回到宫廷社交圈,再次见到了玛丽王太子妃。这一次见面,玛丽亚-特蕾莎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不可遏制的怜悯之情。在宫宴庆典上,侍从们先是给王太子路易十六送上了餐点,之后却是给路易十五的女儿玛丽·阿德莱德送餐,接下来才是玛丽王太子妃。这并不符合宫廷礼仪,按照规矩,玛丽是应该排在路易十六之后的。赤裸裸的歧视和挑衅,玛丽亚-特蕾莎想到了自己。她看着玛丽王太子妃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良好教养,面不改色的对面前的食物浅尝辄止,而旁边那些对法国宫廷餐桌礼仪知之甚深的贵族们却没有一个人表示出不同意见,玛丽亚-特蕾莎心中充满了怜惜。她们俩都是远道而来的女子,孤身一人在法尔赛宫,自己尚有公公怜惜和维护,而玛丽……玛丽亚-特蕾莎看了一眼吃得很香的路易十六,她又有谁来关心呢?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8)

玛丽·安托瓦内特

自此,玛丽亚-特蕾莎开始接近玛丽王太子妃,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几乎形影不离。

在玛丽从王太子妃变成王后之后,为了感谢玛丽亚-特蕾莎的友谊,她还专门为她在宫廷中设置了一个“失传已久”的职位:王后府邸总管。这是凡尔赛王宫的宫廷女官可获得的最高地位。这个职位无异于玛丽王后在宣称:玛丽亚-特蕾莎是“王后的心腹”。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9)

玛丽亚-特蕾莎

玛丽王后是一个无私的闺蜜,当她想要对你好的时候恨不得将全部的珍宝都堆在你的脚下。玛丽对路易十六说道:“啊,陛下,朗巴尔亲王妃的友谊是我生命中的美好。”然后她给玛丽亚-特蕾莎最心爱的弟弟欧亨尼奥·利亚里欧内在法国军队中安排了一个肥缺。后来,玛丽亚-特蕾莎又为她的姐夫向王后求得了波蒂欧总督的职位。

感情由浓转淡

玛丽王后的感情是轻率的,变化无常的。在她还是一个可怜的王太子妃时,玛丽亚-特蕾莎的友谊弥足珍贵,但当她当上了说一不二的王后,这个女人就未免有些寡淡了。因为性格与经历的关系,玛丽亚-特蕾莎是一个敏感的女人,她的性格相对孤僻安静,并不是那种十分会逗乐的个性。所以当玛丽王后身边出现了波利尼克公爵夫人约兰德时,玛丽就被这个性格外向活泼,与她一样热爱八卦的女人迷住了。她更喜欢约兰德陪着她叽叽喳喳,和约兰德一起去舞会,购买珠宝享乐,难免对沉默寡言的玛丽娅-特蕾莎冷淡了起来。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0)

波利尼克公爵夫人约兰德

波利尼克公爵夫人约兰德为了占据玛丽王后身边第一人的位置,很是在玛丽面前挑唆了一些不好听的话,这让玛丽亚-特蕾莎与她的关系越来越恶化。但既然这份友谊是寄托在玛丽王后身上,没有是非对错,玛丽相信谁喜欢谁,谁就能占据上风。就这样,约兰德成为第一得意之人,而玛丽亚-特蕾莎则沉默地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就连玛丽王后也十分惊奇,她对侍女说:“她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个从不嫉妒的女人,她身上既没有仇恨,也没有妒忌。”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1)

玛丽亚-特蕾莎

玛丽亚-特蕾莎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再加上视作亲夫的公公庞蒂耶夫公爵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因此除了履行职务,她常常离开宫廷照顾老人,并且参与一些慈善事业。

1787年的夏天,因为玛丽亚-特蕾莎的身体越发虚弱,她的医生建议她去英国修养一段时间,以治疗她的疾病。就这样,玛丽亚-特蕾莎离开了法国,静悄悄地居住在英国中部,过上了田园隐居生活。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2)

玛丽亚-特蕾莎

而此时玛丽王后忽然发现她亲爱的约兰德要的太多太多,简直将她的友谊当作予取予求的工具。她又想起了那个沉默又忠诚的朋友,她写信给玛丽亚-特蕾莎,两人的友谊一点一点地复苏。

与你共同赴死

法国大革命爆发,许多贵族纷纷出逃,而德·朗巴尔夫人玛丽亚-特蕾莎却返回了巴黎。她本可以留在英国,受到英王室的庇护。但这个温柔又善良的女人还是选择回到闺蜜身边。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3)

玛丽亚-特蕾莎返回巴黎

1789年8月19日,玛丽亚-特蕾莎被迫与玛丽王后分开,她被转移到了拉夫斯监狱。9月2日起,巴黎的各个监狱都开始屠杀犯人,这就是法兰西历史上非常有名的9月屠杀。从9月2日到6日,屠杀持续了4天,仅在巴黎就有1500余人死于非命。而全国的死亡人数估计在10000人以上。

德·朗巴尔夫人玛丽亚-特蕾莎死在了9月3日那天。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4)

被士兵们带出来的玛丽亚-特蕾莎

她的身体已经很糟糕了,当士兵们将她带往临时法庭的时候,她几乎无法站立起来。她祈求的看向士兵们:“先生们,我不可能离开病床,我走不动。若是你们来此是为了杀了我,在这儿杀和在别处杀都是一样的,反正就是一死。”

但士兵还是将她从床上拖了起来,将她带到那个仓促搭建起来的法庭。

玛丽亚-特蕾莎将自己的身体靠在士兵身上才能勉强站立。

法官问道:“你是否了解8月10日的阴谋(即路易十六与反法盟军之间的秘密通信)?"

玛丽亚-特蕾莎勉强回答: “我无法确定这个所谓阴谋是否真的存在。我对这件事一无所知。”

法官说道:“你起誓,拥护自由和平等,憎恨国王和王后!”

玛丽亚-特蕾莎却回答:“我起誓,拥护自由和平等。但是我不能起誓憎恨国王和王后。”

法官冷笑了一下:“那么把她押下去吧!”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5)

玛丽亚-特蕾莎被杀

玛丽亚-特蕾莎被拖了出去,毫不怜香惜玉地。士兵们强迫她踩过地上的尸体,最后乱刀将她杀死。传说中她的头颅被人砍掉并且穿在长矛上,人们举着一路游行,来到了关押国王一家的唐普尔要塞。他们将头举到玛丽王后的窗前,并且在外面起哄,要求玛丽来亲吻一下她的好朋友的嘴唇。当时玛丽王后并不在自己的房中,她的侍女打开窗户,看到这可怕的一幕顿时昏厥过去。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6)

玛丽·安托万内特

当玛丽王后得知此事后,她一动不动地站着,像是化成了一尊石像。

玛丽亚-特蕾莎去世的时候,距离她43岁生日还有5天。

1793年10月16日,她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奈特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7)

1788年玛丽亚-特蕾莎的画像

很悲凉的故事。如果一个人的最大追求是地位和金钱,那么玛丽亚-特蕾莎早已经做到了极致。然而这个女人的一生却在追求情感,显然,情感太过于多变,从来不是容易掌握的东西。

爱情,丈夫朗巴尔公爵在婚后不久就开始与女演员有染,最终不名誉的早早夭亡。

友情,玛丽王后轻浮而多变,一旦拥有了其他的“好闺蜜”,便将她冷落在一旁。

菲利普亲王最爱的儿女 朗巴尔亲王妃玛丽亚(18)

玛丽亚-特蕾莎生前最后一张画像

在这两段感情中,仿佛只有玛丽亚-特蕾莎是不变的。她一直在原地,哪怕被丈夫认为古板无趣,哪怕被其他人妖魔化的称呼为王后的同性情人。一旦她投入了感情,就一定会坚守到最后。

可敬、可爱、可怜,这就是朗巴尔公爵夫人玛丽亚-特蕾莎的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