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1)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2)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3)

01院系简介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4)

文学院鹤鸣吟诵国学社在主题诗歌朗诵会 会上带来吟诵《沁园春·长沙》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中文专业,是首都师范大学1954年建校时期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建设,文学院现已成为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办学体系的高水平学院。目前学院各类研究生近900人,本科生1000余人,本科成人教育近800人。

02院系实力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5)

文学院现有教师97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6人,96人拥有博士学位。现有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70人,特聘教授5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

03学科建设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6)

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学科(A-),2018年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行列,并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共建。该学科2003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涵盖所属全部8个二级学科,并自主增设文化产业、戏剧影视文学、文化研究、语言智能四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增设中国文化经典教育、语文教育、文化产业与媒介素养教育三个交叉博士点学科。2000年建立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古代文学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2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成为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此外,文学院还拥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并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

文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秘书学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6个本科专业,另设汉语言文学(教育部拔尖计划实验班)。设有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影视文学、语文教育学、秘书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国际教育等教研室以及大学语文教育中心。设有用于教学研究的汉语语言文学实验教学中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教学实践中心、语言习得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影视实验室、秘书学实验室、文化产业实验室(含首师创意网)和汉语国际教育微格实验室。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首都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核心协同单位甲骨文研究中心的主体力量来自文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也设在文学院。2021年,获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200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2020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学院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本科规划教材4个。

04人才培养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7)

文学院采取厚基础、宽口径、分层培养模式,对全体一年级本科生实施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通识教育。2018年起在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三个专业实行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和培养,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修习通识课程及中国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在学院统筹安排下完成专业分流,按照一定比例,采取学生意愿与相关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选择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专业,自大学二年级起进入相应专业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近距离看专业欢迎报考CNU文学院)(8)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转自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