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正在上实训课。

“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月收入、就业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普遍高于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其中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专业相关度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水平高出5%~6%。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在此前“广东职业教育这十年”系列活动的走访中,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番职院”)的就业数据十分亮眼。这所位于广州的高职院校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十年来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就业等方面发展迅速,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更打造了一张闪亮的“番职师资”名片。

师资建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是第一资源”,在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窗口期,瞄准发展目标,打造适应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的重点课题之一。

记者了解到,十年来,番职院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打造了一张闪亮的“番职师资”名片。其中,教师队伍建设指标位居“2021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改发展活力排行榜”全国第二名,实现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珠江学者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此外,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实现学校高层次人才平台的突破。

在国家“双高”计划实施以来,番职院“双线并轨”推进以省级以上名师为代表但不限于名师(包含国家级名师、万人计划、全国优秀教师等)的名师队伍,以及以省级以上技术能手为代表但不限于技术能手(包含全国技术能手、世界技能竞赛教练等)的名匠队伍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完备化的“名师 名匠”人才矩阵。

校长何友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希望5年内形成以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以国家教学名师领衔的教学创新团队和以技能大师领衔的技能创新团队组成的教学科研高水平师资队伍。“我们坚持引育并重。”何友义称,番职院将持续推进“双百计划”,在持续大力引进百名博士等青年人才的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提升学历,目前学校老师中已有逾百名博士。

据透露,番职院还将加大编制及预算投入,支撑学校人才引育工作的开展。“双高”建设期间,学校预算投入1亿元专门用于人才工作,占“双高”建设项目总经费16%、“双高”教师队伍建设经费63%。

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体系

产教融合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动向。十年来,番职院逐步构建并完善了“职教集团—产业学院—小精灵校企合作载体”点线面结合的校企合作体系。立项建有职教集团(联盟)4个、产业学院19个、“小精灵”校企合作载体70个,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2个。2018年,番职院通过教育部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2020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入选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

该校珠宝学院成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于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院和专业建设计划。珠宝学院与知名珠宝首饰企业合作,设立了“花丝镶嵌工艺”、“周大生珠宝”等订单班,同时与广州钻汇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钻汇珠宝时尚产业学院”。

番职院副校长刘佳环介绍,番职院目前与十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在“教学—培训”两个层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建设”四个维度同步推进,形成更加多元、开放、创新、可持续的联合培养格局和体系,走出了一条校企联合的特色办学路,为学校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策划:刘浩 统筹:新快报记者 王娟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王娟 实习生 陈海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