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侵华的4次主要战争(19世纪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

19世纪列强主要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分别是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还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1842年8月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也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的中国每经历一场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就进一步加深。直至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又一个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侵华的4次主要战争(19世纪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1)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各阶级都作出了哪些探索和抗争呢?首先,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代表地主阶级的禁烟英雄林则徐成为了近代中国开眼开世界的第一人。他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组织地方团练,从沿海渔民、村户中招募水勇,操练教习。在广州设立译馆,编译了《四洲志》、《华事夷言》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其中林则徐的朋友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在书中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

列强侵华的4次主要战争(19世纪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2)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由于五口通商,外国质高价廉的工业产品大量涌进中国,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海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年年增加,使农民不堪重负,更糟糕的而是1840年-1850年,广东、广西等多地水灾、蝗灾连年不断,农民陷入绝境,在这期间农民反抗斗争多达110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851年,代表农民阶级的洪秀全、杨秀清等组成的斗争集团在广西的金田村发起反抗清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国”,于1853年攻下金陵(南京),并定都于此。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

列强侵华的4次主要战争(19世纪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3)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1年代表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在全国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作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则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列强侵华的4次主要战争(19世纪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4)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惨败,清廷宣布投降,这仿若在中国人的脸上狠狠的打了一个耳光,把中国的有识之士彻底打醒了。因为之前中国人没能干过英国人、美国人,这都情有可原,因为当时英国是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到处都有殖民地,美国的国力也非常强盛,被他们打败了并不在意料之外。但是被向来对中国俯首称臣数千年的日本人打败了,这个真是颜面扫地,同时也极大的刺激了中华民族,就像梁启超先生所说:唤醒中国之大梦,始自甲午战争矣。

列强侵华的4次主要战争(19世纪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5)

至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认识到要让中国真正摆脱落后,必须要从根子上彻底革新,于是发动戊戌变法。维新派通过光绪帝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政治改良运动。但光绪皇帝并无实权,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的抵制和反对。1898年9月,慈禧太后对改良派镇压,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变法失败。

1900年,在山东掀起了义和团运动,代表农民阶级的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到处杀害外国人、教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攻击使馆,各国使馆纷纷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于是英、美、法、德、意、奥、日、俄八国以“保护使馆”为名义,组成联军进攻北京。清军抵抗未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侵华的4次主要战争(19世纪列强发动四次侵华战争)(6)

同时,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慢慢成长起来。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日益腐朽的清王朝,挽救民主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和民主。于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此,以辛亥革命为起点,反帝反封建斗争更加深入、更大规模的开展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