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与macd指标配合使用(CCI指标短线盈利绝招)

顺势指标简称CCI,又叫商品通道指标,它是专门测量股价是否超出常态分布范围,形成超买或超卖的一种特殊判断指标。它波动于正无限大和负无限小之间,但是又不需要以0为中轴线,这一点和别的波动于正无限大和负无限小的指标不同。它所独有的超买“天线”和超卖“地线”分别为 100和-100,与其他指标的超买80、超卖20,或别的规律有天壤之别。

如果说,0一100为波动范围的超买超卖指标,专门是为常态行情设计的,那么CCI指标就是专门对付极端行情的。

也就是说,在一般常态行情下,CCI指标不会发生作用,当CCI扫描到异常波动的行情时,立即发生信号,力求速战速决,胜负瞬间即可见分晓,输了必须及时止损,以求在短时间内获利或回避风险。

敢于在高风险下操作的投资者,CCI指标可以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痛痛快快的快刀斩乱麻的机会。

CCI指标告诉投资者,在平静的操作中以持币为主,盘整行情决不参与,以观望为主,唯有在行情发出明确的上攻信号之后立即介入,寻求速战速决。因此,其更享有“股市神探”之美称。

【CCI的特性】

(1)CCI指标的取值范围:上至正无限大,下至负无限大(绝对值)。CCI为正值时,视为多头市场;为负值时,则为空头市场。常态波动范围为正负100之间,超出此范围时,为强势(弱势)或超买超卖行情。

(2)CCI从常态行情中,由下往上突破天线十100时,表示股价脱离常态或盘整,而进入强势阶段,应立即买入。反之,由上往下跌破地线-100时,表示盘整的股票箱体被跌破将重新探底,故短线仍应杀跌卖出,甚至割肉。

(3)CCI从 100天线之上,由上往下跌破天线而进入常态行情区,表明股价将进入盘整区域,应抛出为好;反之,CCI从-100地线之下,由下往上突破地线,而进入常态行情区,表明底部已探明,短线可以回补。

(4)CCI的天线、地线之间构成平行通道即常态通道。当CCI围绕常态通道上下波动时,说明股价走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平静、正常地交易,波动幅度不大,无利可图,不要介入,继续观望。只有当CCI突破常态区时,股价出现异常波动后,CCI才发出信号,因此CCI指标是专门对付极端行情的。

【CCI指标顶背离】

CCI指标顶背离是指股票的价位走势一波高过一波,而与此同时,CCI指标曲线却出现一波低于一波的走势,即价位走势与CCI曲线走势出现顶背离。CCI指标出现顶背离,预示股价的上涨趋势将结束,新一轮下跌将要开始。其操作要点如下:

第一,CCI指标顶背离发生在当CCI指标值已经超过 100线后,且股价继续创出新高时,这时,CCI指标出现下跌走势。

第二,CCI指标顶背离发出的是股价见顶的提前预替信号,一般这种信号都出现在股价真正反转向下之前,如图1所示。

cci与macd指标配合使用(CCI指标短线盈利绝招)(1)

在图1中,东方园林的股价在2010年12月初经历了一轮上涨。2010年12月20日,股价创出新高后,出现小幅调整,与此同时,CCI指标也从 100线以上的高点回落。但是,经过小幅调整之后,股价继续走高,并于12月31日再创新高,股价达到138.99元,而此时CCI指标并没有再创新高,而是股价出现顶背离走势,预示股价将会下跌。

【CCI指标底背离】

CCI指标底背离是指股票的价位走势一波比一波低,而与此同时,CCI指标曲线却出现一波高于一波的走势,即价位走势与CCI曲线走势出现底背离。CCI指标出现底背离预示股价的下跌趋势将结束,新一轮上涨将要开始。其操作要点如下:

第一,CCI指标底背离一般是出现在远离-100线以下的低位区,如果出现在震荡区,则背离形态将失去指示作用。

第二,CCI在低位区出现底背离时,一般要反复出现几次底背离才能确认,并且投资者只能做战略建仓或做短期投资,如图2所示。

cci与macd指标配合使用(CCI指标短线盈利绝招)(2)

在图2中,久立特材的股价在2010年12月期间走出震荡下行的趋势,2010年12月29日达到一个阶段低点,与此同时,CCI指标下跌到-100线以下。从2010年12月29日之后,股价震荡走高几个交易日之后,股价重回跌势,并于2011年1月21日创出新低的同时,CCI指标却出现上涨态势,由此可见,CCI指标与股价形成底背离,预示股价近期将结束下跌,开始一波反弹走势。

CCI指标在实盘操作中,重点掌握以下四点:

①CCI指标在实战技巧上,关注极端行情的发生;

②把握盘整行情结束后的突破方向;

③了解CCI指标的取值大小,最好有自己的“参考数据”;

④关注CCI指标的背离信号和形态信号。

如果你也是技术控,也在潜心研究股市里的技术操作,不妨关注公众号越声攻略(yslc688),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