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pac和pam投放比例(PAC与PAM的投加方法及絮凝效果判断)

聚合氯化铝(PAC)

聚合氯化铝(PAC),简称为聚铝,化学式为Al₂Cln(OH)₆-n。是由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在形态上可以分为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聚铝呈黄色、灰绿色、深褐色粉末。易受潮,易溶于水,水解过程伴随电化学、凝集、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能。

絮凝剂pac和pam投放比例(PAC与PAM的投加方法及絮凝效果判断)(1)

01 作用机理

聚合氯化铝的水溶液是介于FeCl₃和Al(OH)₃之间的水解产物,带有胶体电荷,故对水中悬浮物有极强的吸附性,从而达到聚凝水中悬浮物的目的。

02 产品特点

● 聚合氯化铝在常温下化学性稳定,久贮不变质,固体聚铝裸露易吸潮,但不变质,无毒无害。

● 适应水范围PH值为4-14,但最佳处理范围PH值为6-8。

● 具有用量小、成本低、活性高、操作方便、适用性广、腐蚀性小等特点。

03 投加方法

● 将聚合氯化铝溶解稀释成氯化铝含量为1%~2%的溶液,再投入水中,投加时选择最佳pH,可以发挥混凝最大效果。

● 投加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水变浑,一般浑浊水每100t投加药剂0.5~2kg,原水浊度高时,投药量适当增加;浊度低时,投药量可适当减少。

● 在农村使用时,可将药剂投入水缸内搅拌均匀,静置,即可取上清液使用,每50kg浑浊水加入药剂1g左右。

絮凝剂pac和pam投放比例(PAC与PAM的投加方法及絮凝效果判断)(2)

聚丙烯酰胺(PAM)

聚丙烯酰胺(PAM)别名絮凝剂3号,是由丙烯酰胺(AM)单体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的水溶性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性,可以降低液体之间的摩擦阻力,按离子特性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四种。

聚丙烯酰胺为白色粉末颗粒状物,能以任意比例溶于水,水溶液均匀透明,水溶液的粘度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PAM不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如甲醛、乙醇、丙酮、乙醚等。

絮凝剂pac和pam投放比例(PAC与PAM的投加方法及絮凝效果判断)(3)

01 作用机理

聚丙烯酰胺是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或聚电解质。PAM分子链中有一定数量的极性基团,能吸附污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使颗粒间架桥或通过电荷中和作用,使粒子凝聚形成大的絮凝物,因此,它可以加速悬浮物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

02 投加方法

● 颗粒状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不得直接投加至污水中,需将它溶解于常温的水中配制成水溶液。水温低于5℃时溶解很慢,水温升高则溶速加快,但高于40℃以上水温会使聚合物加快降解,影响使用效果。

● 配置的聚合物溶液浓度建议为0.1%~0.3%,即1L水中加入1~3g聚合物粉剂。

● 溶解时需注意,流速不要过快(尤其是自动加药装置),以防止聚丙烯酰胺结块而出现“鱼眼”现象,甚至阻塞管道,搅拌速度一般为200r/min为宜,时间少于1h。适当提高水温20~30℃可加速溶解,而药液最高温度应小于60℃。

● 配置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时,应在搪瓷,镀锌,铝制或塑料桶内进行,不可在铁容器内配制和贮存。应做到现用现配,当溶解液长时间放置,其性能将会视水质的情况而逐渐降低。

03 注意事项

聚丙烯酰胺中含有有毒的未聚合丙烯酰胺单体,在我国规定的饮用水处理中,其最高容许量为0.01mg/L,为防止聚丙烯酰胺的降解,应控制其水溶液存放温度不高于40℃。为防止暴晒,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稳定剂,如硫氰酸钠、亚硝酸钠等。

聚丙烯酰胺固体粉末需装于套有防潮聚乙烯袋或内衬聚乙烯层的铁桶内,需密封,防止暴露在高湿环境中。

液态聚丙烯酰胺需封装后再置入木桶或铁桶中,存储期限在3~6个月左右,使用前需进行搅拌,存放温度不宜高于32℃低于0℃。

PAC、PAM投药絮凝效果的判断

絮凝剂pac和pam投放比例(PAC与PAM的投加方法及絮凝效果判断)(4)

文章来源:清啦环保圈公众号(qinglahuanjing)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