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的订阅服务怎么取消(订阅服务真是看透人心)

订阅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订阅会比单次价位划算,就像批发和零售的区别。

应用的是前面所学的正向二级价格歧视,即买得越多越便宜。

很多订阅还配套一些很好的售后服务,让大家心甘情愿的套在里面。

比如美容院,就是使用此方法最多的行业之一。有月卡,季卡,年卡,终身卡,恨不得把你这一辈子都包下来了。

但是这中间也有一个问题,订阅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

我可以活很久,你的店可以开很久吗?

你的服务可以一直保持那么棒吗?你东西的质量一直那么好吗?我们时常会听说某老板跑路的情况。

那么这个套路是不是对于在行业里已经建立有一定的信用基础上使用会更有针对性呢!

这是一种成熟的定价模式,生活中随处可见。

理发一次30元,办会员卡300元可以理发12次,每次只需要签字即可;健身房每次去50元,年卡只需4000元,一次交费,一年内随时健身,每次只需刷卡。

每个人都会厌恶那种给钱的损失感,而喜欢被给予、被馈赠、被珍视。

买过葡萄酒订阅服务,订阅之后每个月寄一瓶当季精选的酒款,以及对这瓶酒的品种、风格、风味的解析。

一方面店铺的选酒品味值得信赖,省去了自己选酒要花费的心力;一方面通过阅读对酒品的介绍,对红酒有了更多了解,也产生了更多的消费欲望。

同时店铺里经常会对订阅会员做一些促销活动,于是在会员期内,除了自己喜欢的酒品,还买了好多酒具、醒酒器、海马刀、酒柜等红酒相关产品,毫无痛感地在红酒上花了好多钱。

1.常见的订阅服务:

(1)小黄车推出包月服务,这对于每天都踩单车上班的人来说,不需要每天都支付一笔钱。

(2)电影院会员卡,每次买电影票时自动扣钱。

订阅服务真是看透了人心,为了防止我们扎心不掏钱,它最少用了三招:

1、减少了掏钱的次数,从每次到每年一次,甚至一辈子一次。

2、让你感觉占了便宜,使用锚定价格把单次服务定价很高,算起来按年订阅特别划算。

3、订阅服务往往是互联网服务。

开通的订阅服务怎么取消(订阅服务真是看透人心)(1)

现金?刷卡?输密码?这些都是扎心的动作,按个指纹手不疼吧?殊不知,一按千金。

我立马算了一笔账,那就是我每个月到底在订阅服务上花了多少钱:音乐包月15元、视频包月18元、新闻包月24元、社交订阅类包月8元……每个月的网络服务订阅开销竟然有165元之多,一年下来就是近2000元。怎么就花了这么多?

首先一点就是,这些订阅的单价看上去确实不算高,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当我在订阅一项服务的同时,并不会想到自己已经订阅了哪些服务,以及为这些服务支付了多少金额,这些记忆是被割裂的。

这并不是谁的错,而是人的本能导致的。

只不过这一点被商人们明锐地捕捉住了,并验证了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他们知道消费者在一次性掏出较大金额进行购买是一种谨慎的行为,但是他们健忘而且对于未来的预估能力明显不足。

其次是在支付环节上,现代的移动互联网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那就是将支付流程简化到几乎只需要一次点击。

当我受到一个订阅广告的吸引,到订阅成功,这期间只需要经历“预订-确认购买-按指纹”这三个步骤,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钱已经出去了。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机制催动和支付条件的推波助澜,订阅互联网服务成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收费方式,它让用户在不知不觉间掏出了钱。

开通的订阅服务怎么取消(订阅服务真是看透人心)(2)

所以越来越多的传统软件厂商也开始走这条路子,比如以前靠卖软件的Adobe也主推订阅服务,还有安全软件厂商也这么做了。

订阅服务收费的最佳范例,我觉得非亚马逊莫属。除了他的Kindle上的订阅之外,他的prime会员服务更是让人又爱又恨。

订购了他家会员,一年之内免邮费,你为了把邮费赚回来,就会不自觉的在他家买买买,结果就是花钱更多还不自觉。

更有甚者,他还会送给你一个月的免费试用,到期了你忘了就直接扣钱转成会员,稍不留神就中了招。一年之后到期了,忘了取消,就又自动续费了,防不胜防。

现在各大电商网站全都学会了这一招,以后出来混,没有个会员身份,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订阅式服务之所以兴起,是因为不仅可以让顾客“一次扎心,服务一年”,还可以人为地制造了一种期待和惊喜。

神秘和新鲜感是选择这类相对廉价的订阅式网购服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比如说随着新鲜感的消退,消费者很可能就会中止订阅服务。

所以,如果想要长期留住顾客,商家就要对顾客的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利用大数据紧紧抓住每一位顾客,建立长期紧密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