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

▲ 孔网拍卖夏季文物拍


艺术自媒体/ 同古堂、 撰稿人/ 林妹妹、图/ 孔网拍卖

「名人墨迹,文献影像」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

孔夫子旧书网旗下“孔网拍卖”自成立始,即备受关注。今年春拍首拍中,其以全场实价起拍,保真无托,甚受业界及藏家信任。其中,“名人墨迹”专场,梁鸿志旧藏信札及吴大澂尺牍册页,包括郭小川《致青年公民》手稿等,皆高溢价成交。而“古籍善本”专场中,李文藻抄校本《海岱会集》、乾隆内府写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以及康熙写样本《长物志》也竞价激烈,斩获佳绩。

此次,“2021惠民文化季孔网拍卖夏季文物拍”又即将举槌。其依托“孔夫子旧书网”扎根“旧书市场”已久,渠道优势较强,故征集质素颇是不俗。是场“夏季文物拍”分“名人墨迹·文献影像”及“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两个专场,计1100余件藏品,生货累累,精品不乏,识者自有“撷珍之趣”。

名人墨迹·文献影像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

Lot.2053 郭沫若(1892-1978) 手稿《向往莫斯科》

1959年写本 五页

提要:郭沫若手稿五页、附出版物人民日报三张。此手稿为郭沫若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九日所作,写于“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稿纸”(郭时任全国和大主席)。手稿第一页上部标题位置被裁剪,从1959年11月7日人民日报可知标题为“向往莫斯科”。在1957年11月初,郭沫若便以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团长和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随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典礼。在此期间,他随毛泽东前往红场拜谒过列宁、斯大林陵墓;又随毛泽东出席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的,“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纪念“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前一天,他就曾创作出《歌颂十月革命》。而此稿为1959年纪念十月革命四十二周年所作,在刚刚庆祝了我们国家建国十周年之后,紧接着又庆祝十月革命纪念。在文中郭沫若称莫斯科“它不仅是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首都,而且是象征着世界和平的核心力量,全人类进步事业的核心力量”,并言“我们全中国六亿五千万人民是诚心诚意向往着莫斯科的,我们一定向苏联人民看齐”,言语中充满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政治色彩。市场中郭沫若的信札或书法作品都不难见到,而其手稿却凤毛麟角。此件郭沫若歌颂“十月革命”手稿更显珍贵。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等,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78年6月,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

是郭沫若《向往莫斯科》手稿五页,附出版物人民日报三张。手稿作于1959年10月29日,纸张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稿纸”,时郭沫若为“全国和大”主席。其宗旨是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联合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为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作出贡献。

其中,手稿第一页标题位置被裁剪,据1959年11月7日《人民日报》可知标题为“向往莫斯科”。王训昭、卢正言、邵华等编著《郭沫若研究资料 下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亦有载。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3)

《郭沫若研究资料 下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P1521

是年,正值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纪念之后未久,而《人民日报》刊登于1959年11月7日,则是俄国“十月革命”四十二周年纪念日。“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历法(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即公元1917年11月7日。知此手稿意义之特殊,有着不同寻常时代背景的政治色彩。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4)

1957年,郭沫若与苏联科学院代表在合作议定书上签字

事实上,早在1957年11月初,郭沫若就曾以中国科学院代表团团长和中国代表团成员身份,随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节的庆祝典礼。而纪念“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的前一天,郭沫若亦创作《歌颂十月革命》,将苏联比喻为“新的太阳”,它让苏联“年年岁岁光芒万丈”;同时,把1957年苏联成功地将发射世界上第一颗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比喻为“新的月亮”,说它一刻不停地“在天上翱翔。”由此可见,此时郭沫若对于“苏联”的个人崇拜。(参阅:蒙怡诺:郭沫若的苏联观)

而《向往莫斯科》手稿中,郭沫若又言及:“莫斯科,这个多么亲切的富有音乐性的名词,它不仅是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首都,而且是象征着世界和平的核心力量,全人类进步事业的核心力量。”并言:“我们全中国六亿五千万人民是诚心诚意向往着莫斯科的,我们一定向苏联人民看齐,迅速地建成我们的社会主义;并为争取世界持久和平而不懈的努力。”知其仍对苏联有着美好憧憬及讴歌。

不过,此时正处于“中苏关系”从亲密无间化至彻底破裂前夕。10月初,赫鲁晓夫访问中国参加建国十周年活动,其间和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发生争论。而后,1960年开始,“中苏关系”持续恶化,郭沫若的“苏联观”也发生急剧变化,在文化界展开了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批判。

郭沫若的手稿少有,此又是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四十二周年而作,发表于《人民日报》,更是难得。此外,是手稿亦可窥郭沫若“苏联观”之转折,也可反映这一特殊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主义征程中,艰难探索,克服重重苦难的不懈努力。意义匪浅。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5)

Lot.2075 清末四大奇案“刺马案”相关重要信札册 马新贻(1821-1870)、孙衣言(1814-1894)、薛时雨(1818-1885)、王凯泰(1823-1875)、钱应溥(1824-1902)、欧阳利见等致俞樾、刘瑞芬、沈能虎等 册页 纸本

清写本 一册五十七页

著录:《名联谈趣》P730,梁羽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刊载:彭长卿《清末刺马案》,《紫禁城》,1988年10月27日。签条:名人尺牍,水流云在盦藏。

说明:沈能虎、俞樾、刘瑞芬、王凯泰等上款。金寿泉旧藏。此为马新贻、薛时雨、金开泰、钱应溥等信札册,计二十通共五十七页,围绕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而作,涵盖受害者马新贻本人以及曾国藩、李鸿章、孙衣言等众多案件当事人,涉及案件内情、审理情况及挽联等众多资料,为关于此案的重要一手文献,系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诸信均作于1870年前后,所及人物多系封疆大吏,属高层官员文献。其中,薛时雨所作挽联见载于梁羽生著作。信札册谈到曾国藩、李鸿章、广东巡抚蒋益沣、浙江布政使杨昌浚、江宁布政使梅启照、六安府学教授薛暄黍等,涉及训练海军,筹办绿营兵,操办洋务等众多时事。刺马案指清末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故事,事涉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乃至湘军和中央的关系,使得案件被封闭处理并草草结案,导致众说纷纭,成为悬案。

作者简介:

1.马新贻(1821-1870),清末山东菏泽人,字榖山,道光进士。初任安徽建平(今郎溪)、合肥知县。同治二年任安徽布政使。1867年授闽浙总督。1870年赴署西偏箭道阅射,事毕还署时被张汶祥刺死。有《马端慜公奏议》。2.薛时雨(1818-1885),字慰农,又字澍生,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咸丰进士,官嘉兴、嘉善知县和杭州知府。后主讲崇文书院、江宁尊经书院和惜阴书院。3.沈韵锵(清),字笈丽,江苏候补县,吴兴沈秉成之弟。4.孙衣言(1814-1894),字琴西、翏西、邵闻,号颐斋、遁叟。孙锵鸣弟。浙江瑞安人、道光三十年进士,授编修。光绪五年由江宁布政使授太仆寺卿。咸丰六年会试同考官,工书法,藏书十万。有“玉海楼”与宁波“天一阁”“嘉业堂”同为浙江三大私家藏书楼。5.勒方琦(清),江西新建人,字少仲。光绪元年任江苏按察使。三年迁广西布政使。五年擢福建巡抚。七年调任贵州巡抚,旋改东河总督,未赴任以病免。6.王香倬(清),字子云,湖南衡阳人。入曾幕约在咸丰十年。官至候补知府。7.金鸿治(清),字季云,桐乡人,咸丰八年署昭文主簿。8.王凯泰(1823-1875),初名敦敏,字幼徇、幼轩、补帆,号补园主人,江苏宝应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曾任浙江督粮道、浙江按察使、广东布政使、福建巡抚等。著有《致用堂志略》《致用堂捐藏书目》等。9.欧阳利见(1825-1895),清末将领,字庚堂,号健飞,湖南邵阳人。1854年投湘军水师,对太平军作战,累迁至副将。1880年调任福山镇总兵,次年晋浙江总督。甲午中日战争时,奉调前线,途中病故。著有《金鸡谈荟》。10.钱恩棨(清),江苏太仓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拔贡,官知府。著有《紫芳心馆词钞》,有咸丰七年《太仓三家词》本。11.钱应溥(1824-1902),字子密,别署葆真老人,浙江嘉兴人。钱泰吉之子。拔贡出身,参加朝考得一等,用为七品小京官,分吏部,直军机。次年迁左都御史,转工部尚书。

鉴藏者简介:

金寿泉(1896-1973),名宏鼎,以字行,斋号水流云在庵,吴人,海派早期著名画家金尔珍之后。

上款简介:

1.沈能虎(1842-?),字子梅,号怀景、轶侪,浙江海盐人。曾从李鸿章攻捻,官直隶通永道,后任招商局会办、总办等。2.俞樾(1821-1906),字荫甫,号曲园,晚号曲园老人、曲园叟,浙江德清人。道光三十年进士。历任编修、河南学政。终身从事学术研究,为一代经学宗师。工书法,生平不作楷,非篆即隶,尤工大字。3.刘瑞芬(1827-1892),名一作瑞棻,字芝田,号青山,室名养云山庄,安徽贵池人。同治初年随李鸿章至沪,为淮军办理军械运输,累保道员,督办淞沪厘捐。光绪间授苏松太道,累迁江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江西巡抚。后历任驻英、俄、法、意、比诸国公使。1889年奉召回国,授广东巡抚。

⩓⩔

此为马新贻、薛时雨、金开泰、钱应溥等信札册,计二十通共五十七页,沈能虎、俞樾、刘瑞芬、王凯泰等上款。签条“名人尺牍,水流云在盦藏。”知为金寿泉旧藏,其斋号“水流云在庵”。

册页内容围绕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而作,涵盖受害者马新贻本人以及曾国藩、李鸿章、孙衣言等众多案件当事人,涉及案件内情、审理情况及挽联等众多资料,为关于此案的重要一手文献,系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如欧阳利见札中,言“金陵之案尚无寔供……”或王凯泰信札中,言“马帅之事数百年所未闻,当时实恐必有不轨之谋,故于十六日即力劾将军……”等,不一而足。

诸信均作于1870年前后,所及人物多系封疆大吏,属高层官员文献。其中,薛时雨所作挽联见载于梁羽生著作。信札册谈到曾国藩、李鸿章、广东巡抚蒋益沣、浙江布政使杨昌浚、江宁布政使梅启照、六安府学教授薛暄黍等,涉及训练海军,筹办绿营兵,操办洋务等众多时事。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6)

张汶祥“刺马”

“刺马案”指清末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故事,事涉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乃至湘军和中央的关系,使得案件被封闭处理并草草结案,导致众说纷纭,成为悬案。

揆其案情,盖有五“疑”:一为事件奇;二为熬审时间过长;三为主审官员屡换;四为朝廷态度不一;五为凶嫌犯罪动机未明。故此历来传说纷纭,从发生时间、刺客姓名、犯罪动机到事实真相,都言人人殊。“刺马案”之由可以归纳为六种:(一)张汶祥挟嫌报复;(二)马新贻渔色负友;(三)马新贻通回卖国;(四)丁日昌买凶刺马;(五)反洋教者买凶刺马;(六)湘军“高层”买凶刺马。(参阅:蒙怡诺:温故“刺马案”:大事化了的行刺事件)

是册页涉及多位“刺马案”当事人、知情人等,皆封疆大吏,内有诸多线索可供挖掘,或可为解开这一历史“谜案”,提供新佐证及思路。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7)

Lot.2005 黄侃(1886-1935) 手稿

近代写本 二页

释文: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此种苏字使吴匏庵见之笑脱下辅矣。笠泽迷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尧章绝句佳此首尤佳,侃。

作者简介:黄侃(1886-1935),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章太炎门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等任教授。

⩓⩔

黄侃为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近代国学大师,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其作为章太炎门下大弟子,与师并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

是手稿共录二诗,其一为蔡襄《梦中作》,诗中内容为借怀遥思嵩山古时的神仙、隐者,表明如今世上追名逐利人多,超然尘外的人少,独有自己与古人遥隔千载、万里而心相知契。而“此种苏字使吴匏庵见之笑脱下辅矣。”其中,“吴匏庵”为吴宽,“下辅”为下巴,故即是黄侃书毕后,自嘲所作“苏体”书法使吴宽笑掉下巴。

另一首诗,取自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是组诗共有十首,此为其一。诗文言及其旅途之荒凉,心情之寂寞。此可与蔡襄《梦中作》以对照方式相互补充。“尧章绝句佳,此首尤佳”中“尧章”即姜夔。

黄侃为名士,性情狂狷,孤傲,其一生在新与旧、激进与保守、放荡不羁与谦虚严谨中矛盾并统一。其为人亦不趋炎附势,不慕名利,可谓特立而独行。是手稿即可称为黄侃性情之写照,既有淡泊名利、超然世外,却又有时代之孤独与寂寞。纸张为荣宝斋笺纸,亦甚是精美。

专场中,另有数件黄侃诗稿、书札等,亦是难得。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8)

Lot.2089 李经羲(1860-1925)《悔盦中丞诗札》

清写本 二十五通七十五页

出版:《流失的云南系列之—诲盦中丞诗札》单行本,2016年。

钤印:段炳祥印(白)、炳祥眼福(白)、段炳祥收藏金石书画朱记(朱)、滇南段炳祥鉴藏印(朱)、古滇段炳祥鉴藏金石书画印(朱)

签条:诲盦中丞诗札。小鸥波馆藏。

说明:赵藩上款、旧藏并题签。该拍品为是为清光绪年间末任云贵总督李经羲致川南道按察使赵藩的书札与唱和诗稿合集,内收书札11通,诗稿24篇,计25件。书札与诗稿均墨笔书写于粉红色笺纸之上,旧藏于赵藩小鸥波书斋,故封面题签上书有“悔盦中丞诗札/小鸥波馆藏”字样。信札内容均为与赵藩及诗友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之事,间有批评朱筱园诗词,认为其所作诗句冗杂。谈及自己,称偶有兴致时便写诗并寄与赵藩共同讨论,其中所作词句中在韵律上可能存在错误,希望赵藩能够指出与改正。同时还称赞钱沣书法甚好,希望有时间去赵藩处临摹钱沣书法等。附2016年印刷品《流失的云南系列之—悔盦中丞诗札》1册,内收有书札、诗稿全部照片及云南文史馆馆员李孝友先生释文,收藏者段炳祥所写序言、后记等。

作者简介:李经羲(1860-1925),字仲山,号悔庵,晚号蜕叟,安徽合肥人。清末曾任湖南盐粮道、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贵总督等职,创办云南讲武堂,亲自特批朱德入校学习,与蔡锷关系密切。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执政期间历任政治会议议长、参政院参政、审计院院长等职。1917年受总统黎元洪之邀,出任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但此时正是张勋复辟之时,就任不足一周即去职,后人把他称为“短命总理”。晚年居苏州,室名蜕庐。长于诗文,早岁才名颇着,晚年藉吟事自遣,但未有成集传世。

上款简介:赵藩(1851-1927),字樾村,号蝯仙,晚号石禅老人,云南剑川人。政治家、学者、诗人、书法家。清光绪举人,曾任川南道按察使。支持革命党,参加辛亥革命及护国、护法运动。辛亥后历任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等职。蔡锷、李根源皆其门生,着有《向湖村舍诗集》等。

⩓⩔

是册页,为清光绪年间末,任云贵总督李经羲致川南道按察使赵藩的书札与唱和诗稿合集,内收书札11通,诗稿24篇,计25件。签条“诲盦中丞诗札。小鸥波馆藏。”知为赵藩上款、旧藏并题签,其曾著有《小鸥波馆词钞》六卷。册中红笺纸精美。

信札内容均为与赵藩及诗友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之事,间有批评朱筱园诗词,认为其所作诗句冗杂。其中,“朱筱园”即朱庭珍,光绪十四年举人,著《筱园诗话》四卷、《穆清堂诗钞》三卷,其遍读诗书,博洽古今,诗自弱冠即成一家。

谈及自己,则称偶有兴致时便写诗并寄与赵藩共同讨论,其中所作词句中在韵律上可能存在错误,希望赵藩能够指出与改正。同时还称赞钱沣书法甚好,希望有时间去赵藩处临摹钱沣书法等。

札中内容另有提及“季端”,即张建勋,光绪十五年(1889)状元及第,授职翰林院修撰。“云阶中丞”应即岑春煊,字云阶,清代大臣,曾任四川总督、两广总督等职。

附2016年印刷品《流失的云南系列之—悔盦中丞诗札》1册,内收有书札、诗稿全部照片及云南文史馆馆员李孝友先生释文,收藏者段炳祥所写序言、后记等。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9)

Lot.2032 周作人(1885-1967)致张次溪信札

现代写本 一通一页

释文:次溪兄:日前寄一信,想已收到。顷得高伯两君信,拟蓃求《花随人圣庵摭忆》一部,此书昔曾有之,但现已散失。请于便中为一访之,亦恐不易得耳。盛暑不宜入市,但请于适宜时顺便寻找,俾便答复。此书系瞿兑之经手印行,兑之在沪,恐问他也难得要领。顺请近安。七月廿一日,作人启。

是信为周作人致张次溪书札,内容言及请其帮忙寻找瞿兑之经手印行的《花随人圣庵摭忆》书籍等事宜。

其中,“张次溪”为张篁溪子。我国著名史学家、方志学家。曾先后应聘为《丙寅杂志》、北京《民国日报》副刊、《民报》等编辑,一生有240种著述。周作人曾为其《京津风土丛书》作序。此外,其为研究齐白石晚年重要人物,《齐白石自述》即出于其手。

释文“高伯两”应为“高伯雨”之误。为民国时香港著名学者、散文家。终其一生,写稿为生。“瞿兑之”出身于望族,为清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玑的幼子。现代史学家、文学家、画家。

《花随人圣庵摭忆》书出于福建侯官(今福州)黄濬之手,素被学界所重视。此为民国时期出版的一部笔记资料,原稿最初连载于《中央时事周报》,续刊于《学海》。有关是书成书经过,瞿兑之书序中有说明原委,出版于1943年。故周作人书札中言及“此书系瞿兑之经手印行”。

黄濬字秋岳,自幼随外祖父读书,有“神童”之誉,与同乡陈宝琛、严复等人贵识,受知于梁启超。人书分论,不以人废言,周康燮谓《花随人圣庵摭忆》的意义:“它的史料价值很高,而且在近五十年来用文言写的笔记中,堪称首屈一指,实在值得予以翻印,供给学术工作者参考”。陈寅恪亦言是书“援引广博,论断精确,近来谈清代掌故诸著作中,实为上品,未可以人废言也。”

笔者曾阅《花随人圣庵摭忆》,内中诸多掌故,甚有趣味。如关于林纾晚年自署“践卓翁”的由来,盖其民国初元以北大教席事,与教育次长董恂士鸿祎忤,大怒。践卓者,践董卓也,董卓者,恂士也。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0)

Lot.2044 傅增湘(1872-949)致莫棠信札

旧写本 一通四页

释文:楚生世叔大人阁下:游台荡回申即病咳,留治七日不愈,天又阴晦,遂□病还。到津而病益剧。医者谓肝气冲肺非外感也。卧一月有余,近始痊。可我元气未复,调理需时,近蛰居斗室唯以校书自遣。苏州得庆元本五代史记,病中校毕,至佳。远过汲古刻及刘刻小字本。惟书到手而价尚未付全。病中正苦筹集也。顷又得一奇书,其价亦破天荒,盖百衲本通鑑也。……购书十余年书室正苦无佳名,合拟敬题为双鑑楼。俾与兴文署本合藏亦藏林佳话也。病中得此奇遇肝气为之一舒,把玩之余,特此驰告,并候台安。侄增湘顿首。十一月廿一日。

提要:此信提及傅增湘得奇书“百衲本通鉴”之事宜,信中记录傅增湘病中购书,并介绍版本流传,以及题写“双鉴楼”等。傅增湘1916年购得端方旧藏百衲本《资治通鉴》,信中言“此书谋之三月,事成乃得见之”可见傅增湘为购得此书颇下功夫。此信实可为傅增湘“双鉴楼”由来之见证,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傅增湘(1872-1949),字润沅,号沅叔,别署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长春室主人等,中国近代著名藏书家。光绪二十四年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1917年12月至五四运动前,曾入内阁任教育总长。傅增湘无论是在藏书、校书方面,还是目录学、版本学方面,堪称一代宗主。

上款简介:莫棠(1865-1929),字楚孙,一字楚生,贵州独山人。晚清大儒、藏书家莫友芝九弟莫祥芝的第三子。官至广东韶州知府,民国以后弃官归隐。一生酷嗜图籍收藏,得叔父莫友芝指点,受耳濡目染,通目录学、版本学,对藏书有特殊兴趣,颇富藏书,娴于目录版本之学。

⩓⩔

是札为傅增湘致莫棠。莫棠为晚清大儒、藏书家莫友芝九弟莫祥芝的第三子。官至广东韶州知府,民国以后弃官归隐。一生酷嗜图籍收藏,藏书甚富。

札中内容言及傅增湘因病休养,唯以校书自遣,其中“庆元本五代史记”在病中校正完毕。此书为苏州所得,因书价甚高,至今仍未付清。另病中偶得奇书“百衲本《资治通鉴》”并介绍其版本流传。信中所言“此书谋之三月,事成乃得见之”可见傅增湘为购得此书,可谓大费周章。

此外,傅增湘购得此百衲本《资治通鉴》后,欲与兴文署本合藏,故藏书楼拟为“双鑑楼”,即“双鉴楼”。其中,“兴文署本”为其祖父傅诚传下的元刊本。兴文署,元官署名,属集贤院。而“百衲本”则是1916年,其购得端方旧藏宋绍兴二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刊本《资治通鉴》。

百衲本《资治通鉴》书后,傅增湘兴而题跋:“昔同治乙丑,先大父励生公官金陵,得元刊《资治通鉴》胡注……是为吾家藏书之鼻祖……今复得此巨编,正与梅磵刻本后先辉映。敬题藏书之所曰双鉴楼,并援荛翁之例,别写得图书,征求通人题咏,上以表先人之清德,下以策小子之孟晋焉。”知其得书后欣喜之情,难以抑止。

“双鉴楼”为著名藏书楼之一,藏书富至二十万卷以上。其是继近代陆心源皕宋楼、丁丙八千卷楼、杨氏海源阁、瞿氏铁琴铜剑楼之后,现代藏书最丰富的私家藏书楼。而是札,即是傅增湘“双鉴楼”藏书楼名称由来之见证,弥足珍贵,识者宝之。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1)

Lot.2059 刘海粟(1896-1994)《槃槃阁题画》

近代写本 一轴

著录:

1.《海粟艺术集评》P292,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2.《中国书画 19》P2,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3.《刘海粟艺术文选》P517-520,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4.《沧海一粟·刘海粟的艺术人生》P113-117,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钤印:存天阁自珍(朱)

说明:此件拍品得自刘海粟家属,为刘海粟于1925年(乙丑年)随录题画日记《槃槃阁题画》一卷,原为一册手书31页,后装裱为手卷,有多处落款。

卷首释文:槃槃阁题画。内文简释“乙丑年三月以后随录。题兰竹大幅。画兰竹可以静心,画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画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画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也以天合天人而神矣……此单调物象,实有特殊之内面的崇高相对静观,固不以为索无生趣,反觉其动力源丰富巨穷,有超越不尽之憧憬焉。”

背景介绍:此为刘海粟早年抄录自作题跋、论画文章等,抄录时间起于1925年,大约结束于1931年前后,多有著录。卷内收入刘海粟早年所作题跋、论画文章约27篇,系为康有为、杨东山、唐瑛、吴德生、陈文虎等人作。多数文章已由朱金楼、袁志煌等人整理,于1987年收入《刘海粟艺术文选》等相关作品集。包括《题兰竹大幅》《题秋山图》《题峦树草堂图》《题墨竹·为杨东山》《题墨菊》《题孤松》《题溪山迭翠》《题兰竹便面·为唐瑛》《题精忠柏》《题扇面》《题竹石》《西湖写景》《题生命之泉》《题魏正光造弥勒下生石像》《题所藏赵伯驹画》《题娘子图》等。槃槃阁为刘海粟斋名,刘海粟于1896年农曆二月初三出生于江苏常州青云坊祖屋。据说生下时脐带盘在腹上,故乳名“盘官”,原名作刘盘。二十年代,刘海粟在上海创办美术专科学校,将自己的书屋题名“槃槃阁”,其缘由即此。此斋名也含有纪念父母,不数典忘祖之意。

作者简介:刘海粟(1896-1994),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11月与乌始光、张聿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

⩓⩔

是轴为刘海粟于1925年(乙丑年)随录题画日记《槃槃阁题画》一卷,原为一册手书31页,后装裱为手卷,卷中有多处落款。此得自于刘海粟家属。

“槃槃阁”为刘海粟斋名。其于1896年农历二月初三出生于江苏常州青云坊祖屋。据说生下时脐带盘在腹上,故乳名“盘官”,原名作刘盘。二十年代,刘海粟在上海创办美术专科学校,将自己的书屋题名“槃槃阁”,其缘由即此。此斋名也含有纪念父母,不数典忘祖之意。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2)

1925年6月出版的《上海画报》,记录了上海美专学生们在写生课的真实场景

手卷内容为刘海粟早年抄录自作题跋、论画文章等,抄录时间起于1925年,大约结束于1931年前后,多有著录。卷内收入刘海粟早年所作题跋、论画文章约27篇,系为康有为、杨东山、唐瑛、吴德生、陈文虎等人作。多数文章已由朱金楼、袁志煌等人整理,于1987年收入《刘海粟艺术文选》等相关作品集。

包括《题兰竹大幅》《题秋山图》《题峦树草堂图》《题墨竹·为杨东山》《题墨菊》《题孤松》《题溪山迭翠》《题兰竹便面·为唐瑛》《题精忠柏》《题扇面》《题竹石》《西湖写景》《题生命之泉》《题魏正光造弥勒下生石像》《题所藏赵伯驹画》《题娘子图》等。

是“题跋及论画文章”,对于了解并深入研究刘海粟的画学思想有着直接参考意义。其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美术家和教育家,所提出的一系列绘画观念为近代中国绘画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所强调的“形神兼备”、“气韵”、“意境”,乃至于“人的感受”到“法由心造”再到“生命的流动”至今仍是被不少人奉为绘画美学圭臬。

此外,1925年,对刘海粟而言,意义不同寻常。彼时,江苏省通过禁用模特议案,而刘海粟“上海美专”自创立之初,即拟采用模特。故其致信当局,言及“世人不察,目为大逆、讥笑怒骂,百喙丛集。鄙人为学术尊严计,不惜唇焦舌烂,再四辩白,有识君子,欣焉有得,可谓世有是非,窃自庆幸”。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3)

Lot.2040 高二适(1903-1977)致陈方恪有关晚年研究书法之信札

现代写本 一通三页

识文:彦老先生尊鉴:昨奉汤归检南京馆藏书目,意《金石萃编补目》(长沙黄本骥晚近刻本)及王补注《急就篇》,定不致付之缺如也。如黄氏补目无,请即检《聚学轩丛书》第三集内著录今余杭唐文皇屏风书释文、跋等,适近恣意章草及大草帖,辄于午夜临池,此苦中之乐。前之所求,务恳公为快意搜寻之,得便仍当奉晤畅谈。手此,敬颂台安。二适叩头,十九日。(一)《急就篇》注,希借读。寒斋有藏帖,有残函,须校勘。(二)屏风书,希一迻录释文。鄙求不敢奢也。日人印行“法帖大系”,似有书屏风。

说明:陈方恪上款。此为高二适晚年书札,作于其书风由行楷转入草书之际,为求借《屏风书》和《急就篇》而作。此二书正是高氏晚年赖以吸取养分的重要母本。未见发表。

在信中,高二适谈到“适近恣意章草及大草帖,辄于午夜临池,此苦中之乐”,即在全力研求书法,是以急需上述二书临习,遂向供职于南京图书馆的友人陈方恪求助。高氏请其借阅相关书籍并迻录识文。高二适与陈方恪为多年友人,诗词唱和频繁。

作者简介:高二适(1903-1977),原名锡璜,曾署瘖盫,舒凫。斋号证草圣斋、孤桐堂。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人。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与林散之、胡小石、萧娴合称“金陵四家”。曾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

上款简介: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被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此为高二适致陈方恪札。请其借阅《屏风书》和《急就篇》相关书籍并迻录识文,彼时陈方恪供职于南京图书馆。陈方恪为陈三立四子,陈寅恪弟,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又得诸多名士点拨指教,被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是札为高二适晚年书札,其时书法既取法高古、骨力遒劲,又纵横变化,时出新意。章草亦取今草之势,笔力连绵,气息酣畅,节奏与韵势俱足。其书得益于《屏风书》和《急就篇》甚多,故札中言“适近恣意章草及大草帖,辄于午夜临池,此苦中之乐。”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4)

高二适《新定急就章及考证》自序

其曾作《新定急就章及考证》,填补了书法史及文字学在章草研究之不足。序中并言“岁次甲午,余年逾五十矣,乃出旧藏《松江石刻皇象急就本》,暨元人宋克补本,朝夕临摹。又久之,始稍解章草偏旁法则,乃由篆隶省变为草之途径。”可知其书法朝夕临习《急就章》。

其跋唐太宗李世民草书《屏风帖》又云:“学唐文皇书,要知斫阵法始佳,否则不成也。”另有言:“学书应先从太宗入手,而《温泉铭》则过于《晋祠》,至屏风一帖,乃太宗书之极则矣。”也可知获益于《屏风帖》颇多。

《屏风书》和《急就篇》是高二适书法博采众家,融会贯通之见证,亦是其章草成就之养分所在。是札既可窥知高二适书道精髓,亦是其得力于临池之勤、考证之勤,才能有此深厚书法造诣,同时,札中书法风姿独秀,古拙灵动,苍劲洒脱,视为书法作品,亦是大有其妙。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5)

Lot.2189 罗庸(1900-1950)手稿《九歌解题及其读法》

现代写本一册

著录:《中国文学史导论》第三编,2015年十一月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出版。附出版物一册。

提要:此拍品为罗庸的《〈九歌〉解题及其读法》稿本,是由作者在民国时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西南联大的演讲稿整理而成。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也有关于《楚辞》的一章,但涉及《九歌》的内容十分有限。尤其是介绍《楚辞》的读法仅仅聊聊一段。而罗庸这本专门针对《九歌》导读而作的演讲稿则作了更详细的导读。其在篇末“《九歌》读法试探”中共分“祠仪之具省”“乐章之组织”“四言与三言”“对话与独白”四个小节,对《九歌》诸篇的结构、内容等方面的解读有庖丁解牛之效。并且对《九歌》中所涉的鬼神如“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等都各以一节旁征博引地作了考证梳理。

北京出版集团出版的罗庸著《中国文学史导论》,除收入罗庸的《〈九歌〉解题及其读法》外,还收入《中国文学史导论》和《国文教育五讲》两种,均是作者的精华之作。在《〈九歌〉解题及其读法》后还附录闻一多《什么是九歌》。西南联大当年的学生王均在《怀念联大的校歌作者—罗膺中师》中曾回忆说“膺中先生在联大的声名对于当时一代人是如雷贯耳的……罗庸先生和闻一多先生都讲《楚辞》,两人都讲《九歌》,见解很不相同,而都各有卓见,都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各自自由发挥,从不同角度研求真理,绝不互相攻诋,而学生则可由此启发思维,大开眼界,这正是联大令人神往的学术风气”。

作者简介:罗庸(1900-1950),字膺中,号习坎,笔名有耘人、佗陵、修梅等,原籍江苏江都,是清初扬州八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曾在教育部任职,与鲁迅同事,历任北大讲师,女师大、北师大、中山大学、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著有《中国文学史导论》《陶诗编年》《魏晋思想史稿》等。

⩓⩔

罗庸,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和国学家。是清初扬州八大怪之一“两峰山人”罗聘的后人。此为其《〈九歌〉解题及其读法》稿本,是由作者在民国时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和西南联大的演讲稿整理而成。

关于《九歌》,梁启超、闻一多等皆曾言及,然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章节,涉及《九歌》的内容十分有限。闻一多《什么是九歌》文章,则将《九歌》“悬解”为一出大型歌舞剧。

而罗庸之《〈九歌〉解题及其读法》专门针对《九歌》导读而作的演讲稿则作了更详细的导读。其在篇末“《九歌》读法试探”中共分“祠仪之具省”“乐章之组织”“四言与三言”“对话与独白”四个小节,对《九歌》诸篇的结构、内容等方面的解读有庖丁解牛之效。另有对所涉及鬼神,如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等,旁征博引地作了考证梳理,更为全面,难得。(参阅:京版人文社科部:民国大师为国学经典所作的系列“解题及其读法”)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中,曾言及1942 年 3 月 21 日,罗庸为文科研究所讲“《九歌》解题及其读法”,历时 4 小时,郑氏听讲,有深切的“精甚”感受。事实上,罗庸国学底蕴深厚,其所讲解之《九歌》,海报一出,连住在昆明城东的西南联大工学院的学生,也跑到城西来听讲。作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罗庸亦曾填写了一阕《满江红》,作为西南联大校歌。

此罗庸手稿,具有重要学术文献价值和收藏鉴赏价值。其书法亦是甚佳,西南联大纪念碑亦是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珠联璧合,堪称三绝。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6)

Lot.2232 钱锺书(1910-1998)致李维军信札

现代写本 一通一页附封

释文:维军同志:来信读后,十分抱歉。拙著两种今春再版,不料很快售罄。近来各地读者纷纷写信要我代想办法。我向出版单位打听一下,才知爱莫能助,请原谅。附款寄还,剪报已由作者黄君寄给我了。即致敬礼!钱钟书。七月二十日。

此为钱钟书回复安徽省办公厅李维军同志信札一通,主要内容为钱氏向李维军同志说明自己所出版的著作再版后已经售罄,且原出版单位暂时无法提供加印服务等事宜。保存较好。附封。

钱钟书对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并取得显著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与饶宗颐并称“南饶北钱”。

纸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晚年(1982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又信封上邮戳时间为“1987年7月21”,可知是信作于1987年。信中言及“拙著两种今春再版,不料很快售罄。”考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其再版《围城》,故此札中“拙著”即囊括其代表作《围城》。

而“很快售罄”则可真实再现上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后,国内所掀起的“钱钟书热”,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最快速度1980年出版《围城》,到1987年,共印五次,同时译介到海外,进一步获得了世界声誉,彼时有七种译本在世界流行。

据考,人民文学社出版的《围城》被订购一空,读者排队购买而不可得,是国内知识分子案头必备读物,是被尘封数十年的纯文学作品被重新重视的难得一见的现象。而是信札则完美诠释了其《围城》为何长久以来被视为“经典”的意义。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

“古籍善本·金石碑帖”专场中,近七百件标的,囊有内府刻本、明版、版画、碑帖等佳制,亦是阵容强大,颇是难得。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7)

Lot.1136 高宗纯皇帝圣训 三百卷

清内府刻本12函300册 纸捻毛装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147。

此为清内府刻本高宗纯皇帝圣训,属皇家档案,由嘉庆朝臣工奉编撰,对于研究乾隆执政六十年间的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典章等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

此书为纸捻毛装,当为内府刊印后存备之书,或有阅读或赏赐之用时,再行裁切,按制装潢。此类内府刻书长期藏于故宫,向为深宫秘籍,市场少见,汉文刻本更是稀少。而如此煌煌巨册,保存完整者则为拍场首现。内有影印配本十册。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8)

Lot.1067 欧阳文忠公全集 一百三十五卷 白棉纸

明嘉靖34年(1555)陈珊刻白棉纸本6函24册

著录:

1.《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七册第326页。2.《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宋别集类第1250页。

钤印:邹仪之印、锡山蕉绿草堂邹氏书画记、字补山号晓庭、邹仪、补山

此为明嘉靖三十四年江西官刻本《欧阳文忠公集》,《第二批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著录为陈珊刻本,实则系嘉靖朝陈珊奉使江西藩司时由巡按吴初泉,巡抚陈五山属刊,陈珊编次,江西藩司刊刻,故应定为江西官刻。欧阳修为江西人,陈珊因慕欧阳修之诗文及品行,亲校严审,刊印恭慎,终成有明一代最为完备的欧阳修文集的善本之一。

全书刊刻方正,用上好白棉纸精印,是为嘉靖年间初印本。原装二十四厚册,完整无缺。此书编订后,曾遭嘉靖权臣严嵩嫉妒,曰“吾里人也,何物陈生,而遽任此业!”,以一书之刊刻,而遭当朝权臣嫉妒,亦可见此书在当时影响之大。

陈珊,字鸣仲,贵州铜仁首位进士。素有文名,以书传家,教子有方。其八子1进士,3举人,4贡生,被誉为8英,为名贯贵州省的科第之家。无锡邹仪蕉绿草堂旧藏。邹仪,字补山,号晓庭,江苏无锡人。清乾隆时期藏书家。《四库全书》有多部书以其所藏为底本。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19)

Lot.1066 洪武正韵 十六卷 白棉纸

明刻白棉纸本10册

此为明早期内府刻本《洪武正韵》,为明乐韶风等奉敕撰。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当时去古已远,须重修官定韵书,遂命韶风等文臣修纂,参纂者有宋濂等十人,于洪武八年(1375)成书,后世编书,往往以《洪武正韵》标序,对朝鲜影响也很大,朝鲜的《东国正韵》等书均以《洪武正韵》为重要参考材料。

《洪武正韵》编写目的,除了纠正方音外,亦是欲行于诗赋科举,诚是“举业”必备典籍之一。是书白棉纸精印,10册全,因影响巨大,此书在洪武、宣德、成化、万历和崇祯年间屡经翻刻,故版本颇多。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0)

Lot.1060 晏子春秋 白棉纸

明凌澄初刻朱墨套印本1函6册

著录:

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传纪类第395页。2.《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3.《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4.《第一批国家古籍珍贵名录图录》。

5.《凌闵刻套印本图录》。

此为明代吴兴凌澄初朱墨套印本《晏子春秋》,白棉纸朱墨套印6册全,流传极罕。首汉刘向上书表,次《史记 晏子列传》,次《总评》。末凌澄初《凡例》识语,详述刊刻原委。

据专门研究湖州望族的龚肇智先生考证,凌澄初当是凌濛初的堂兄,则是书当刊雕于万历、天启年间。此书批点取自凌澄初之父凌稚隆之手。全帙六卷,白棉纸洁白、细腻,非后印本用纸缺乏棉性而泛黄变脆,字口犀利,正文宋体字,精致整饬,行格疏朗。行间朱色句读,天头、篇末朱印评语为写刻。橅印精美,朱、墨双色套印灿然夺目,乃初印之本。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1)

Lot.1061 东坡文选 二十卷 白棉纸

明万历四十八年闵振业刻朱墨套印本1夹板8册

钤印:玛金

著录:

1.《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5604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2.《明代闵凌刻套印本图录》P152,广陵书社,2006年。3.《中国古籍善本总目》P1259,线装书局,2005年。4.《藏园订补郘亭书目》P1131,中华书局,2009年。5.《中国善本书提要》P52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6.《中国古籍版刻辞典》P399,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东坡文选》,中华书局,2017年。

此本原装初印本,为所见保存最为完好品,且保留明代原书签条四个,殊为难得。此书为第一部套色印本的东坡文选。由钟惺辑评苏文二百余篇,评语施以朱色套印,徐元亮、闵振业、闵振声参校而成,为苏文最完善之本。

钟惺,明代文学家、出版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曾任工部主事、福建提学佥事等职,“竟陵派”创始人,著有《史怀》、《隐秀轩集》等。闵振业,字隆仲,号华釜,官按察使司,吴兴闵氏套印本代表。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2)

Lot.1062 唐诗艳逸品(唐诗四种) 四卷 白棉纸

明天启元年(1621)乌程闵一栻刻朱墨套印本1函6册

著录:

1.《中国古籍善本总目》P1692。

2.《第一批国家古籍珍贵名录图录》。

3.《凌闵刻套印本图录》。

此为明天启元年闵凌刻套印本《唐诗艳逸品》,是第一部套色的女性诗集刻本。

是书为朱墨套印本,墨印原文,字取瘦硬宋体;朱印评点,用软体字,俊逸洒脱。揽卷之下,纸质洁白,朱墨粲然,颇为悦目。此书共四卷,每卷一集,合为一帙,分可独立成册。分别为《唐诗名媛集》、《唐诗香奁集》、《唐诗观妓集》、《唐诗名花集》。

此书原有万历四十六年李乾宇盛芸阁刊本,收诗三百六十余首,诗次凌乱,只有圈点,而无评语。至明天启元年乌程闵一栻刻套印本,增诗十首,乃广搜名家评语,又以五七律绝、排律、古风、杂体等分体编排,对原刻讹谬之处均予校正,足资参考。辑者杨肇祉,字锡甫,武林人,活跃于明万历时期,生卒年不详。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3)

Lot.1063 黄凤池(明) 辑 集雅斋画谱

明万历刻本1函4册

拍品含《新镌五言唐诗画谱》《新镌六言唐诗画谱》《新镌七言唐诗画谱》《新镌梅竹兰菊四谱》四册。

刻诗请董其昌,陈继儒等为之挥毫,画请唐寅、蔡冲寰、唐世贞为之染翰,刻版出自徽派名工刘次泉、汪士珩、刘素明等人之手,为诗、书、画三美合一的版画图谱,堪称“四绝”。被时人誉为“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是徽派代表作。

此谱一经面世,大受欢迎,早在康熙四十九年,日本中川茂兵卫就曾翻刻重印,在海内外颇受重视。在大批精美的徽派版画中,文字类版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但以戏曲小说插图居多,在诗歌类版画作品中,本书颇负盛名,堪为代表。

第一册《五言唐诗画谱》 ,存版画45页,序言两页,卷末有焕安堂墨印。第二册《六言唐诗画谱》,存版画48页,序言两页,收诗60首。第三册《七言唐诗画谱》,存版画41页,收诗41首。第四册《梅兰竹菊四谱》,存版画50页,其中五言诗两页,七言诗两页。

源流:本书为美国传教士裴德士(William Pettus)于1930年代从北京购得,后售给位于洛杉矶的Dawson书店,由美国前总统Obama母校Occidental College图书馆慈善拍卖所流出。书函有1930年代辅仁大学艺术系师生用毛笔所写中英文书志。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4)

Lot.1064 王圻(明) 王思义 鸟兽图会 六卷

明刻本(上色本)1函8册

《三才图会》又名《三才图说》,是由明文献学家、藏书家王圻及其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此书成于明万历35年,共106卷,分十四类,本拍品为鸟兽部分全。清代陈梦雷纂《古今图书集成》,颇采摭其图说。

此书刻成时,正值我国版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徽州和金陵刻工的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刻本流传甚少,除此本外,尚有乾隆年间刊本。

是书汇集诸家书中有关天地诸物图像,“图绘以勒之于先,论话以缀之于后”,对每一事物皆配有图像,然后加以说明。图不清晰者可借助文字表达,文字无法说清者可以图作参考,图与文互为印证。所配插图偏重通俗性和实用性。此书可为众多学科的研究者提供资料,其功用可与百科全书相比。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5)

Lot.1137 圣祖玄烨(清) 高宗弘历 撰 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 二卷

清康熙五十一(1712)年内府刻朱墨套印本(手工设色)1函2册

著录:

1.《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第417页.

2.《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66。

《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又称《避暑山庄诗》,是描绘清代皇家园囿避暑山庄之建筑风貌和景致的诗文图画集。图绘避暑山庄三十六景,景观皆为承德行宫仿江南名园胜迹所成,始于“烟波致爽”,终于“水流云在”。

清康熙五十一年内府朱墨套印本、半页6行,行数不等,小字12行,行20字。无行格,框纵19.9 cm,横13.4 cm。《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康熙内府本有满文版、铜版画版、戴天瑞指画绢本。

本拍品着色多为矿物颜料平涂,精细非常,历久弥新。大凡宫室楼阁,碧瓦红栏皆合内府造作定式,应为内府丹青妙手设色。虽仅存17幅版画,内府设色世间仅见,但设色精美实可宝之。惜缺图19幅。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6)

Lot.1629 东魏 北响堂山拓片一组 纸本

旧拓本 整纸9张

响堂山石窟分为南北两处,相距约15公里,现存洞窟16处,精美造像5000余尊,以及大量的刻经、题记,其中以北响堂山石窟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因石窟建于山腰,人们在幽深的洞窟中拍手甩袖以及走动均能发出铿锵的回声,故得名“响堂”。

在石窟中镌刻佛经,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独创,而中国佛教刻经的发源地便是响堂山。

公元568年,北齐晋昌郡开国公唐邕首次将《维摩诘经》四部镌刻在响堂山石窟的石壁上,唐邕也由此成为中国刻经第一人,其所刻经文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相媲美。拍品《维摩诘所说经十四品》即是此刻。此拓存世极为罕见,拍场首见,巨制拓片获得极为不易。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7)

Lot.1650 唐 兖公颂 纸本

清拓本 1册17开唐天宝元年(七四二)刻。在山东曲阜孔庙。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移藏于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至今。石尙完好,惟下缺一角。

包世臣于《艺舟双楫》中,曾有诗赞曰:“三唐试判俗书胚,习气原从褚氏开。兖颂只今留片石,独无尘染笔端来。先任城公兖公颂,骏和兼至,唐石本之恪守古法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亦赞“唐碑中具有六朝法度者,莫如包文该《兖公颂》,体意质厚。

此碑久陷土中,故旧拓每行少数字,后升碑洗拓,能读之字较旧拓为多。“故得”之“得”字中部二横间无泐痕,粢”字尚好。书法独为苍劲精神、奕奕动人,诚可珍视。

奇珍古玩(同古堂孔网拍卖)(28)

Lot.1674 鲜于枢书千字文 纸本

明拓本 1册37开元代鲜于枢行草书《千字文卷》,今观其书,多中锋行笔,结体稳健,骨势雄强,豪迈跌宕,颇具超迈之气。此拓开本硕大,拓工精湛,原装旧裱,值得宝藏。

鲜于枢,字伯几,号困学民,又号虎林隐吏,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世,书法成就最著,与赵孟頫齐名。在元代托古改制的书法革新运动中,鲜于枢是起了重要作用并卓有成就的书法家。

结语

“2021惠民文化季孔网拍卖夏季文物拍”标的诸多,因篇幅所限,实难以一一尽足。笔者亦仅能以个人所好,择其一二,以飨方家。诸同好,可莅往预展现场一窥究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