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睡眠-昼夜节律 自然睡眠-昼夜节律

生物昼夜节律的发现要追溯到1729年,法国地球物理学家Mairan正在研究一种表现出向日性植物叶子的运动,类似向日葵这种植物的叶子或花朵在白天会一直跟踪太阳的运动轨迹移动。这种植物的叶子在白天追踪太阳的起落,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拱形轨迹,到了晚上它们会倒塌,几乎就像枯萎了一样。然后在第二天叶子像雨伞一样再次打开,一如既往地向光而行。这种行为日复一日的重复,达尔文笑称它们为“睡叶”。

人们原本以为是植物受到阳光照射后的应激反应导致了这种现象,但Mairan接下来的实验却彻底颠覆了这个假设。晚上他把睡叶搬到在一个完全黑暗的封闭房间中,第二天早上他观察到睡叶依旧自豪地展开,在空间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拱形,并在傍晚缩回叶子,保持整晚的枯萎形态。这个发现证明生物体有能力保持自身的节律而不是完全受阳光支配。就像在“生物为什么要睡觉”文章中我对生物节律产生所做出的推演,生物节律是为了更好地维持自身延续而产生的准备机制。

人类昼夜节律的发现是200年后的事,验证过程也很有趣,这个故事我们以后再讲。地球上的生物尤其是陆地生物大都是视觉支配型生物,对光线有很强依赖性,生物节律与昼夜时间强相关,通常一个周期为24小时加减1-4小时。人类作为高智慧生物除了光线外还可以依赖食物,温度,声音等其他重复性出现的事件作为线索来构建自己的节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完全失明的人不会完全失去节律。人脑中控制昼夜节律的区域被称为视交叉上核,位于两条视神经交叉点的上部,大约由20000个脑神经元构成,对比大脑1000亿神经元的总数占比微乎其微。但作用非常强大,控制着体温,褪黑素的分泌,血压等大量身体内部行为的周期性变化,是每个人睡眠与觉醒的总开关。

自然睡眠-昼夜节律 自然睡眠-昼夜节律(1)

虽然我们都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有着近似24小时的昼夜节律,但每个人的内部时钟却不完全相同,通常可以分为云雀型和猫头鹰型。云雀型的人通常在黎明时醒来,并且很快能够进入一天中的最佳状态,傍晚时就会想入睡,这类人群约占总人口的40%,另一类是猫头鹰型,他们喜欢晚睡,而且第二天会很晚起来有时甚至是在下午,即便提前起来大脑也会处于离线状态效率极低。这类人群约占总人口的30%,剩余30%介于两者之间。

产生这种差异的成因,可能是由于人类在发展早期时期,为了维持种群生存的最大化演化出来的集体策略,原始社会生存环境危机四伏,不论什么时候都需要有部分人能够保持清醒以保证群体的安全性,提升生存概率。反观现代社会正在试图无视这种差异,让所有人遵循相同的时间表,创造出非常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猫头鹰型的人被迫与云雀型人一起醒来,晚上很晚才能入睡。就像一只两头燃烧的蜡烛,由于睡眠不足导致一系列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更高的抑郁、焦虑、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发病率。人类作为一个社会型物种,我们也许是时候反思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全人类利益的最大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