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上海这个区实施垃圾分类)

记者今天从虹口区绿化市容局获悉,虹口区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全面推进落实第三方企业采用“橙小宝”信息化管理模式,按照“不分类不收运”的要求,通过信息化管理,加强源头分类监管信息的及时性、可溯性,持续提升沿街商铺的源头分类规范和分类实效。试点将整个平台数据纳入区城运中心大数据平台内,形成“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程”,取得明显效果。虹口区干垃圾日均量较2018年12月控减了34.16%,湿垃圾日均量提升了90.22%,单位抽检达标率达到了100%。沿街商铺日均收集湿垃圾327桶(120升桶),干垃圾783桶(240升桶),比上门收集初期,湿垃圾上升60%,干垃圾下降35%,干湿分类达标从70%提高到99%。

上海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上海这个区实施垃圾分类)(1)

据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来,特别是撤桶并点工作开展以来,给沿街商铺垃圾分类清运带来一定的困难,沿街垃圾偷倒、乱扔等现象增多,成为城市管理尤其是市容管理和生活垃圾分类的难点。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通过调研走访,从去年7月1日探索试行了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上门分类收集模式,同时在原来小压站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功能,建设了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集中点,承担辖区700余家沿街商铺生活垃圾中转存放的功能。

凉城新村街道按照四分类要求,集中点设置了干、湿、可回收、有毒有害四个区,考虑到沿街商铺大件垃圾的出处,增设大件垃圾存放区,并有分拣拆分工具,承担沿街商铺日常经营和管理整治中产生的大件垃圾的存放和分拣落地,使沿街商铺产生的垃圾都能做到分类、收运、处置规范。同时按照环保要求,设置了排水系统的沉淀池和隔油池,定期进行清理,并安装了空调降温和除臭装置,明确了保洁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每天定时冲洗不少于3次。

上海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上海这个区实施垃圾分类)(2)

为了做好做实垃圾分类工作,凉城新村街道还应用垃圾分类综合管理平台(俗称:橙小宝),不断完善全程分类体系,形成了收运工作从行前会议、检查收运、数据登记、存放驳运、冲洗除臭、执法保障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流程,做到工作流程上墙、标准要求上墙、每天数据上墙、责任落实上墙。在收集方式上,根据各条道路的特点,形成定时定点分类收集和定时沿街流动收集两种方式,建立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奖罚机制,提升上门分类收集实效。

记者在凉城新村街道看到,“橙小宝”是街道一网统管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智能化、数据化、平台化特点。系统和既有智慧环卫有机结合,打通整合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链,通过监督完善全程分类,对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链条信息化管理,促进提高全民参与实效,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与集成技术应用。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提高垃圾分类实效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

虹口区在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基础上,还制定了相关考核办法,对各街道通过招投标形式聘用的第三方上门收集企业进行联合监管、考核,建立监管档案。对当年考核不达标的第三方收集企业,取消其在虹口收运资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