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两战风云之三一战导火索)

欧洲火药桶

一战前,巴尔干地区为什么被称为“欧洲火药桶”呢?听我详细讲来:

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吞并了巴尔干地区。19世纪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日渐衰落。巴尔干地区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小国纷纷独立。

二次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两战风云之三一战导火索)(1)

1908年,奥匈帝国以本国侨民的安全受到威胁为借口,出兵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娜(简称波黑)。

这一军事行动引起塞尔维亚的强烈不满。因为塞尔维亚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斯拉夫种族,一直自认为“波黑”早晚是属于自己的地盘。现在竟然被奥匈帝国捷足先登。恼怒的塞尔维亚调集军队到边境,与奥匈帝国展开了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二次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两战风云之三一战导火索)(2)

趾高气昂的费迪南夫妇

1914年,奥匈帝国在靠近塞尔维亚边境、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这引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不满。

6月,奥匈帝国的皇太子费迪南大公携带妻子得意洋洋地去萨拉热窝视察。

二次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两战风云之三一战导火索)(3)

得知此消息后,塞尔维亚的“黑手党”和波斯尼亚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青年波斯尼亚”就开始策划了暗杀行动。他们在皇储费迪南所要经过的大街上布置了7名刺客。

第一次刺杀

1914年6月28日上午10点,费迪南夫妇乘坐敞篷车傲然进入萨拉热窝城。当车队驶至市中心的阿佩尔码头时,按原计划埋伏在这里的第一个刺客未能动手,因为有个警察恰好站在他面前。

另一名刺客察布里诺维奇瞅准机会,从人群中冲出来,将一枚手榴弹掷向费迪南乘坐的车里。但是,手榴弹却被车篷挡了一下,掉到地上,在下一辆车的前面爆炸了。碎片击伤了跟随皇储的将军副手和费迪南妻子的女侍。刺客察布里诺维奇很快被抓住了。

二次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两战风云之三一战导火索)(4)

费迪南趾高气昂的气焰霎时消失了,他被吓蒙了。他强装镇定下车,去察看爆炸现场,他瞟了察布里诺维奇,挥手说道:“这个人疯了,我们按原计划进行吧!”

按照原计划,费迪南夫妇参加了市政厅举行的欢迎仪式,然后驱车前往医院看望刚才爆炸中受伤的随从。他怎么也没想到,死神也正在赶往接他的路上。

第二次刺杀

有些事情仿佛是冥冥之中已经命中注定。本来第一次暗杀失败,行动打算取消的。

万万没想到的是,费迪南车队驶向医院时。奇葩司机偏偏拐错了方向,走上了拉丁桥,(后来,改名为普林西普桥,再后来又改成费迪南桥。总之,随着政治局势而改变)。恰好遇到了拐角处正打算收手的两名刺客。这叫什么呢?撞到枪口上了。

二次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两战风云之三一战导火索)(5)

两刺客犹豫片刻,觉得机不可失。一名刺客普林西普拔出手枪,却被旁边的警察发现了,警察箭步冲上了,想抓住了普林西普的手臂。

说时迟那时快,另一名刺客普萨拉快如一道闪电,挥拳击向那警察的脖子。就在这时,普林西普的枪响了。他向吞并祖国的元凶射出7发仇恨的子弹。其中有一枪打中了费迪南的脖颈,另一枪打中了费迪南妻子的腹部。四下里一片混乱。10个小时后,夫妻双双离开人世。

普萨拉趁乱飞快逃离现场,而19岁的普林西普当场被捕。普林西普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在监狱服刑4年后,因肺结核死于狱中。关于普林西普的争论经久不息。有人认为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恐怖分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费迪南大公死后第二天,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塞尔维亚是俄罗斯的小弟,是在俄罗斯的支持下独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大哥”的俄罗斯义不容辞向奥匈帝国宣战。

二次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两战风云之三一战导火索)(6)

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索。一个火星下去,整个世界就引爆了。原本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与德意奥为首的同盟国两大军事阵营就剑拔弩张,现在开战的借口终于有了。欧洲强国摩拳擦掌,像打群架一样,纷纷站队各自阵营,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场伤亡多达3000万的混战大幕由此拉开。

近期专心写两战历史,志同道合者请不吝赐教,多多评论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