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

今天咱们要了解的成语与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关。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

2500多年前,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陬邑(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市)。孔子的先祖源于商朝王室。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2)

商纣王

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商纣王被灭后,周成王为了安抚人心,将商纣王的儿子封在殷地;商纣的哥哥微子启则被封在商丘,建立了诸侯国宋国。微子启去世后,他的弟弟微仲即位。孔子就是微仲的第十四代孙。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3)

微子启

只是孔子并没有因为他的王室血统而过上贵族生活,事实上,孔子小时候生活极为清贫,甚至被人瞧不起。因为他的母亲并不是他父亲的正妻,只是在他父亲66岁时,为了生个儿子,才纳的妾。他父母的年龄差近乎50,如此大的差距,在当时不太符合礼仪规范,所以母亲和他不被人待见。孔子的父亲虽然在鲁国担任大夫,但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的正妻生了9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所以她更容不下生了儿子的孔母,把他们赶了出去。孔子的母亲只能带着幼小的儿子艰难度日。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4)

孔子年少时勤奋好学,聪颖过人。十五岁时,就立下志向要做一番学问。可是,磨难又降临到他身上——他的母亲去世了,那时他才17岁。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5)

此后,他做过仓库管理员,管过牲口饲养。二十多岁时,孔子开办了私人学校,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多,三千弟子中有72位成了当时公认的贤士。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6)

孔子年轻时就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各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参与朝政管理。直到48岁时,才在鲁国做了小司空,掌管工匠,负责建筑兴造事务。五年后升为鲁国大司寇,负责实践法令法律;但是这个工作让孔子得罪了许多当权贵族。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7)

所以,他才做了两年大司寇,就不被任用了。孔子此时已 55岁了,却无法再留在鲁国。迫不得已,他带着一些学生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活。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8)

这一游就是14年。他们到了很多诸侯国,但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始终没有被采纳。一路上还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在郑国都城,他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他也笑自己那颓丧的样子就如同丧家之犬。在陈国时,陈国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着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9)

后来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出冉有率兵迎战,一举获胜。当时掌握着鲁国实权的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说是向他的老师孔子学来的。在冉有的努力下,季康子才下令将年近七十的孔子接回鲁国。五年后孔子去世。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0)

孔子的学生:冉有

纵观孔子这一生,不由得让人心中唏嘘:圣人的人生充满着磨难,但是他留给世间的却是深远的影响。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1)

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被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记录在《论语》中;他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它们是我国的文化珍宝;他的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至今依然行之有效。他不仅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还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2)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孔子自身的勤勉努力。《史记》中就记载,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易经》,说他“读《易》,韦编三绝”,已经努力至此了,他却还感叹:如果能再多给我几年时间,对于《易》这部书,我就可以掌握得不错了。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3)

这就是“韦编三绝”这个成语的来历。要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我们先来理解“读《易》,韦编三绝”这个句子。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4)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今天的学习任务在此。

先来理解“韦编三绝”的意思。

(1)韦:熟牛皮。

(2)韦编:用熟牛皮绳连在一起的简册,泛指古籍。

(3)三:不是指‬具体的数字3,而是泛指多次。(注意哦,这个又是古今异义,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三次”。)

(4)绝:断。

这个句子的意思:

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读《易经》,(不断翻来覆去地研读),编连着书卷的熟牛皮绳(都被)磨断了好几次。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微风]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5)

小帖士:古代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人们就把竹子或木头加工成同样大小的一片片小而长的薄片,称为竹简或木简,可以在上面写字,然后在每一片上下端各打一个洞,再用绳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一册册书。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6)

这些书平时就卷起来,所以我们现在称“书本”,而古时称“书卷”。阅读时就把它摊平。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7)

古代用来把竹简或木简编连起来的绳子,有三种材料:一种是丝线,叫丝编。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8)

还有一种材料是麻绳,叫绳编。它比丝编结实。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19)

当然最结实的还是第三种材料,就是熟牛皮,叫韦编。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20)

孔子读的《易经》,就是用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是当时最结实的书卷。但它也经不住孔子的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所以编连着书卷的熟牛皮绳被磨断好多次。

可想而知,孔子读书有多勤奋了。

现在, “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读书勤奋的。

比如,她为了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复习了一遍又一遍,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


成语小古文80篇(零基础学好文言文32)(21)

敲重点!敲重点!!敲重点!!!

(一)积累四个词

(1)韦:熟牛皮。

(2)韦编:用熟牛皮绳连在一起的简册,泛指古籍。

(3)三:不是指‬具体的数字3,而是泛指多次。(注意哦,这个又是古今异义,千万不要把它当作“三次”。)

(4)绝:断。

(二)理解一个句子

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读《易经》,(不断翻来覆去地研读),编连着书卷的熟牛皮绳(都被)磨断了好几次。

(三)掌握一个成语

韦编三绝”

现在这个成语就是用来比喻读书勤奋的。

比如,她为了在期末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佳的水平,复习了一遍又一遍,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


​[玫瑰][心] 欢迎来到白羽语文学塾! 今天的是鼠年的最后一篇,从除夕至牛年正月初五,学塾也放大假,欢欢乐乐过大年啦。在此恭祝各位朋友新春快乐,过年大吉!牛年正月初六再相见啦 ![爱慕][比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