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1)

在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希望通过拉拢士子进而控制全国的舆论,再进一步控制百姓。因此古代文人有着特殊的政治地位。在文人之中,除了一部分人会选择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以外,还会有一些人纵情于山水之间,整日饮酒作赋,照样可以 活得潇洒。“竹林七贤”就是其中的代表。

说到“竹林七贤”,顾名思义就是七位隐居不仕的贤人。这七人分别是嵇康、阮、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三国魏正始年间,因这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下饮酒赋诗,其人又颇有贤名,因此被称为“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2)

“竹林七贤”

但关于“竹林七贤”名号的由来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

东晋孙盛就曾在中说道:“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陈寅恪则认为,“竹林七贤”其实与竹林无关。应是先有“七贤”后有“竹林”才对。其中七贤出自《论语》“作者七人”,至于 “竹林”,应源于西晋末年,佛教中“竹林精舍”之意,加在七贤之上,因此合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3)

王戎画像

在”竹林七贤”之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嵇康、阮籍。相比这两人,排名靠后的王戎就显得没那么耀眼了。但能够名列”竹林七贤”之一,就证明王戎还是颇有才华的。虽说”竹林七贤”的人生信条都是纵情山水间,不闻窗外事,但还是有不少人选择了出山做官,王戎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这一做就做到了司徒的高位。本文就来为大家讲述王戎一些不为人知的事迹。

世人熟知琅琊王氏来自于“王与马共天下“的故事。话说在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力主司马睿登基,为建立东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成为当时东晋第一大家族。其实早在魏晋交界之际,琅琊王氏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大族了。而王戎正是出自于这个世家大族之中,因此王戎的生活是非常富裕的。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4)

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戎得以从小饱读诗书,积累了一肚子学问,这为他日后的仕途打下了基础。

关于王戎还有一件轶事。

据记载,王戎有一个常人所不具备的本领,那便是不惧强光,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可以盯着太阳等高亮的物体很久都不眨眼,而且眼睛也没有受到影响。当时裴楷得知后赞其 “戎眼烂烂,如岩下电”,意思就是说王戎的眼睛像岩下的闪电。由此还催生出了一个成语——“眼如岩电”,如今被人们用来形容人神采焕发,与众不同。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5)

王戎不光容貌较好,还兼具智慧。

关于表现王戎的智慧,还有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在他小的时候,曾经和一群小伙伴外出玩耍。偶然发现路边有一颗李子树。小伙伴们争相上前去采摘李子,只有王戎不为所动。果然,采下的李子又酸又涩,难以下咽。同伴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道,李树生长在路边,如果李子香甜的话一定早就被摘光了。王戎的聪明才智由此可见一斑。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6)

长大后的王戎聪明才智丝毫不减。

在钟会入蜀之前曾经向王戎问计,王戎告诉他说,此战你平定蜀国并不难,但是“为而不恃”。意思就是说,钟会平定蜀国之后,再想脱身就难了。后来钟会果然因为伙同姜维谋反被诛杀,当时的人们都称赞王戎有先见之明。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也可以体现出王戎见识超群。当时孙秀善于玩弄权术,结党营私,被当时的大臣所厌恶。王戎的堂兄王衍也对他十分憎恶,经常在背地里说孙秀的坏话。这时王戎站出来告诫他说,小人得志之时不可惹,鼓励他的堂兄去给孙秀说好话。果然,后来孙秀依附于司马伦掌权,擅杀大臣,而王戎王衍兄弟则得以幸免。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7)

王戎剧照

晚年的王戎还遇到了“八王之乱”。时年已经七十岁的王戎也不得不跟随着晋惠帝逃难,有时候遇到乱兵,垂垂老矣的王戎还需要提剑护驾处境虽然艰难,王戎却依旧谈笑自若,保持着文人那份清冷高洁的品格。后来,张方劫持了晋惠帝,无奈之下王戎逃到了郏县,并最终病逝于此,终年七十二岁。

竹林七贤王戎是个善于观察之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8)

总结:

纵观王戎的一生,它出自名门望族,优越的生活条件足以保证他一生荣华富贵,无忧无虑。但他的才情过高,这块美玉的光芒根本就无法掩盖,最后被统治者发现,才步入仕途,成为了朝廷的左膀右臂。而王戎这一生的经历和他乐观豁达的精神也的确配得上”竹林七贤”的美名。

参考资料:

《魏氏春秋》

《探秘辉县——竹林七贤隐山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