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迪庆州(迪庆州)

云南省迪庆州(迪庆州)(1)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1936年4月底,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由鹤庆、丽江进抵石鼓开始渡江。在石鼓至巨甸间75公里的金沙江畔,红军仅用7只木船、10多只木筏,分别从7个渡口渡江,在28名船工昼夜不停的摆渡下,经过4天3夜的奋战,将18000多人马全部从西岸的玉龙县抢渡过金沙江,抵达东岸香格里拉市境内,摆脱了重兵追堵,为红二、六军团北上与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抢得先机。

1936年5月初,红二、六军团进驻中甸县城后,在“中心镇公堂”设立指挥部,并召开《中甸会议》,作《关于藏区工作政策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在藏区工作的7条政治纪律。在长征途径中甸的19天时间里,红二、六军团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藏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深得藏族群众及广大僧侣的理解、爱戴和拥护,他们纷纷为红军筹集粮秣,支援红军北上抗日。

期间,中甸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就给予了红军大力支持。当时松赞林寺的条件也不好,在刚好能自足的条件下,考虑到红军是一支深得百姓拥护的部队,八大康村纷纷开仓放粮,僧人们也把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砖茶、酥油、青稞给了红军。

在中甸期间,指挥长贺龙为表达对寺院支持红军的感谢,亲自书写“兴盛番族”锦幛赠予寺院,留下了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佳话。

在当地各民族老百姓的帮助下,红军顺利通过了以藏族为主的7个乡镇、22个行政村、114个村寨,行程405公里,于5月13日离开。从1936年4月25日抢渡金沙江进入迪庆,至5月13日全军离开中甸,红二、六军团在迪庆境内19天,历程405公里,翻越3座大雪山,经历了2次战斗,160多名指战员长眠在中甸高原,县内7人随军北上作翻译、向导,先后牺牲。

详细路线:撒苏碧渡口→金江镇→兴隆村→小中甸响卡村→独克宗古城→松赞林寺→尼西乡红军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