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

有句俗话叫“人无完人”,意思是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多多少少都有过错或不足,经常作为宽慰人的话,所以此话的“正确性”也早已被世人所肯定。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1)

那么,历史上真的没有完美的人吗?有人说范蠡的人生很完美,他一生“居官则至卿相,为民则致千金”,并且最后功遂身退,寿终正寝,堪称完美。真的完美吗?也不然,还是有些遗憾的。今天咱就来讲一个范蠡“完美”人生中的遗憾吧!

范蠡(公元前536年—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君臣深谋二十余年,苦身勠力,终于灭掉吴国,报了会稽之耻。随后北渡淮河,兵临齐、晋,称霸中原,范蠡为上将军。此时范蠡68岁。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2)

然而,范蠡深明“鸟尽弓藏”的道理,更看透了勾践此人可与共患难,却不可同富贵。所以没有贪图高官厚禄,而是明智地选择了隐退。

他散尽财产,举家迁到齐国一个叫做陶的地方,隐姓埋名,重新创业。一边务农,一边经商,不久成为一方巨富,人称“陶朱公”。至88岁寿终。就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说浓缩了陶朱公一生的智慧,且请听我讲来......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3)

陶朱公有三个儿子,长子一直跟随父亲创业,辛苦治产。搬到陶地后,三儿子才慢慢长大成人。这时候,二儿子在楚国(楚国是他们的老家)sha了人,被囚禁。朱公说:“自古以来,sha人偿命,这是常理。可是常言道‘千金之子,不si于市’啊”。经过考虑之后决定,派三儿子前往楚国营救二哥。

就让三子携带黄金千镒(镒:二十两),装在黑色容器里,放在牛车上,正准备出发,长子却不愿意,非要自己去,陶朱公不准。长子生气地说:“二弟有难,我做为家中长子,竟不让我去营救,反让小弟去,这是在说我无能吗?你不让我去,我就自sha!”。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4)

他的母亲(不知道是不是西施)也在旁边埋怨陶朱公:“你非让老三去,老三年幼涉世太浅,能不能救出老二还难说,如果惹怒了老大,先白白搭上老大的性命,看你怎么办!”

无奈之下,陶朱公只好妥协,改让长子前去。临行时特意写了一封书信,让他到楚国之后,先去找一个老朋友——庄生,并且千叮咛万嘱咐:“找到庄生之后,把金子送给他,听其吩咐,不可争执!”。长子一面答应了,一面又私下携带一笔金子,出发了。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5)

到了楚国,发现庄生的家特别偏僻,披荆斩棘才找到。庄生家徒四壁、室如悬磬!长子虽然心生疑虑,还是按照父亲的交代,把书信和金子给了庄生。庄生看完信说:“你立刻回家,不要久留,等到你弟弟出来,也不要问究竟!”

长子离开庄生家,心里一直犯嘀咕:这么个穷老头,会有什么能力帮我办大事呢?与其傻等,不如自己想办法。就没有听庄生的吩咐,而是用自己私自携带的金子贿赂楚国的权贵,找他们帮忙。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6)

长子哪里知道,庄生虽然深居陋巷,可他素以廉洁闻名,举国自楚王以下都尊奉他为长者。收下朱公送的金子,也并非是他贪财,而是等事成之后再归还朱公,作为信物的。所以,收下金子后,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送的金子,要看管好,不可擅动,以后还要归还的”。可惜朱公长子并不明白其中深意。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7)

趁闲暇,庄生入朝见楚王,照例对楚王说:“某星宿于某位,这将对我楚国不利”。楚王一向信任庄生,就问:“那该怎样应对呢”?庄生说:“只有行善积德,方可攘除”。楚王说:“先生不用说了,我明白了”。楚王是要用“大赦天下”的方式来积德行善。

楚王便命人立刻查封国中的钱库和粮仓(因为要大赦天下,会放出来很多罪犯,防止罪犯盗窃、抢劫)。楚国的权贵们一听楚王又查封钱库,就明白楚王这是又要大赦天下。于是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公长子(钱没白花)。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8)

长子并不知道内情,心里琢磨:“这楚王一大赦,我弟弟肯定自然就被放出来了,那我的千镒金子岂不白白送给了庄生?不行,还得去找他讨回”。

见到长子庄生很惊讶:“你不是回去了吗”?长子说:“我并没有回去,当初我来是为了救我弟弟,现在楚王将要大赦,我弟弟自然就会放出来了,特意来向您辞行!”庄生立刻明白了,这小子是来要金子的,就说:“金子就在屋里,你自己去取吧!”长子取了金子,心里暗自高兴:钱没花,还能救弟弟的性命,真是划算!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9)

可是庄生这个人并非常人,性格本来就古怪,这次竟然被一个小孩子耍弄,非常羞愧。于是又入见楚说:“我前日对大王所说某星宿某位,让大王修德攘除之事,今天我在大街上听路人都在议论此事。说陶朱公的儿子sha人囚禁在楚国,他们家用金钱贿赂大王身边的权贵,从中运作,使得大王您大赦天下,并不是为了楚国百姓,而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

楚王一听大怒:“寡人即便无德,也不会因为一个富人之子而假装施惠”!于是下令:先论斩陶朱公之子,第二天再大赦天下!结果是朱公长子,拉着二弟的尸体回家了......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10)

到家后,他的母亲和邻居们都很伤心,唯独陶朱公不悲。对众人说:“我早就知道他救不了弟弟,这并不是因为他不爱弟弟,而是他不舍得弃财。因为长子从小跟我耕作劳动,知道钱财来的不容易,所以把钱看得过重。而老三就不一样了,生在福中,长在福中,坐好车,乘好马,哪里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所以老三挥金如土,毫不吝惜。当初我让老三去就是因为老三能弃财,而老大不能。如今老大因不忍弃财,导致其弟被杀,也是常理啊。你们日夜盼望老二能回来,而我等待的却是他的尸体啊”。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11)

陶朱公一生何其英明,最终还是很无奈地看着儿子死在自己面前,自己却无能为力,可谓完美中的遗憾!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陶朱公开始就知道长子救不了老二,那当初他为什么与众人讲明白其中的道理呢?这就牵涉到一个有关人性的问题,因为认知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是无法达到有效沟通的,即便是最亲的父子之间也是如此。自古以来除了圣贤,不知有多少人都在滔滔不绝地向人讲述自己的道理,企图让人接受自己的看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12)

其实有很多事情无需过多解释,即便你看得再清楚,对于众人来说,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任何所谓的解释、道理、劝说都是没用的。设想一下,如果先贤能用几句道理就可以让后人明白一切事理,那后人岂不个个都是圣人?

还有一点,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用处,什么样的人本身就是为做什么样的事情而生的。人们不能对那些平时比较听话的、勤劳的成绩突出的人有过多的偏爱,他们并非无所不能。另一些人虽然没有这些所谓的优点,但是对某些事情来说,他们恰恰就是最正确的人选。

范蠡人生经历了几处转折(范蠡68岁至88岁间的这个故事)(13)

人性有许多的弱点是没办法消除的,但是我们可以像陶朱公一样,弄明白其中的因果,这样虽然你有时候会有一种感觉:明明看到一些人正在向火坑走去,自己却无能为力,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别样的幸福。

文/读中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