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

古代中国以农为本,一年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不仅仅代表着百姓们的衣食充足,也代表着国库的充裕。所以中国历代的帝王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无数和农业活动有关的文字资料,比如农事政令、农书或者劝农文。为了更好地向农民宣扬"重农思想",从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曾经出现了数十套系统化的耕织图,这些耕织图不仅仅向农民们宣传了当时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也在替统治者宣扬"安居乐业,各司其职"的思想,维持社会的安定。

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1)

耕织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物——采桑铜纹壶,描绘的就是最原始的男耕女织的画面。而后经历了汉朝和唐朝,耕织图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宋朝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耕织图体系。例如南宋楼璹《耕织图》,清朝康熙《御制耕织图》等等,都是比较著名的耕织图体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宋朝以后最为典型的几部耕织图。

南宋楼璹《耕织图》

这副耕织图是我国至今保留的最早的耕织图体系。楼璹,字寿玉,浙江人,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当时皇帝为了宣扬重农思想,向地方官员发布了"务农之诏",随后就有官员找到楼璹,邀请他创作了这副耕织图。楼璹本人也是一位关心农民疾苦的文人,在他后来的仕途生涯中,曾多次请求上级减轻民众负担。

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2)

在这副耕织图的题跋之上,楼璹记录下:

"高宗皇帝身济大业,绍开中兴,出入兵间,勤劳百为,栉风沐雨,备知民瘼,尤以百姓之心为心,未遑它务,下务农之诏,躬耕耤之勤。"

在宋朝,"农桑垦殖"官员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楼璹创作耕织图,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仕途奠定基础。后来这副耕织图呈给皇帝,龙心大悦,楼璹果然是步步高升。

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3)

楼璹这副耕织图可谓是后来历朝历代耕织图的母本,他的作品刚刚创作完不久,就已经得到了宋朝廷的重视。为了表达"皇后亲蚕,以仪范天下"的传统,高宗吴皇后甚至亲自题字,可见对这幅画的推崇。

元代程棨《耕织图》

这副耕织图现在藏于美国华盛顿一家美术馆内,是由程棨临摹楼璹的耕织图而完成的。

程棨,字仪甫,安徽人,是当时著名的书画家,人称博雅君子。程棨创作耕织图并非是响应皇帝的号召,也非政治需要,仅仅是因为自己对楼璹作品的喜爱,而自发产生的创作行为。

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4)

实际上,从南宋以后,很多画家都曾临摹过楼璹的《耕织图》,单纯是出于对前辈画家的欣赏和对农耕文化的怀念或者向往,而非宣传重农思想或者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目的。仅仅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少这样的作品,梁凯《耕织图》、刘松年《耕织图》的耕织图就是如此。

元代不得不提的还有杨叔谦所作的《农桑图》,这部耕织图是有著名诗人赵孟頫奉旨题诗,如今诗作保存下来了,但是这副《农桑图》已经失传。这副《农桑图》的作用就是为了进献皇帝的,虽然也是对楼璹《耕织图》的模仿,但描绘的场景和此前的耕织图不同,不是江南地区男耕女织的场景,而是京都地区耕织画面。

清朝康熙《耕织图》

明朝的耕织图依旧没有跳出过楼璹耕织图的蓝本。到了清朝,耕织图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不仅仅地方官员进献,也有宫廷御制的耕织图出现。这段时期的耕织图的主题也更加丰富,不仅仅有绘制男耕女织场景的画作,也有专门描绘蚕桑业和棉产业生产场景的绘画作品,后来还衍生出石雕和木雕作品。

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5)

清朝耕织图的繁荣最主要原因还是皇帝对农桑和田耕的重视,最典型的就是康熙年间,康熙亲自主导创作了一部耕织图。康熙二十八年,正值壮年的康熙南巡来到江南鱼米之乡,有江南的官员呈献了当年楼璹耕织图的残本。康熙十分珍惜,将其带回紫禁城。他专门命令宫廷画师按照楼璹版耕织图进行复原创作,后来经过焦秉贞的再创作,这副新版的耕织图被创作了出来,此间经历了整整十年。康熙十分高兴,在这部耕织图上亲笔题诗还写了序文,所以这套耕织图也被称为康熙御制《耕织图》。

在这副耕织图的序文之中,我们可以看出康熙帝坚持创作此图的目的。

"朕早夜勤毖,研求治理,念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古人有言:"衣帛当思织女之寒,食粟当念农夫之苦",朕惓惓于此,至深且切也……且欲令寰宇之内,皆敦崇本业,勤以谋之,俭以积之,衣食丰饶,以共跻于安和富寿之域,斯则朕嘉惠元元之意也夫!"

康熙皇帝之后,清朝的每位皇帝在位时都会让宫廷画师创作耕织图,"朝夕披览,借无忘古帝王重农桑之本意也"。

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6)

皇帝们的重视,也促进了耕织图创作的更新换代。在乾隆三十年,乾隆帝南巡之时,"条举木棉事十六则,绘图以进"。乾隆好附庸风雅,耕织图这种歌功颂德、彰显君主悯农气质的礼品,他定然是十分喜爱,对创作者大加赞赏,并且为之题诗。后来这副《棉花图》也被称作《御题棉花图》。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方观承不是一位宫廷画师,而是直隶总督,他身在高位20年,特别注重农业生产,他对棉花感情深厚,曾云:"衣被天下之利"。方观承向乾隆皇帝进献《棉花图》,其实已经回归了当年楼璹的本意,一来他们都是看中农事,悯农爱农的官员,另一方面他们也想依靠耕织图谋求官职,凸显自己的政绩。

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7)

在这段期间,耕织图也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真正达到了皇帝宣传的目的。比如在年画之中,以耕织为主题的年画特别多,非常著名的就是清朝杨柳青年画的《五谷丰登》和《农家忙》等等象征着农业丰收的年画,歌颂了农耕生活朴质、美满、团圆和恬静,引导百姓的农耕生活,表达了农耕生活的美学。对于当时信息传播并不发达的农村来说,没有比这种微型的耕织图更有规训意义,统治者们以一种平和的方式,稳固农村生活的和谐。

结语

耕织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创作形式,它是一种配有诗文说明的图谱,主题为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耕作和织布两个环节。深究其创作目的,它们大多是为当朝的统治者所创作,是对统治者劝课农桑的响应。楼璹依靠这副耕织图节节高升之后,清朝皇帝又对耕织图尤为重视,所以后来很多画家或者官员,为了自己的仕途,也会以耕织图证其劝课农桑之绩。

雍正耕织图文字内容译文(耕织图稼穑艰难)(8)

皇帝身在深宫内院,很难知晓百姓在田耕之上的辛酸和艰苦,耕织图让皇帝们更加形象得了解民众生活的景象,引起皇帝对下层农民的怜悯和重视,从这个程度上来看,耕织图有着积极的意义。正如楼璹之侄楼钥在说到叔父的《耕织图》时,曾经评点道:"此实斯民之困苦,上之人尤不可以不知,此又图之所不能述也。"

参考资料

王潮生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

王潮生——《古代宫廷耕织图》,紫禁城

王潮生——《清代耕织图探考》,清史研究,

黄世瑞——《浅说耕织图》

王潮生——《明清时期的几种耕织图》,农业考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