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

"黄沾是流行音乐界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也见证着香港乐坛的崛起、辉煌与没落。黄沾不仅是乐坛的传奇人物,他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流行音乐,成为代表香港的一个时代标签。"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如果说时间是一切的考验,那么这首已经被翻唱了30年的金曲,绝可称之为"经典中的经典"。

黄霑一生写歌2000多首,词曲俱佳,留下经典无数,拿遍各类大奖。故有"凡有华人处,即能歌霑词"的说法。

他才华横溢,风流成性,他酒色财气,百无禁忌。他与金庸、倪匡和蔡澜一起,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金庸、蔡澜、倪匡(从左至右)

与李小龙约架

1949年,一个叫黄湛森的八岁男孩,和七个兄弟姐妹一起,随着父母从广州乘船来到香港。那时候,大批躲避战乱的难民涌入香港,很多人都选择在深水埗安家,黄家亦是。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

黄湛森和家族中的几个兄弟一起就读喇沙书院(香港著名的男子天主教中学)。

有一天,为了给表弟讨回公道,和同班的李小龙约架,结果当然被打的鼻青脸肿,也正是因为这一架,二人成为莫逆之交。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3)

这也成为黄霑后来经常挂在嘴边的威风史之一。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4)

读中学时,这个瘦弱的男孩子喜欢上了音乐与古典文学,加入了学校口琴队,师从著名口琴大师梁日昭,并且连续五年拿下学校口琴大赛冠军。

那时的黄霑,已经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

黄霑这个艺名,是他1960年参加《星岛晚报》举办的业余歌唱比赛时起的。

他说:“万一失败了,谁也不知道黄霑是谁。”

中学毕业后,黄霑考上香港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天主教培圣中学教《圣经》。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5)

黄霑并不喜欢做老师,但是因为被父母寄予厚望,不允许他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于是他便选择进入了广告界,利用业余时间来填词。

1968年,黄沾的第一首歌曲《忘记他》问世,由邓丽君演唱并收录在专辑中,从此开始了传奇的音乐创作之路。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6)

黄霑一生与顾嘉辉合作无间,并称"辉黄"。

顾嘉辉作曲、编曲,黄霑作词,二人联手在七、八十年代时为香港无线电视台多部电视剧创作主题曲。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7)

著名作品有《上海滩》(1979年)、《世间始终你好》(1983年)、《沧海一声笑》(1990年)等,这些歌曲脍炙人口,至今仍被誉为经典之作。

有人说,黄霑的音乐带着"江湖气",也正是因为这股"江湖气",才会有《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的恣意洒脱,才会有《男儿当自强》"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的铁骨铮铮。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8)

"嬉笑怒骂随烟去,诗赋歌词纵人间"。

冲马桶冲出"上海滩"

黄霑作词到底有多厉害?

以70年代末最火电视剧没有之一的《上海滩》同名主题曲举个例子,那是源于霑叔拉肚子、冲马桶那一瞬间的灵感……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9)

而且这首经典歌曲的创作过程可以用简单粗暴来形容:顾嘉辉打电话给黄霑,在电话那头把曲子唱给他听,黄霑抄录之后马上填词,再和顾嘉辉对词,仅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

黄霑很爱喝酒,自荐为徐克写的《倩女幽魂》,就是在他酒醉的时候写成的。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0)

古有李白饮酒作诗,今有霑叔醉酒成歌

前人经典也被黄霑拿来填词,将古曲《将军令》改编成了传遍大江南北的操练神曲《男儿当自强》。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1)

在写《沧海一声笑》的时候,黄霑连交了六次稿徐克都不满意。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2)

最后黄霑怒急反其道而行,将中国古音中的"宫、商、角、徵、羽(do、re、mi、fa、so)"五声音阶反过来,改成"羽、徵、角、商、宫(so、fa、mi、re、do)",作为此曲起首句,成就了传世金曲。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3)

"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这是同为香港词坛伟人的林夕对黄霑作词风格的评价。

黄霑的才气来源于他的满腹经纶。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4)

他本科的论文写的是《姜白石词研究》,研究了姜夔对后来大众文化的影响;工作后攻读硕士,论文研究《粤剧问题探讨》;博士论文则是有关香港流行歌曲、流行文化的研究。

正是这种潜心钻研的学者精神,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黄霑写词谱曲的基础。

像《沧海一声笑》正是黄霑从《乐志》中"大乐必易"这四个字中得到灵感。

电影《青蛇》的主题曲《流光飞舞》,黄霑更是纳入了许多佛教元素,完美的展现了人妖之间那层隔膜带来的凄冷、无奈。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5)

他才华横溢,冠绝词曲。

"黄霑"两字成了一个时代的品牌。在香港粤语歌曲的发展史上,黄霑功不可没。

鬼才多面手

人人都知道黄霑的音乐才气,却少有人了解他的广告天赋。

黄霑创意非凡,在香港广告业界留下了很多令人惊艳的文案,那句著名的"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的广告词就出自他的手笔。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6)

如果说广告是黄霑的本职工作,作曲写歌是他的才华喷涌,那么接下来要说的姑且算是他的兴趣爱好吧。

黄霑爱演戏爱的发狂。只要有戏请他出演,不管角色大小,路途远近,他有求必应,并且乐享其中。

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在1993年《唐伯虎点秋香》中扮演华太师。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7)

黄霑在书中写道:

"演了不知多少部戏的闲角。不是警司,就是匪帮,正是黑白两道,任我驰骋。而如非色狼,便当嫖客,端是黄字本色,众望所归。瞎子演过,疯子也演过。若论戏路之广,香港排名,应在百名之内;要说薪酬之低,银坛金榜肯定是负数之冠,因为有很多时候却薪酬不收,过足戏瘾之余,连车费也会倒贴。拍得兴起之际,甚至自掏腰包,大宴诸色人等。"

除了疯狂迷恋演戏,才华横溢的黄霑1969年就已经在主持界闯出名堂,获得了当年最佳电视节目男司仪奖,更被喻为"电视王子"。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8)

1989年,黄霑曾与倪匡、蔡澜一同主持《今夜不设防》,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19)

三人在一起插科打诨,无所不谈。张国荣、周润发、成龙、罗大佑、林青霞、王祖贤这些超级大腕都是他们的座上宾,可谓星光四溢。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0)

黄霑在2001年的健康检查中,发现肺部肿瘤,随即手术割除。因接受化疗不断脱发,他索性剃光头发,请来香港另外两大光头麦嘉和罗家英,做了一个新节目《三个光头佬》。依旧豪放洒脱,自娱自嘲。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1)

黄霑一生涉猎极广,且斩获颇丰。

他从1969年开始写专栏,四年后在报刊连载《不文集》,借写两性笑话,阐述人生哲理。快人快语,荤素不忌,却是通透至极!这部幽默短文集再版61次,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2)

"上书阳春白雪,下通下里巴人,恐怕唯有黄霑一人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 "

世间始终你好

有人说他好色,好酒,好财。他却说自己好色无胆,好酒无量,好财无能。

黄霑63年的生命里充斥着两次婚姻,三段情。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3)

黄霑的第一任妻子是上世纪70年代的名歌星华娃,两人青梅竹马、日久生情,1967年举办婚礼。

第二年长子黄宇瀚出生,也正是那年邓丽君将《忘记他》唱红海峡两岸,1973年生下次子黄宇文。谁都以为正处于家庭、事业一帆风顺的二人能够从此幸福地走下去。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4)

谁承想在华娃怀有三女儿黄宇诗时,黄霑爱上了香港鼎鼎大名的才女林燕妮。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5)

华娃是个性格刚烈的女子,她忍受不了感情的背叛,果断地与黄霑签署了离婚协议。面对媒体的谩骂,黄霑说:"我是全世界最坏的男人"。

"一见林燕妮误终生。"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6)

二人的缘分始于1975年的一次广告宣传合作。黄霑一眼就被林燕妮的风华绝貌所吸引,感情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黄霑强大的爱情攻势最后感动了林燕妮。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7)

在二人分分合合的十五年里,黄霑曾多次向林燕妮求婚,林燕妮也多次拒绝了他。

直到1989年的第一天,在金庸的见证下,两人订下一纸婚书,上面写着:"黄鸟栖燕巢与子偕老,林花沾朝雨功君永年。"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8)

兴奋的黄霑在报纸上登出两人结婚的喜讯。而在所有人都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时,林燕妮却登出个人声明,指责黄霑的疯狂之举只是其一厢情愿。

这对黄霑的打击颇大,众人都以为两人会就此决裂,但是黄霑却始终放不下。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黄霑一直在这份实则分道扬镳的爱情中挣扎,不能自拔。

九十年代,黄霑投资电影失利,欠下千万巨债,与林燕妮的关系也随之走到尽头。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29)

黄霑的第二位妻子,是小他17岁的陈惠敏,昵称云妮,曾是他的助理。

婚后不久,五十多岁的黄霑又重返香港大学读书,虽然住处和学校仅需步行5分钟,但陈惠敏每天都要接送他。两人恩爱无比。

黄霑去世前说:"要感谢上天给我那么多的试炼,让我找到一个爱自己的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我在学习相爱一生一世,哈哈,但是我的来日比去日少,一生一世也不是很久吧!"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30)

黄霑的情是发自内心的,没有做作,每一次都是至情至性,就如他的为人,纵情恣意,洒脱妄为。

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从90年代中期开始,黄霑的影响力逐渐滑落,不少唱片公司都认为他的风格已过时。他曾感叹版税年年递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竞争。

随着那些懂他的朋友、跟他合作的歌手,归去的归去,退隐的退隐,只剩晚年的黄霑,孤身一人地在浮躁的乐坛坚持。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31)

落寞的他曾说:"为什么没人来找我写歌,怎么那些狗屁不通的词反而有人要?"黄霑还专门请人刻了个印:"不信人间尽耳聋。"

黄霑的最后一首词作,是临去世前写给张敬轩的《Blessing》。填完词后,他自觉不是很满意,还特地打电话说明。只是那时候的他病情严重,有心却无力再改。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32)

即使在被人淡忘、最伤感的时候,黄霑的心里依然放不下香港音乐。

辞世之前,他还拿到了香港大学的博士学位,把毕生对音乐的研究,写成了15万字的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1949─1997)》。

这篇论文,黄霑足足写了六年,一字一句凝聚心血。当论文交到香港大学之后,甚至无人敢审,直接通过!

他就是香港音乐的大师,论资历论功力,谁人敢去评判!

2004年11月24日,黄霑因肺癌病情恶化抢救无效,在香港沙田仁安医院去世,享年63岁 。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也许只有晏几道的这首《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才能真切地表现出他的惆怅与伤感吧。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33)

在黄霑去世后,众人回顾黄霑的生平、作品,开始重新肯定他的影响。他离世的消息接连多天成为香港媒体的头条新闻,作品再次成为热播曲目。

可惜黄霑再也看不到了。

和他相爱相杀多年的林大才女更是撰文直指港人的无情:"你们对他的善祷善颂是不是来得晚了点?当年你们的品味哪儿去了?"

演艺界首次借用香港大球场为他举行追思礼,超过两万名市民、百余位亲友出席。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34)

黄霑曾在弥留之际,向亲友交代后事时特别嘱咐:葬礼上,一定要用他写的《楚留香》作为哀乐,向大家告别。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35)

这首歌堪称"辉黄二圣"的巅峰之作,当年红遍港台、传遍大街小巷。

公祭那天,当《楚留香》音乐响起的时候,霑叔音容笑貌宛如昨天,闻者无不潸然泪下。最后万人齐唱,送霑叔最后一程。

"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飘我影踪

云彩挥去却不去,赢得一身清风

尘沾不上心间,情牵不到此心中

来得安去也写意,人生休说苦痛

聚散匆匆莫牵挂,未记风波中英雄勇

就让浮云轻抛剑外

千山我独行,不必相送……"

"才子之名,君子之风,赤子之心,尽抒于他的锦绣词曲里,天地纵横任我游的壮怀激烈中,和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大写意人生里。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业已消失的时代。"

黄霑著名作品(风流才子黄霑斥乐坛作品狗屁不通)(36)

有人说:自他离去,世间再无人敢自称"风流才子"。

还有人说:黄霑走了,带走无数经典,也带走了一个江湖。

从此:世间纵有千万曲,只是再无黄霑调。

借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里任我行那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可我们的江湖里,再无霑叔!


文|白茹

图|网络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请多多留言交流!创作不易,请多多关注转发点赞留言支持,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