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国际首个混合磁体扫描隧道显微镜)

中新社合肥6月1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1日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获悉,该中心陆轻铀课题组近期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混合磁体极端条件下原子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国际首个混合磁体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中新社合肥6月11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1日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强磁场中心获悉,该中心陆轻铀课题组近期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混合磁体极端条件下原子分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显微镜领域著名期刊Ultramicroscopy和著名仪器刊物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上。

磁场是一种极端条件,对新物性的探索越强越好。磁场环境下,科研人员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现象,包括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等。目前最强的稳态磁场是通过混合磁体获得的。

陆轻铀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恶劣条件下的STM研制工作,先后研制出了适用于狭小空间恶劣振动环境原子分辨成像的多种高刚性高稳定的紧凑型压电马达,并用其建成了多种恶劣条件原子分辨STM,获得了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

课题组基于小尺寸的Spider-Drive马达,提出一种全新的管形粗逼近马达和扫描成像单元一体化机械串联型STM镜体,其特点是主要采用蓝宝石绝缘材料加工,外径仅为8.8毫米。经过测试,课题组成功地在混合磁体30T超强磁场下获得了石墨高品质原子分辨STM图像。

同时,课题组又针对超强磁场下的生物分子高分辨成像,搭建了一套室温大气环境下的分体式扫描隧道显微镜。经测试,该STM在27.5特斯拉超强磁场下依然保持原子分辨。

据介绍,该项工作对于突破当前超强磁场下只能开展输运等宏观平均效果测量的瓶颈,进入到广阔的物性微观起源探索领域,具有标志性意义。(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