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南斯拉夫还存在吗(消失的南斯拉夫)

在20世纪的世界地图上,曾经长期存在过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国家,叫南斯拉夫。尤其是在二战之后,这个国家曾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比如它曾经倡导发起了不结盟运动,对全球的局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1990年代苏东剧变的浪潮中,在国际社会也曾经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却黯然解体,经过10几年的动荡最终一分为六(甚至可以再 1)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南斯拉夫是什么样的国家?

最近这几年在中文互联网上对南斯拉夫的诞生曾经流传过一些不实的说法,比如说它是在二战之后才诞生的。其实南斯拉夫的诞生不是因为二战,而是一战前后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瓦解的结果。

南斯拉夫这个国家顾名思义,就是南方斯拉夫诸民族的联合体。这些民族本来作为斯拉夫民族的部落也是生活在东欧草原地区,但在公元六世纪,他们被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阿瓦尔人征服,并随阿瓦尔人西征,来到了巴尔干地区。阿瓦尔汗国在公元7世纪衰落之后,这些斯拉夫人渐渐成了巴尔干地区的主要族群。

现在的南斯拉夫还存在吗(消失的南斯拉夫)(1)

14世纪曾短暂存在的塞尔维亚帝国

但因为早期巴尔干斯拉夫人的文明水平并不算高,所以在公元20世纪之前的1000多年里,除了实力较强的保加利亚早早自立之外,其它部族多数时间都处于不同周边强权统治之下,只是在公司14世纪中期塞尔维亚曾短暂建立起过一个涵盖了南部斯拉夫诸族大致区域的帝国,但只存在了25年就宣告灭亡。而在之后几百年时间里,南部斯拉夫诸族则分别被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等周边强权瓜分统治,也因此发生了显著分化,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不同族群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分化。即塞尔维亚、黑山和马其顿因为在早期受东罗马帝国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主要信仰基督教东正教,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则因为受奥匈帝国的影响较大,所以主要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而波黑人则在奥斯曼统治期间皈依了伊斯兰教。

现在的南斯拉夫还存在吗(消失的南斯拉夫)(2)

被奥斯曼和奥匈分而治之的巴尔干斯拉夫地区

所以在公元20世纪奥匈和奥斯曼这两大帝国先后解体之时,虽然这几个南部斯拉夫族群仍然有着类似的血统和语言,但相互之间的差异也已经非常明显,特别是宗教信仰。而在欧洲的文明体系里,宗教信仰的异同在很多时候确实是要高于民族和血统的。不过在一战前后的欧洲乱局中,较早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的塞尔维亚和黑山在1913年从奥斯曼帝国手里夺取了马其顿。而在一战末期,奥匈帝国解体,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以及受奥匈帝国统治的塞尔维亚人地区伏伊伏丁那也在1918年和塞尔维亚王国联合,建立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这个国家又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至此,近代的南斯拉夫国家正式成型。

二战变故与重建

但南斯拉夫王国只存在了21年,就在二战中被轴心国肢解。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当时在南斯拉夫摄政的保罗亲王在强敌压境的困境中在1941年决定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但仅仅两天之后,1941年3月27日,他18岁的侄子彼得二世在英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保罗的统治。之后南斯拉夫虽然没有马上退出轴心国阵营,但事实上已经转变了态度。

现在的南斯拉夫还存在吗(消失的南斯拉夫)(3)

二战期间被瓜分的南斯拉夫,粉色区域是克罗地亚独立国,中间蓝色区域是塞尔维亚

结果不到半个月之后,德意和匈牙利及保加利亚等轴心国军队入侵南斯拉夫,很快占领其全境。之后南斯拉夫很快被几个轴心国拆成了零碎儿,德意瓜分了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也分到了与本国相邻的部分领土,而克罗地亚在纳粹扶植之下建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余下的领土则归塞尔维亚人统治。此后不愿接受纳粹傀儡政权统治的南斯拉夫各民族也组建了多支抵抗武装,其中最大的就是克罗地亚人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军。

1943年,当时代表南斯拉夫流亡海外的王室抵抗力量祖国军与轴心国关系暧昧,原本对其给予支持的英国转而开始支持铁托,为其提供了大量武器。所以与二战后的其它多数东欧政权不同的是,南斯拉夫多数领土都是由民族解放军解放的,1945年初,民族解放军主导重建了统一的南斯拉夫政府。这也使得南斯拉夫和同样主要由本土力量解放的阿尔巴尼亚成为了战后仅有的两个拥有较高自主权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由铁托重建的南斯拉夫后来也曾被称为第二南斯拉夫。

再次解体

喜欢历史的朋友其实都知道,二战之后的欧洲很快分裂成了东西两个阵营,这两个阵营基本以社会制度划界,但却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在两个阵营之间,还是存在几个与众不同的国家。比如芬兰虽然实行西方的社会制度,但却在国际舞台始终紧随苏联,与苏联高度一致,并与苏联保持着紧密的经济关系。

而南斯拉夫则可以算是一个相反的例子。1948年,南斯拉夫与苏联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全面恶化,双方决裂。此后南斯拉夫就不再是苏东阵营的一员,苏东阵营还对其进行了经济封锁。但此时美英却为南斯拉夫提供了大量贷款、生产器具和原料。在整个冷战期间,南斯拉夫长期向西欧国家输出大量劳工,在最高峰的1970年代,南斯拉夫全国20%的劳动力都在西欧国家工作。同时南斯拉夫每年还会接待大量西欧旅游者,这使得南斯拉夫成为了经济上高度依赖西欧,政治上也与西方阵营有相当合作的一个国家。因为西方国家的支持,所以南斯拉夫在1960年代前后,经济上也实现了相对的繁荣。

现在的南斯拉夫还存在吗(消失的南斯拉夫)(4)

曾经存在过的三个南斯拉夫

但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南斯拉夫和芬兰一样,不可能真正反向加入对方的阵营。所以南斯拉夫为了赢得更好的国际生存空间,从1950年代开始就在国际上倡导不结盟运动。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也成为了国际上风云一时的重要政治家之一。

但进入1980年代之后,苏联的国力出现下降,南斯拉夫对西方来说牵制苏联的价值也迅速下降。西方国家接受南斯拉夫工人的数量骤减,南斯拉夫国内的失业率大幅上升,国民生活水平骤降。南斯拉夫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下放了大量权力给地方,但这种做法对经济所起的刺激作用有限,却导致各地的民族主义势力急速发展,之前在经济形势良好时被掩盖的民族矛盾迅速浮出水面。同时苏东阵营的崩溃也对南斯拉夫国内政治形势产生了冲击。1988年,具有鲜明民族主义主张的米洛舍维奇成为塞尔维亚共和国的领导人,而他上台之后,客观上起到了和其它共和国民族主义者一同加速南斯拉夫解体的作用。1990年1月,在米洛舍维奇的主导下,南斯拉夫官方宣布开始采取多党制。

现在的南斯拉夫还存在吗(消失的南斯拉夫)(5)

巴尔干斯拉夫地区200年的演变图解


之后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迅速开始进行以多党制和独立为目标的改革。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同时宣布独立,虽然米洛舍维奇也立即出动南斯拉夫联邦军去试图平息事态,但此时他的目标事实上已经转变成了维持塞族聚居地的统一。而因为斯洛文尼亚境内塞族人很少,所以在欧共体的调停之下,米洛舍维奇在7月7日就与斯洛文尼亚签署了停火协议,斯洛文尼亚实现独立。而斯洛文尼亚独立之后,其实南斯拉夫其它几个共和国的独立也已经不可阻止,所以虽然米洛舍维奇在后期表现地非常强硬,和其它几个共和国打了一圈,但他在早期不积极阻止各共和国民族主义倾向,只是在后期维持要塞族聚居区统一的政策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在欧美对各共和国独立的支持之下,他最终的失败和南斯拉夫的解体其实也就是必然的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