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能为国防做点什么(新时代大学生话国防⑤)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能为国防做点什么(新时代大学生话国防⑤)(1)

编者按: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人人“位卑未敢忘忧国”,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2020年初,西藏军区日喀则军分区设立5592观察哨。哨所一名只有21岁的战士的请战书中,有这样的一段写给父母的话:“儿子深知脚下的土地,是我用生命守护的意义。谁不想拥抱妻儿,谁不想家人团聚,那谁又来守卫这面国旗?为了祖国安宁,我早已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我的名字无人知晓,我的功勋祖国不会忘记!”

国防有我在,请祖国放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但和平日久,有人渐忘刀枪。同样是年轻人,有人花前月下、花天酒地,有人爬冰卧雪、舍生忘死。一座哨所,一群人,让我们看到的是铮铮铁骨,是牢不可破的城墙,是不可撼动的力量!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关心国防,就是关心自己。去年,有幸和新时代大学生一起话国防、谈战争、学军事、研打仗。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和思考,通过论文的形式作答新时代国防问题。思想与文字,虽然还显稚嫩,但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览无余,“自当扬帆破浪”的使命担当一览无余。此种精神力量,正是我们需要强固的国防意识,关乎国家存亡、民族兴衰。

强军以铸军魂为先,固国以教国民为要。本号推出《新时代大学生国防谈》专栏,为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参与国防、建设国防的氛围,发出一丝丝声音。

新时代大学生话国防⑤:学习军事理论 增强国防意识

南京中医药大学 乔宋嫱斓

通过一个学期对于军事理论的简单学习,“国防”这个词就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何为国防?国防即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竞技,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接下来我将以自己浅薄的见解来浅谈自己对于国防的认识。

01

现当代国防的重要战略意义

国防伴随着国家的建立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用于保障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安全。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防直接关系到了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发展传承。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它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机构的基本职能,社会公民的神圣职责。他是为了保卫国家的主,同意,领土完整和安全。因为这四者在本质属性上一致的,是独立国家的主要标志和最高原则。同时,国防的手段是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军事即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竞技,外交,科技,文化,教育等手段。军事手段是国防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他不能离开与军事手段相关的其他手段而孤立发挥作用。

国防的对象是侵略与武装颠覆。无论是在当今社会或是在古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很好的发展下去,无疑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发展问题暂且不提,只说安全问题。一个国家是否安全是一个国家能否继续发展下去的基础,而国防又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必然产物,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当今世界的国防又称为现代国防,他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包括武装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和工业、国防工程、军事交通通信、人力动员、国防教育、国防法规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当代国防的核心是科技,现代军队是知识和科技密集的武装集团,现代化的战争越来越趋向于科技战争,一般战争开打之前都是瘫痪网络之类的,而在科索沃战争中早已被证实人海战术已经是战争中的下下策了。

虽说国防手段主要以军事手段为主,但同时这里面还包括了很多有关的非军事力量,他更加重视国家的战争潜力,正如苏联十月革命中列宁领导广大农民起身反抗,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动员起老百姓一起为赶跑侵略者而做出努力等等。他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和平时期的国防更加强调威慑,要不战而胜;而战争时期的国防更加强调实战,要求要胜利。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一个国家用来抵御外来入侵和保证自身安全的有力屏障。国防也是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一个强有力的国防不仅可以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同时也能有效的驱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维护国家权益和地位的必要条件。

02

当代国防的类型

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是和平与发展,在一个和平的大环境中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和平与发展不仅仅是当今时代的主体,也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洪流。随着每个国家科技的不断发展,国际关系也逐渐变得十分微妙,在合作的同时也在暗自较劲,在科技等方面都在竞争。

同时,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所决定的。因此,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奉行的国防政策和追求的追求目标不同,国防的类型也就各不相同。而具体有可以分成五种类型:防御型国防,扩张型国防,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和中立型国防。(1)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就分为防御型国防和扩张型国防。1.防御型国防: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支持,加强本国国防以达到防止外敌入侵的主要目的。2.扩张型国防:这类国防以国家安全和防务需要为幌子,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其进行侵略、垫付或渗透,推广自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按防卫力量的运用方式则可分为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和中立型国防。(1)联盟型国防:以结盟形式,联合他国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实现国家的安全稳定。同时联盟型国防又可分为一元体联盟和多元体联盟。前者以某一大国为盟主,其余国家处于从属地位;后者各联盟国则是伙伴关系,通过共同协商确定防卫政策。(2)独立自主型国防:强调主要依靠本国自身的防卫力量,坚持不结盟政策,但并不排斥防务合作。(3)中立型国防:中小发达国家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最大的特征是在国际冲突或战争面前,严格恪守和平中立的政策。奉行中立型国防的国家,有的采取全民防卫式的武装中立,有的则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

就如中国,中国属于积极防御自卫型的国防,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决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中国也再不能重复鸦片战争以后再列强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同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国防政策,以及防御性的军事战略,决定了其国防是防御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

03

浅谈中国国防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悠久历史的大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就已经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奴隶社会,建立了王朝,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从夏朝开始,用来抵御外人入侵以及讨伐征服别国的工具,也就是我们如今说的国防就产生了。这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演变,带着这个国家走过了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了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此间的兴盛,衰败,荣耀,耻辱,都无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国防遗产,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才正式开启了国防建设与发展的新纪元,让中国国防日益走向强大。

中国国防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培养了民族深深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的国防历史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是说不完的。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保障,同时,国家的繁荣稳定与民族的团结是国防的关键。尤其是在当代国际大环境下,虽然国际形势日渐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但是在居安思危的思维影响下,中国现代国防军事实力明显增高。经过艰苦努力,中国人民解放军逐步实现了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发展,军事实力明显增强,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充分展示了军事实力。进入新世纪后,科学技术特别是易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深刻改变着战斗力要素的内涵,从而深刻改变着战斗力生成模式。因此我国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筹备,顶层设计和集中统管,信息化建设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而在当前我国国防建设面临的挑战仍然有很多。在风云变化的国际社会上,对于我国的威胁与挑战大致有以下几点:(1)某些国家积极挑拨国际关系,肆意挑起战争,妄图破坏和平的国际环境,并向世界推行自己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个别邻国肆意挑起争端,妄图在主权和权益方面使得问题复杂化、扩大化。(3)“三股势力”对于中国的威胁仍然存在。(4)美国一直试图干涉我国内政,对中国的发展虎视眈眈,企图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发展。(5)中国的台湾以及香港事件一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可见,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国防,那在如今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大环境中将会很难生存发展下去,因此,建立起国家完善和强大的国防系统是每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总而言之,军事发展是国防至关重要的方面,在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的要求下,发展国防军事成为了保护国家主权的最有效的手段,军事人才的培养表现了一个国家的军队素质,是国家军队作战能力的表现,国防在历史上更是极其重要,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国防发展对国家和个人都是责任。为了能够在多极化战略格局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我国必须努力提高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和国防等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抵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独立和国家主权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不断拓展的战略利益的需要。

它不仅仅需要国家和军队的努力,更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责任,更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及热爱国家的表现。

前文欣赏:

新时代大学生话国防③:国防,就要时刻准备着

新时代大学生话国防①:大国天下,无防不立

新时代大学生话国防②:“威胁”的威胁

新时代大学生国防谈专栏,敬请关注转发

新时代大学生话国防④:引导青年人树立国防意识尤为紧迫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