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解析(道德经解读为学日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章) 老子说,求学的人学问(知见智巧)越是增益,其伪饰也会日益增加;求道的人学问(道的法则)越是增益,其伪饰就会日益减损。把自身的伪饰减损再减损,最终达到无为的境地。人遵循无为(不妄为)的法则而去做任何事情,治理国家要以不发动战事而骚扰民众为本,假如经常发动战事而骚扰民众,那就不是治理国家的好策略。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解析(道德经解读为学日益)(1)

白岩松在讲解道德经

老子在本章探讨了"君子需坚持的原则与方略"等问题。老子首先探讨了"为学"与"为道"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的不同,指出了两种学习方式所达到目的的差别。学知知见智巧。"为学"指探求适应社会规范的知见智巧,为学的结果是人的知见智巧日渐地得到增益。随着知见智巧的日益增加,为学的人的情感欲望也会日渐得到刺激与滋长,并且日渐地得到疯狂。同时,为学的人的伪饰水平也会日渐得到增益,其巧言令色的水准也会日渐得到提升。道指道与道的法则。"为道"指通过体悟或内省领悟到道的法则与宇宙自然万物的法则,为道的结果是人感悟到道的法则与宇宙自然万物的法则。随着人体悟或内省到道的法则的日渐增益,人身上的情感欲望与伪饰的知见智巧也就会越少,这样就会越来越接近体悟或内省到道的法则的清静虚空的状态,人的清静虚空的状态即无为的状态,是人与道的法则相契合的状态。人清静虚空的状态即道存在的状态。以此而论,为学与为道是两种相互矛盾的学习方式,为学越是深入,越是深刻,越是周密,就越是远离道的存在状态。为道就像人类社会的无知时代,而为学就像人类社会的有知时代。人类社会进入到有知时代以前,人类社会历经了一个相当长的无知时代。自从宇宙物质世界产生人类那一刻起,人类社会就进入到了无知时代,此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蒙昧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是与其他的高等动物一样,过着与道的法则相契合的生活。他们日起而作,日落而息,无知无识,无忧无虑,是一种无意识的时代。根据《圣经.创世纪》和《古兰经》记载,夏娃在蛇的哄诱下偷食了禁果,也让亚当食用,两人一起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基督教认为,偷食禁果是人类原罪及一切罪恶的开端,而这一切又都是耶和华给了人类以自由意志。夏娃受到蛇的哄诱偷食了知善恶树所结的禁果开始,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有知时代。夏娃偷食知善恶树上的禁果,就是到人类社会进入有知时代的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有知时代,人类就进入了有意识的时代,就进入了知晓善恶美丑的时代。此即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的时代。有知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识它"与"识我"的时代。它指外物,"识它"指认识外物的时代。我指人类个体自身,"识我"指认识人类自我的时代,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的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有知时代,人就走向了与道的法则相背离的道路,人就有了自身独立的意识与意志,并且是越走越远了。而为道的最终境界是把情感欲望与伪饰日渐减损,最终达到无为,即不妄为的境界。诚然,为学是求外在的知见智巧,知见智巧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老子轻视外在的知见智巧,认为这种知见智巧积累得越多,私欲妄见也就越是层出不穷。为道需要透过直观体悟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状态或内在的虚静心境,为道就能够不断地除去私欲妄见,使人日渐返朴归真,最终可以达到无为的境地。老子认为,为学足以产生机智和巧变,只有清静无为和没有私欲妄见之人,才可以治理国家。因此,治理国家就要遵循"为道"之道,而不是遵循"为学"之道,老子希望人们走"为道"的路子。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解析(道德经解读为学日益)(2)

泼墨图

任继愈先生说:"老子承认求学问,天天积累知识,越积累,知识越丰富。至于要认识宇宙变化的总规律或是认识宇宙的最后的根源,就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玄览'、'静观'。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的,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他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任继愈先生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张松如先生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的一种什么神秘的、蒙昧的反理性的主张,而是一定发展中的历史现象在观念形态上的客观反映。"、"本章正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概括了对'礼'所作的探源与批判,而且是具有相当深刻性的。"、"在这剖析过程中,由于受着不得突破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在所推导的结论中,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主义色彩,显示了骸骨迷恋的情绪,而不曾投射出向前看的目光。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它有关'学'与'道',有关'日益'和'日损'的辩证思维的光辉。",张松如先生的观点基本把握住了老子"为学"与"为道"思想的内涵。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解析(道德经解读为学日益)(3)

泼墨图

首先,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提出来的极富智慧的命题。中国古代先哲主张"无为"的学者不是只有老子,譬如孔子就曾说过"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孔子认为自己不做什么事情而使得天下太平的君主,大概只有舜了,他做了什么呢?他只是庄重端坐在他的王位上罢了。老子把"无为"的思想发挥到极高的程度,从哲学的层面来论证"无为"的社会意义。"无为"表面看似乎是一种后退的手段,但真正的目的则在于避开前进中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占据主动,以达到"无不为"的最终目的。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解析(道德经解读为学日益)(4)

一枝独秀压远山

其次,老子提出了"取天下常以无事"的命题。在老子的思想中,"无事"与"有事"成为了得到天下或失去天下的衡量标准或分水岭。是指战争,指不扰乱民众。"无事"指不发动战争或不扰乱民众,"有事"指发动战争或扰乱民众。老子认为,治理国家要恪守无为的法则,要以不发动战事和不扰乱民众作为根本。假如君主治理国家时常为了满足自身私欲而发动战争,或时常扰乱民众,那就治理不好国家。俗言,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形式,但需要恪守"正义"的原则,把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当做根本。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国家的根基。国家没有了民众,君主就失去了民众的信赖和支持,国家就失去了依靠。因此,治理国家需要极大地关注广大民众这个群体,时常关注广大民众的利益,把民众安居乐业当作治理国家重中之重的任务。君主要时刻心系民众,把为民众创造福祉当做治理国家的根本。老子充分关注到了"国家"与"民众",他认为君主应该把国家的安全稳定当作最高的追求,把民众的利益当作至高的利益,这就是老子思想的伟大之处。老子对待"国家"与"民众"的态度是正确的,是后世历代先哲讨论管理问题的基石。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解析(道德经解读为学日益)(5)

泼墨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