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有这么多是是非非(为什么总会有撕逼)

也许我们都会好奇,每天b站上都会有无数人在无数视频下互相撕逼、争论、口吐芬芳,让很多不喜欢争论的观众非常恼火,觉得这些人不可理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么有这么多是是非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怎么有这么多是是非非(为什么总会有撕逼)

怎么有这么多是是非非

也许我们都会好奇,每天b站上都会有无数人在无数视频下互相撕逼、争论、口吐芬芳,让很多不喜欢争论的观众非常恼火,觉得这些人不可理喻。

可没有人思考过,为什么总是有人会因为一点不同看法,就会撕得不可开交,安安静静讨论不可以吗,正确或错误很重要?

我在学生时代也喜欢为了些完全没有太大意义的话题与别人争论,甚至到了面红耳赤的地步,当时觉得好像很重要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洗刷,变得毫无意义,现在工作后,慢慢地逝去了争论和撕逼的动力,极度厌恶冲突,甚至认为为了减少冲突,最好减少交流,这样就少了很多嘈杂。

难道这就是成长,这就是衰老?我不知道,可我思索着自己的变化,试图撕逼找到产生的原因,找到消失的理由,找到我不再张嘴与人争论的缘由。

我的答案,只有一句话,因为人和人的相互理解,是永远不可能的。

记得《火影忍者》里鸣人无论面对多少邪恶,都能嘴遁成功,而不被同化,他内心有着很多潜藏的黑暗,可他从来没有选择堕落,其实原因他早就说过,他始终相信人和人的互相理解是可能的,虽然这种希望渺小,但值得为之牺牲,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团结其他人的原因,除了他之外,火影的世界里从来没有人始终如一的相信这种可能,他的老师自来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坚信。

当时我看的时候很感动,可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还有阅读思索的增加,我深知,这种信念只存在于漫画,只存在于中二少年心中,而我早已不是了。

每个人的命不同,生于不同的家庭,这我们就无法选择,父母的知识、性格、财产、社交等无数种因素构成我们眼中最初的世界,父母看到的一切、相信的一切、经历的一切,包裹住我们。不同的父母迥然不同,对于那些最基本的概念的表达也不同,何为爱、何为时间、何为金钱,都会有无数种答案。比尔盖茨的女儿和工薪阶层家庭出生的女儿所理解到的“爱我”的含义一定截然不同。

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我的看法就已经在不同的线上行走。

每个人的运也不同,这里的运就是不同的际遇,每个人每天遇到的事情都不一样,无数人安度一生,有的人突遇灾祸而离去,没人知道下一次呼吸,会不会真的存在,只有此刻,我正在书写的此刻是确定的,其他未来的计划或者预测都只是当下的认识做出的虚构。

除了命运的不同,还有各种无法描述的区别,这些区别,平时往往都被我们眼中那些表面的一致所掩盖,比如共同的爱好、相似的理想等等,但其实都经不起深究,细细对比下,每个人爱好产生的原因,每个人实现理想的路径,都是天差地别,只有当人碰撞在一起,火花四射,才会发觉,我们从来都不一致。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通过音乐、游戏、艺术、知识、语言这些不是都可以沟通吗,这不就互相理解了吗 我个人的看法,这是因果倒置,不是我们因为有音乐、艺术、语言等等诸多渠道而互相理解,因为我们无法互相理解,而采取这些渠道,退而求其次,达成最基本沟通。

以下都是我的个人思索,不一定对,大家姑且听之。人类这种物种,与其他动物区别很多,但第一个重要区别是,人类有自我意识,能感受到自我与世界、与他人的区别与间隔,无论有么强的血缘联系或者相处多长时间,每个人意识深处都会反复确认自己的本质以及与他人的差异,无论这个所谓的本质或者差异是否客观公正,他是每个人精神大厦的最底层支柱,反复寻觅又丢失的过程我们称之为“认识你自己”。这种以自我为轴心画圈的认识方式,导致我们永远与周围的一切处于冲突和矛盾中,只有找到差异和区别,我们才能有自我存在的“一席之地”,最糟糕的情况在于失去“自我”而产生我的存在毫无意义的虚无感,这种虚无感甚至会让人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自主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反观其他动物,没有哪种动物会采取这种严格区分自我与世界的方式来自我界定和认识,它们都是将自己与族群以及世界,融为一体,完全依赖生理上的感知去实现生存的本能,有猎物就去找,有危险就逃,躲避天敌,追求繁衍,与自然变化、生理需求同步。动物的世界就是融洽且毫无冲突矛盾的,这也是人类最渴望的境界,一举一动都没有自我与世界的冲突摩擦,完美又和谐。

通过这种对比,我们就会明白,人首先是靠划分自己与他者的关系从而确定自己的存在,无论他人与自己多么密切,即是存在血缘关系,也不能压倒,人的分别心。所以人类部落必须构建出超越个体,又能被每个人认可符号凝聚共识,比如共同的祖先,或者共同崇拜的神灵,这些符号都是为了跨越个体的自我认知,以群体认同的符号压倒个体自我意识,实现沟通和协调产生凝聚力,才能维持群体内部的协作分工。

然而人在生存状态上又与动物有着巨大的差异,动物的生存,独立性更强,即是是群体分工,也局限在血缘关系内部,分工的规模相对较小,比如狮子和猴群,只要种群扩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分出一支去其他地方生存。人类则不同,随着人类族群的繁衍扩大,原有的以血缘为纽带的部落生产无法满足需要,尤其是农业开始出现,需要的协作规模越来越大。同时部落间的斗争兼并使得人们协作的规模超越了血缘,生产力进步,带来阶层分化,更大的部落联盟乃至国家。这个时候,需要更加具有超越性的符号来弥合血缘辐射面有限的缺点,比如宗教、法律、道德乃至艺术,这些符号是最大程度的求同存异,通过寻求个体共性需要,弥合个体自我意识冲突带来的张力。

此时,由于人类自我意识与群体协作产生的矛盾,各种用于缓和这种矛盾,构建共识的符号成为了人与人的桥梁,人不需要放弃自我,只需要遵守道德、法律、艺术、宗教这些符号所提炼出的共性原则,就可以互相协作,让人类作为群体可以生存发展。 这种对符号的共同认可,便是民族认同、国家文化、社会传统的基础,每一次人类文明的繁荣与扩张,都是这种认可强化加固,每一次不同人的战争,归根到底都是不同认可的争论和互相排挤,每一个国家民族的崩溃,都是这种共同认可无法适应时代变化和族群需要所带来的瓦解和重铸。

进入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互联网的高度互联和科学的高速发展,人开始原子化,每个群体之间的连接开始弱化,人的分工越来越细密,分工协作规模达到全球化,人和人协作所需要的共同认可的符号已经由道德、法律、艺术、宗教转变为货币这种更加冷冰冰但更高效直接的中介。每个人都可以更加充分保留自我意识,而不需要为在群体中生存而压抑自我意识,更多交流需要由网络联通,虚拟社区中共享爱好就可以。这种生产生活的模式,让每个人都在自己互联网身份中表达自我,不再需要互相倾听,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实现对某个符号的共同认可,这就导致,平等的交流被自说自话的咆哮所代替,你不需要认可我,我也不需要认可你,撕逼便开始了。

这是我自己观察、阅读、思索的一点收获,完全没有认可证明或者研究的目的,只是一点感受分享而已,也是自我认识的一次反思,欢迎阅读,但我希望不要争吵,因为我知道,争吵撕逼再多,也不会互相理解,这是不可能的,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