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的七里香最经典的一句(席慕容七里香往事)

席慕容的七里香最经典的一句(席慕容七里香往事)(1)

七里香

楼前的七里香不开花时,大家都以为是普通的冬青树。但是开花了可能也只有我知道它有个美丽的名字:七里香。

很多年前读席慕容的诗,看琼瑶的小说,羡慕三毛的生活,现在能记住的已是了了。若不是看到楼前的七里香,又怎么会想起席慕容的《七里香》呢?

读诗,需要生活经验的参与,现在再看《七里香》已然懂了,觉得它恰恰当下的我构成“互文”关系。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了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席慕容的七里香最经典的一句(席慕容七里香往事)(2)

七里香

这首诗是写回忆的。回忆二十年前一次轻易的挥手告别。而记忆的触发点则是发出满园郁香的七里香。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这是一个隐喻。人就像流淌的溪水,总是脚步匆匆地冲向未知的远方,当奔流入海后,记忆的浪花却又不停地回顾过往。

包含在这两句诗里的经验和李白的相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少年没有回忆,因为他和世界属于初逢,一切都是新的;而经过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行走,他“过载”的经验世界会让他时时回顾。这才有了下面这个有关人生的对比: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了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席慕容的七里香最经典的一句(席慕容七里香往事)(3)

阳光下斑驳的树影

“轻易地挥手道别”,在一个充满七里花香的初夏——很显然,这是一个少年的告别。告别的对象隐在诗后,或者是另一个少年,但更有可能是故乡。

诗人身背行囊,离开家乡时,心中对远方充满了想象,所以对别离并未感到特别在意,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一次的挥手作别,有可能在二十年的漫长时间流里,不曾再见呢?这就是诗人所形容的“轻易”。

这个“轻易”,是二十年后的诗人的认识与轻悔。《西厢记》里有“年少轻远别、情薄易弃掷”的唱词,与此表达的意同。

年少不懂生活,不懂爱情,也不知眷恋为何物,所以该珍惜的没有珍惜,不该放手的却放了手,直到中年时才蓦然发现,旧时光是回不去了的,所以悔。

这种“悔”在席慕容就是乡愁。它无法言说,只有在梦中,“夜夜归来”故乡。这种表达和范仲淹的“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所表现的愁思相近,但程度不同,是为“轻愁”或“轻悔”。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这是眼前景与心中情的纽结。异乡的一棵开花的七里香树突然触动了诗人的回忆,让她忆及故乡的绿篱白花,挥手作别。

席慕容的七里香最经典的一句(席慕容七里香往事)(4)

楝子花

“郁香”,一是客观世界中花香馥郁,二是心中乡情的郁勃。这种表达很巧妙地勾连了情与景,是为以景结情。

席慕容1943年生于重庆,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6岁随家人迁居香港,11岁又迁台湾,长大后又在欧洲留学。

早期的生活动荡,居行不定,无疑会影响到她的心灵。换一次环境,她便觉孤独又加一重,在夜里,她经常会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这重重的寂寞与对家的渴望让她拿起笔来,用诗行来排遣心中的累累郁结,《七里香》就是其中之一。

说《七里香》所表达的与中年的“我”恰成互文,意思就是,诗歌具有典型性,它表达的是一种典型的“中年情绪”。

席慕容的七里香最经典的一句(席慕容七里香往事)(5)

楝子花

人到中年,人生进入了相对平稳期,一般可以静下来了,这时往事会奔涌而来,一种场景、一种声音、一种味道或一种气味就可以将人扯入回忆中去。

而经过记忆过滤的往事,使苦涩与甜蜜都变得不那么冲,不那么腻,恰如七里香的花香,站在远处,似有似无,离近了去嗅,才是“郁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