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

虎年的第一轮圆月即将出现,元宵佳节就快要来临了。以前的这个时候,笔者就开始购买烟花、元宵,准备节日的用品了。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

今年不同,笔者已经出差二十多天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确实如此,虽说现在科技进步了,可以视频、通话,但依然抵消不了对回家的渴望。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异乡寒冷的大地上,想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惜,规定不准饮酒,徒劳无奈地叹息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

还是回到宾馆的房间,遨游在古典文化的海洋里,就无心考虑“明月何时照我还”了。

笔者精心选取了十首咏月的著名唐诗,与好友们一起分享。看看对着这同一轮明月,唐朝的大诗人们,抒发了他们的何种情怀吧: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3)

一、《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4)

空山雨后的空气清新凉爽,明月在松间洒下皎洁的光照,清泉在石上淙淙的流淌,田田的荷叶轻轻摇动,一条渔船冒了出来,年轻的姑娘们洗衣归来,竹林中传来她们银铃般的喧笑声。王维把这一些美好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一首恬静优美的抒情曲,给我们一种世外桃源般新鲜的感受。最后的一句点出了王维的主旨,任随春芳消歇吧,这宜人的秋天足以让我留住了。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5)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一代名相张九龄遭李林甫等人排挤罢相,朝政日趋昏暗。王维对政治失去了兴趣,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开元二十八年(740)后,王维在终南山营建了辋川别业,他“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开始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是一首隐者之歌,寄托着王维高洁的情怀和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6)

二、《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7)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杰出贤相,他举止优雅,风度翩翩。他富有胆识和远见,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他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他不徇私枉法,不依附权贵,为“开元之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开元二十四年(736)他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后罢相,被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就是他在任荆州长史之后写下的。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8)

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阔大,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尾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构思奇妙,意境幽清,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体现出张九龄赋诗浑成自然的风格。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感情真挚细腻,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思亲之歌,抒写了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9)

三、《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0)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率领叛军引兵南下,攻陷了汴州,西进洛阳,河南、山东地区都处于战乱之中。

杜甫有四个弟弟,分别是杜颖、杜观、杜丰、杜占,都分散居住在这一带,而杜甫却在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1)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渲染出战乱时期浓重悲凉的气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引出了杜甫的思乡怀亲之情,由于战事阻隔,杳无音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引起杜甫强烈的担忧,“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进一步抒发了杜甫内心的忧虑之情。

这是一首手足情深之歌,是杜甫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抒写了在兵荒马乱时期,杜甫作为兄长对弟弟们的一片关爱、忧虑与思念。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2)

四、《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3)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开疆扩土的军事行动不断。诗人们满怀豪情,充满进取之心,“宁为 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们积极投身军旅,渴望建功立业,推动了边塞诗的兴盛。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仅用二十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壮丽辽阔的边塞风光图。李白诗风雄强浪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对李白的描写果然简明、准确。

接下来的四句诗,由边塞风光过渡到边塞战争,描写了战争的残酷“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最后四句,展现了背井离乡戍边卫国的军人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4)

这是一首苍凉悲壮的军旅之歌,这是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长卷图,展示了军人们对亲人们深沉的思念,气象雄浑、意境深远。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5)

五、《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

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

今夜清光似往年。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6)

白居易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当朝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从长安来到了浔阳,过起了愁苦的谪居生活。一天,白居易邂逅了一位来自家乡长安的女艺人,特意请她弹奏了一曲琵琶,白居易被深深地打动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提笔写出了《琵琶行》这一传世名篇,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元和十三年(818)中秋夜,白居易独自一人把酒赏月,浮想连连,落寞、苦闷之中写下了这首诗。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7)

这是一首凄凉的谪居之歌,白居易巧妙地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通过昔之乐与今之苦、昔之欢与今之忧的鲜明比照,表达了谪居生活的苦闷、孤独,抒发了物是人非、今昔殊异的慨叹,流露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六、《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8)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今湖南省洪江市)任县尉,所以后世称“王龙标”。他的朋友柴侍御(名字不详,侍御,是官名),在去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市)赴任之前,特意绕道龙标去探望、慰问了王昌龄。临别之际,王昌龄写下这首著名的送别诗。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19)

这是一首乐观开朗的送别之歌,与其他诗人伤感、凄清的送别诗不同,王昌龄通过清新婉转的语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肯定,一句反诘,来减轻柴侍御的离别愁绪。这种“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两人的深情厚谊。

七、《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0)

建德江,是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唐开元十七年(729年),进士落第的孟浩然黯然地离开了长安,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郁闷,孟浩然辗转于襄阳、洛阳之间。这年的夏季,孟浩然来到了吴越漫游。

一天傍晚,孟浩然的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沙洲,一轮明月安慰着沮丧的诗人,他难以入眠,浮想联翩。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1)

他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无奈科考失利,仕途无望,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不禁纷至沓来。面对着悠悠江水、明月孤舟的景色,孟浩然灵感突发,写出这首空灵的山水之歌。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空灵美。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2)

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3)

王建出身寒微,大历年间,考中进士,最后官至陕州司马,后世称为“王司马”。他擅写乐府诗,他的诗作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后人把他与大诗人张籍齐名,一起被称为”张王乐府”。

在一年的中秋佳节,王建与朋友把酒言欢,共赏明月,他想起了老朋友杜元颖,就写下这首委婉动人的诗寄给他。

这是一首别致的秋思之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偏偏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显示出诗人思念的痴情,手法的高妙。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4)

这首诗意境优美,王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真挚感人。

九、《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5)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他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 与大诗人贺知章、包融、大书法家张旭并称为“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是张若虚的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据说李白、张九龄、崔颢、苏轼等大诗人都曾化用过这首诗的句子。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6)

张若虚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艺术境界。

这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歌行。现代著名作家闻一多非常推崇这首诗,在《宫体诗的自赎》中赞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7)

十、《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8)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长安人。她自幼聪慧,十六岁时加入了乐籍。当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在一次酒宴上,看到薛涛即席赋诗《谒巫山庙》后,拍案叫绝,从此,薛涛成了韦皋身边的大红人,让她负责文案工作。

薛涛在节度使幕府的文书工作让韦皋非常满意,以至于韦皋准备上书朝廷,申请授予薛涛校书郎的职位。虽因惯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薛涛为“女校书”。唐朝著名诗人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赞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的博学多识,在这首诗里得以集中体现。诗的前两句,薛涛化用了《诗经》、曹丕《燕歌行》等的名句,用“水国”、“蒹葭”、“霜”、“月寒”、“苍苍”、“离梦”等清丽婉转的语言营造了苍茫、凄凉的意境,第三句是对友人的慰勉,末句抒写离情之苦。全诗真挚细腻地表达了对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情绪。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29)

这是一首有女性特色的哀婉离歌,一直以来被人们广为传诵,成为可与大唐才子们竞雄的名篇。

以上就是笔者精心选取的十首咏月的著名唐诗,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情怀。李白说得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好友们,您喜欢那一首呢?欢迎一起分享、讨论、转发。

有关月的著名诗句古诗(明月何曾是两乡)(30)

在元宵佳节来临之际,祝好友们阖家幸福、万事胜意、虎年大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