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高速大四环一纵一横)

10月28日,《济南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显示,济南枢纽应具备国际客运交往组织中心、内陆辐射型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国家新一代智慧创新中枢四大战略定位,济南将规划布局17个综合客运枢纽,构建大济南都市圈“高速大四环”,推进“一纵一横”英雄山路-纬二路-济泺路-先行区、济南西站-小清河-济南东站-机场市域铁路建设,高起点打造黄河北岸枢纽经济区。

济南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高速大四环一纵一横)(1)

济南枢纽三步走

2035年:两次换乘、通达全球

征求意见稿指出,围绕建设内陆开放型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战略导向,确定济南枢纽近期、远期以及远景展望“三阶段”发展目标。

近期,到2025年,基本建成山东半岛以及济南都市圈枢纽组织中心,基本建成“四主六辅多极”客运枢纽系统和“五主八辅多极”物流枢纽系统;建成董家镇国家物流枢纽,完成遥墙国际机场、济南西站、济南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升级改造;形成“米”字型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格局,“米”字型高速铁路网初步形成,“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空港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国际航空旅客比例达到15%;“黄河北岸”枢纽经济区开工建设,初步形成与城镇、产业、开放深度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远期,到2035年,基本建成内陆开放型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我国内陆地区以内需为主的重要组织服务中心和策源中心。国际客运交往组织中心、内陆辐射型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供应链管理服务中心、国家新一代智慧创新中枢基本形成,旅客出行基本实现“两次换乘、通达全球”,货物流通基本实现“一单到底,联通全球”,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一次点击、消费全球”。枢纽经济成为济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全面建成济南临空经济区、济南董家陆港枢纽经济区,“黄河北岸”枢纽经济区综合效益明显提升,成为济南乃至山东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远景展望2050年,济南内陆开放型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建成,国际客运交往组织中心、内陆辐射型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供应链组织管理中心、国家新一代智慧创新中枢效能有效发挥,建成领先全球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枢纽经济牵引联动新范式。

济南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高速大四环一纵一横)(2)

规划布局17个综合客运枢纽

遥墙国际机场打造现代航空都市区

征求意见稿指出,按照枢纽承担功能和作用、吸引和辐射能力范围、衔接运输方式类别、运量规模和增长潜力,结合城市人口分布和商务、商业、生活等空间布局,将济南综合客运枢纽划分为三个层级,形成“四主六辅多极”整体格局,规划布局综合客运枢纽共计17个。

一级综合客运枢纽。以机场、高铁客运枢纽为核心,是国际、区际客流组织集散中心。未来济南规划一级综合客运枢纽4个,分别为遥墙国际机场、济南东站、济南西站、济南站综合客运枢纽。其中,遥墙国际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将打造集交通、商务、会展、休闲等于一体的现代航空都市区,济南东站综合客运枢纽高起点建设省企总部城,济南西站综合客运枢纽高品质建设央企总部城,济南站综合客运枢纽打造现代化立体式城市综合体。

二级综合客运枢纽。以普通铁路客运站、城际铁路客运站、大型公路客运站为主,是区际运输的主要组织节点,承担中长途、城际旅客集散和中转功能。未来济南规划二级综合客运枢纽6个,分别为大明湖站、济南北站、东沙王庄站、莱芜北站、长清站、章丘站综合客运枢纽。其中,济南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围绕济南跨河发展战略,打造配套公路客运、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站场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客运枢纽,强化对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支撑带动,主要承担跨区域客运组织与衔接服务。

三级综合客运枢纽。以其他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等为主,服务济南城区与周边区县以及各区县间人员交往。未来济南规划三级综合客运枢纽7个,包括章丘北站、章丘南站、钢城站、济阳站、商河站、港沟站、平阴站等综合客运枢纽。

综合性物流枢纽三级布局,形成“五主八辅多极”整体格局,规划布局综合性物流枢纽共计20个以上。未来济南规划一级物流枢纽5个,分别为董家镇国际陆港、遥墙国际航空物流港、黄河北岸现代智慧物流枢纽、省会铁路物流园、莱芜鲁中铁路物流园;二级

物流枢纽8个,分别为济南高铁快运物流中心、经济开发区物流中心、桑梓店智慧物流中心、章丘物流园区、平阴物流园区、商河物流园区、济阳物流园区、钢城齐鲁钢铁物流园;三级物流枢纽7个以上,主要为槐荫物流中心、崔寨物流中心、长清物流中心、大桥路城市配送中心、槲疃物流中心、自贸区物流中心和莱芜司家岭铁路物流基地等。

济南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高速大四环一纵一横)(3)

济南市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高速大四环一纵一横)(4)

适时启动济南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

携手周边机场打造华北世界级机场群

征求意见稿指出,加快实施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T2航站楼、西飞行区及配套设施,高标准打造4F级机场,适时启动济南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加强航空口岸及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的优势,打造国际航空跨境电商物流基地;拓展国际航线辐射网络,加强与周边机场的错位发展,提高日韩、东南亚航空服务渗透率,开通至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国际航班,与周边机场协同联动打造华北世界级机场群。

在铁路方面,加快完善济南东站综合客运枢纽,改扩建济南站、东沙王庄站等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济阳站、商河南站、长清站、平阴站、莱芜北站、钢城东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先行示范区建设,在黄河北岸规划布局济南北站综合客运枢纽,支撑引领济南“跨河”发展;打破传统行政区划限制,统筹济南与周边齐河等铁路枢纽同步发展。

同时,近期重点优化长途汽车总站、长途客运站等市区公路客运站功能,满足现实需求,远期适时启动市区公路客运站功能提升及站场搬迁工程。

构建大济南都市圈“高速大四环”

推进“一纵一横”市域铁路建设

征求意见稿指出,优化枢纽衔接循环通道布局,依托国家“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以济南为枢纽节点,构筑青岛经济南至郑州、北京经济南至上海的一横一纵“十”字型跨区域综合运输大通道。

加快高唐至东阿、高青至商河、青兰等高速公路建设,与淄莱高速共同构建大济南都市圈“高速大四环”;利用既有胶济铁路

的富余能力开行市域列车,缓解部分市区通勤压力;近期利用济莱高铁、济滨高铁、济济高铁等城际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加密班次力争公交化运行,解决平阴、商河、莱芜、钢城等远郊区县与中心城区轨道通勤问题。

推进环线内“一纵一横”市域铁路(英雄山路-纬二路-济洛路-先行区、济南西站-小清河-济南东站-机场)建设;适时启动长清组团-齐河县、齐河县-先行区-临空组团、临空组团-孙村组团以及沿旅游路-南外环路布局的市域铁路环线,加快“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建设,构建章丘—中心城区—长清—平阴、章丘—济南北站—齐河、商河—济阳—中心城区—长清、济阳—中心城区-莱芜-钢城等“井”字型市域运输通道。

加快市区范围内快速运输通道建设,重点优化城区横向运输通道,推进重要路段平交路口立交化改造,强化“跨河”桥遂通道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市区东部组团、西部组团、北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莱芜-钢城组团的快速通道连接;研究建设城市干道绕城大外环线,构建“田”字型市区快速通道格局;加快建设济青高铁济南东站至济南站联络线,规划实施济南站普速外迁、长清至董家庄联络线,持续完善枢纽高铁运输通道。

通过快速、大容量的城市公共交通,连接济南主城区内不同类别、不同方向、不同功能的客货枢纽;重点实现市区旅客在主要枢纽之间快速直达,遥墙机场、济南西站、济南东站等一级客运枢纽间以换乘时间不超过1小时、换乘次数不超过两次为宜。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