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湖鲜江鲜河鲜,当心假河鲜江鲜

央广网成都3月21日消息(记者温晓 刘涛)近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春雷行动2021”,加大“长江禁捕”联合执法行动力度,发现许多餐饮企业以“江鲜、河鲜”“中华鲟”等野生鱼类为噱头,招揽生意。成都市责令710家餐饮企业进行整改。

海鲜湖鲜江鲜河鲜,当心假河鲜江鲜(1)

执法人员检查水产市场(央广网发 记者温晓 摄)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开展“长江禁捕”专项市场检查行动,严查水产经营户、超市、菜市、餐饮企业等点位。

执法人员突击检查发现,在成都市郫都区一家餐饮企业的菜谱里,居然出现了每斤88元的“中华鲟”,并现场查封4条涉嫌为中华鲟的活鱼。在成都市高新区的一家餐饮店,菜单中也出现了“长江刀鱼”“鲜活河豚”等食谱。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市场处处长郭利福,表示这4条所谓“中华鲟”,后来经鉴定都是俄罗斯西伯利亚鲟和史氏鲟的杂交鲟,并非店家宣传的野生“中华鲟”,“从我们后期的调查来看,其实都是一些养殖的,甚至有些都是虚假宣传的,以这种(野生)噱头来诱导我们的消费者来消费,实际上真的没有中华鲟,长江鲟这一类的(野生鱼类)。”郭利福说。

四川省水产局渔政处处长张志英介绍,国家现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目前所有的野生动物,包括所有的野生鱼类都不准销售,“我们目前允许销售的,除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水生)动物以下的,包括我们省重点保护鱼类,通过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的,要子二代以后的子代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他说。

由于这些商家无法提供相关的购货凭证和交易资质,并且涉嫌虚假宣传,目前正在接受调查处理。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市场处处长郭利福表示,他们还加大了线上监管力度,“在线上,我们对餐饮订餐平台、广告用语,也在做监测,发现有标'江鲜、河鲜'‘长江河鲜’的这种词语,我们已经及时督促电商平台,及时屏蔽了这些关键词语。”

目前,成都市共检查农贸(批发)市场3505次,商超3348次,餐饮单位32281次,发现未落实进货查验记录要求的餐饮单位有710家,立案查处相关违法案件37件。

来源: 央广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