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1)

在众多中国导演中,姜文无论是行事为人还是拍片风格都是强烈的独树一格。当众多人把抗日电影题材拍得伟光正,他偏偏搞出一部无论中日军民都贪生怕死的《鬼子来了》;当他拍出《太阳照常升起》,结果有人批评根本看不懂时,他立刻怒怼:"那你就再看一次!"

我之所以开始接触姜文作品,主要还是在电影台看了姜文目前在票房收益上表现最亮眼的作品《让子弹飞》。

《让子弹飞》的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北洋政府时期,花钱买官当县长的马邦德(葛优饰演)在坐火车赴任途中,遭麻匪首领张麻子(姜文饰演)伏击,被绑票的马邦德为求脱身,于是怂恿张麻子前往鹅城担任县长捞钱,结果与鹅城中的土豪黄四郎(周润发饰演)展开一段尔虞我诈的算计冲突......

这部电影改编自四川作家马识途的长篇小说《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本来原著是一场闹剧,但在姜文的改编下,众多黑色幽默的桥段使本片比小说更加戏剧化,而姜文这位爷们更是赋予张麻子在原著所没有的阳刚之气,使该脚色的形象更为独特及立体。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2)

但若论本片的笑料担当,那绝对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还不忘捞好处揩油的葛优,尤其他那句:"带着老婆出了城,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麻匪给劫了!"绝对是最能代表本片荒诞基调的台词。

本来我觉得这就是部超级有梗的电影,但没想到现实比生活更离奇,在民国初年的北洋政府时期,还真的出现过一场火车抢劫案,而且这起案件甚至闹出国际纠纷,主谋者还一度成为民族英雄?这听起来很神扯的真实案件就是孙美瑶临城劫车案。

案发经过

1923年的5月6日,一辆特快列车从上海浦口开往天津。这辆火车全体都用钢铁打造,由于外表涂上蓝色油漆所以又被称为"蓝钢皮",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火车。由于火车品质好,当天有许多达官贵人都选择乘坐,这其中就包含:美国总务司、法国公使馆的办事人员,以及一些外国记者。

当火车开到山东省时,却突然出轨!原来有1000多名土匪事先埋伏并破坏铁轨,等到火车停驶,土匪们一拥而上,很快绑票了100多名人质。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3)

被绑架的旅客中有一位上海《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他后来回忆劫车过程:"我们的火车车速不足每小时10英里,我留意时已是凌晨3点20分。我将头探出窗外,环顾那伸向山东茫茫群山中的窄长山谷,并未发现有什么车站。突然,响起一声手枪声,继而又传来一串射击声……旷野里似乎布满着带枪的男子,他们一边胡乱地放枪一边朝火车奔来。"

同样也是绑票之一的《申报》记者:康通一,也记录下劫车案的经过:

"因为我会洋文,所以充当抢匪与洋人之间的翻译,这当中有一位洋女人及中国胖子体力衰弱难以前行,但仍被强拉着前进。过程中,抢匪会给我们些食物,但数量稀少,我连一口都没抢到,最终抢匪把我们带到一座山上监禁......"

这些绑票被带到的山,是山东省的抱犊崮,此山上大约有两英亩的盆地可供耕种,但山腰十分狭小,人在通行时都需要紧抓木桩或攀石才能通行,当地传说,早期在此开垦的先民会把山下的小牛抱上山去饲养,因此有"抱犊"之名,也因为此处能生产粮食提供少数人自给自足,加上险峻的天然地势,就成为乱世中土匪们的大本营。

土匪很快向绑票们公布他们要求的赎金:

三等车厢2000大洋、二等车厢10000大洋、头等车厢30000大洋,至于洋人则一律算50000大洋。

要知道,当时1块大洋就可以在北京城吃羊肉火锅吃到饱,所以按购买力计算,这个赎金可是当时的巨款。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4)

劫车案的消息随着绑匪释放4位洋人妇女儿传遍各界,收到消息的北洋政府尤其感到压力山大,因为烦的,因为被绑架的成员可是有外国官员,弄不好就要引发国际纠纷,所以北洋政府迅速展开调查,并很快查出策画这起绑架案的主谋乃是山东马贼─孙美瑶。

孙美瑶的来历

山东马贼孙美瑶,早年却是个富二代,但在乱世中,他的有钱老爸却被贪官诬陷而惨遭斩首,家产也旋即被充公,孙美瑶于是跟哥哥逃到山中,开始招募手下变成马贼首领。

后来官府大力镇压山东省治安,先是击毙孙美瑶的哥哥,后来还逐渐围困孙美瑶的土匪部队。眼看大势不妙,孙美瑶于是接受族叔─孙桂枝的建议,索性绑架蓝钢皮火车上的重要人士逼使政府退兵。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5)

由于列强要求北洋政府为避免伤害到人质,所以务必和平解决,政府很快就动员颇具分量的官员开始和孙美瑶谈判,儿孙美瑶也立刻开出三个条件:

  • 一、命令剿匪官军解除包围圈撤离。
  • 二、收编匪军为一旅,并以孙美瑶为旅长。
  • 三、补充军火。

从以上条件来看,很明显孙美瑶的目的就是要趁机漂白,毕竟土匪的日子实在不好混。而北洋政府也尽可能答应谈判条件,眼看接下来等到人质释放,事件就可以平安落幕,却没想到.......孙美瑶变卦了!

哭笑不得的谈判过程

原来孙美瑶看到政府答应得太爽快,突然后悔自己开出的价码太便宜,于是决定坐地起价。他后来将条件改成:

  • 一、改编匪军为两师,其中一师以孙美瑶为师长。
  • 二、划滕县、邹县、峄县为他们的势力范围,政府军需撤出百里外。
  • 三、苏、鲁、豫、皖四省的土匪,政府也须一律收编成官军。
  • 四、以上条件须附有列强的保证。

我们来比对一下两次谈判条件到底差多少。

首先第一条,本来孙美瑶要求政府军给他们一个"旅"级番号,由于北洋时期军制非常混乱且各地不一,所以一旅的确切人数无法认定。不过从一个师大概是10000人,而一个师大约是2到3个旅组成,那旅的人数大约可到5000人 。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6)

孙美瑶的团队人数大约是3000,所以要求成为一旅不算过分。但现在却变成要扩编成两个师也就是20000多人?这不等于变相逼政府要扩充土匪人数?

然后第二条,让孙美瑶拥有独立地盘。且不说哪位军阀愿意平白损失地盘,孙美瑶一伙本来已经被逼入山中,眼看接下来就是要团灭,结果现在竟然有脸要求战果?简直莫名其妙!

再看第三条,要让四个省份的土匪都漂白......没有任何一个政府会光明正大地接受这种主意吧!

气炸的北洋政府于是决定改抚为剿,放出话要强攻孙美瑶的根据地。

但这个宣言立刻引发列强震动,原因还是前面说的:怕洋人人质被撕票。于是各国再次严厉警告北洋政府不得使用武力,日本政府甚至还派了四艘驱逐舰,让水兵登陆天津港以示抗议。不过搞笑的是……其实这起绑架案中没有日本人质。

北洋政府只好跟列强表示:"我们宣布剿匪不过是表面的恐吓,实际上只是要恫吓匪方放弃过苛的条件。"

而政府的恫吓其实也真的达到效果,毕竟我前面提到孙美瑶一伙其实本来已经要被团灭,好不容易逼政府上谈判桌,又怎么能让脱身的机会溜走。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7)

眼看自己坐地起价却让谈判破裂,孙美瑶赶紧派人下山传递新条件,不过为避免自家兄弟下山后被政府捕杀或是趁机独自逃生,所以孙美瑶在外国人质中找了一位在一战时曾得过勇士勋章的法国人裴雨松,让他宣誓保证回山后,派他携带新条件下山跟政府接洽。

但让孙美瑶傻眼的是......裴雨松一下山就自保性命的落跑了!气得孙美瑶大骂:"还以为洋人讲信用,原来也一个德性!还什么勇士咧!"

气归气,困境还是需要解决,于是孙美瑶又派一位洋人鲍威尔宣誓下山,并派两名土匪相随,再次传递新的谈判条件,其内容为:

  • 一、发给匪军六个月的军饷
  • 二、收编匪军1万人
  • 三、让土匪部分内部成员的老上司军阀张敬尧,成为新的山东督军。

政府拒绝土匪的新条件,还命令政府军加强合围,并派飞机绕山投下传单。这一顿操作让土匪更加惶恐,赶紧又提出两个新条件:

  • 一、政府军解围撤退
  • 二、收编以二旅为限。

政府没有回应土匪,反而提出:

  • 一、先释放2/3的洋人人质
  • 二、如要收编匪军,只会收拥有枪支者

孙美瑶等人为了表达善意,释放了3位洋人人质,这其中包含身体状况最差的斯密士。

眼看土匪态度已经松动,政府觉得是时候恢复谈判了,但此时一个问题出现......谁愿意进入匪区谈判呢?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8)

先说孙美瑶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走出来谈判,因为在此以前,政府军已经有多次藉由谈判诱杀土匪的纪录。而政府官员自然也不相信土匪的诚信,所以没人敢冒险担任使者。不过洋人可不管华人间的疙疙瘩瘩,一再要求北洋政府尽速解决劫案,于是三方都陷入了尴尬的困境。

关键人物登场

就在谈判陷入困局之际,有一人决定承担谈判重任,那就是江苏省官员,徐海镇守使陈调元。

陈调元首先请政府军保持戒备,为自己提供武力上的支持,随即进入抱犊崮与土匪谈判。而且陈调元很明白"礼多人不怪"的道理,刚一入山就先赠送土匪2000套军服以及一些粮食去接济匪区民众,这让孙美瑶等人一开始就对陈调元颇具好感。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9)

之后双方在酒席间谈判时,陈调元看到孙美瑶两眼有些红肿,便问:"孙兄弟是否病了?"孙美瑶回答:"山上事情多,这几天熬夜处理,所以眼睛干。"结果陈调元立刻掏出一副墨镜来送给他,还说:"带上吧,这样会好一些。老弟!你是一寨之主,应该格外保重!"这下孙美瑶更觉得陈调元亲切。

甚至陈调元还命令随行人员交出枪械,并大声表示:"这里有孙兄弟的人保护,有什么信不过的?"这下就连基层土匪都对这位政府官员刮目相看,纷纷表示: "这官员有胆识!"

在陈调元的一阵操作下,孙美瑶于6月2日随陈调元下山,并签订好协议。并在6月12日释放最后一批洋人人质,这场历时37天的劫车案终于宣告落幕。而孙美瑶等人被改编为山东新编第十一旅,完成了漂白愿景。

最后的结局

虽然政府的确有守信用,将土匪收编为正规军,但想也知道,政府怎么会喜欢这种闹出国际纠纷的漂白份子,何况孙美瑶还多次对政府的命令阳奉阴违,所以当时不同派系的北洋军阀都想解决这个麻烦。

让子弹飞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真实的让子弹飞(10)

就在火车劫案的同年12月,孙美瑶被诱骗到中兴煤矿公司,然后被就地斩首,死时才26岁。

但搞笑的是,因为孙美瑶绑架过外国人,竟有人认为他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气,所以后来曹锟要贿选总统时,还有国会议员投票给孙美瑶表示抗议,真是达成了"死后留名"的境界。

说完了这个故事,我突然觉得孙美瑶的故事跟"让子弹飞"很像。好像在这当中充满寓意,但好像又只是一场再单纯不过绑票闹剧。

可这场案件就非常能代表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处境,地方派系林立、外国势力干涉,在表面上逐渐进步的同时,内里却又有旧时代的遗留。

姜文导演在《让子弹飞》后,还导演了《一步之遥》、《邪不压正》等民国时代题材,合称为"北洋三部曲"。票房表现上,《让子弹飞》让人惊艳、《一步之遥》让人傻眼、《邪不压正》在两极间充满讨论。

就我的解读,我国现代史本来就充满光怪陆离的状况,但无论是好是坏、大众是喜欢或是厌恶,都无法否认这些过去形塑了现在,咱们后人能做的,或许就是在过往中发掘出属于特定于自己的价值所在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