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课程讲解(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实践汇总课)

《超级语文课》: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实践汇总课

前两天几个北京市的中学老师给我看了一个《2022课标语文学习模式》,里面是一些学校和语文老师对新语文课标的解析和思考。这几位老师问我对其中语文教育的模式有什么看法和建议。我当时说了两点,第一,还是很笼统,仍然是只有世界观,鲜有方法论。仍然多是“我们要达到什么什么样的语文教育目的”,而少有“我们到底用什么什么样的具体方法去做”;第二,我建议他们可以看看最近正在播的山东卫视的一档大语文公开课节目《超级语文课》。

语文实践课程讲解(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实践汇总课)(1)

这些年,我都很少看电视节目(电视基本只有孩子看点动画片),但《超级语文课》却是今年吸引我的一档节目,其实也是朋友推荐我看的。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在面向中小学生在做“大语文”的教育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所以,有朋友突然向我推荐了这档节目,我自然是感兴趣的。于是,一集不落地把这一季全都看完了,之前没看到的,从网上也补了回来。收获很大!

这里最大的收获是开拓了自己的“大语文”教育思维。《超级语文课》邀请了全国各地的各个年龄段的优秀的语文老师,以每人一节语文课的方式,让上课的孩子给老师打分,从而形成一个语文老师“打擂”的效果。于是,这些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性格、不同专长、不同喜好的语文老师“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短短一堂课的时间内施展浑身的解数,不仅要把这堂课的主题讲明白、知识点讲清楚,最重要的是还要赢得听课学生们的“认同”,这当然首先要能吸引住他们。

语文实践课程讲解(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实践汇总课)(2)

所以我们看到,每位语文老师他的教学方法都不一样:有的老师把古文故事与京剧相结合,让学生们通过艺术感知简略的文言文中所缺失或缺乏的语境及人物的情绪;有的老师希望孩子写作文时不要设想追求华丽的辞藻,而“要说自己的话”、要说孩子话;有的老师则让孩子对比原著小说与各种不同媒介艺术产品的差异,进行跨媒介阅读,这样让孩子在对比过程中,不但对原著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知晓了不同文艺的改编;有的老师让孩子对文言文进行扩写,让孩子在对基础文字加深印象后,将自己的想想在此根本上开枝散叶;有的老师则是让同学用心眼去读诗,观照这个世界……所以,我们看到《超级语文课》确实做到了“大语文”的这个“大”。老师们给予了很多大语文教育的具体的方式方法,而几乎都达成了目的——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

语文实践课程讲解(大语文教育的探索实践汇总课)(3)

我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更是如此。这样,如何迅速培养出孩子的兴趣就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超级语文课》实际上是把正在尝试、实践而且已经有了积极成果的语文老师聚集在了一起,来了一次“汇课”。而这些课,语文老师看了,会像我一样开拓了教学思维,收获了更多的方式方法,发现了更多的可以让学生感到好玩儿的知识方向;家长看了,会更加理解大语文是什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去走进开阔的世界,更好地跟孩子进行大语文方面的沟通、辩论;学生看了,则会有最直接的收获,那就是对语文产生兴趣。那么多的老师用了那么多不同的“法门“,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周日(10月2日)20:30,就是山东卫视《超级语文课》的决赛了,但我却意犹未尽,对大语文教育的探讨和实践也一定意犹未尽。我认为《超级语文课》是个很好的教学案例汇总实践,相比之前诗歌类、成语类等著作文化综艺节目来说,这种“公开课”的教育意义更大,而且真得充满着趣味。我向同仁、同学推荐这个节目。也欢迎来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