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

顶洞村位于从江县西山镇东南部,坐落于都柳江支流顶洞河上游,从江至广西融水公路穿寨而过,距县城18公里,是西山片区最大的纯侗族村寨。这里山环水抱,村寨坐落有致,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素有“美丽顶洞”“水车侗寨”之称。自明洪武年间至今,顶洞村经历了七百余年的发展进程,如今,风貌依旧,仍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浓厚的传统文化,因此,常被人们夸赞为“历史文化大村”。顶洞村于2013年被评为贵州省“魅力侗寨”;2014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一个极具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的民族村寨。

顶洞村简介

小编有些激动

说了半天好像还没进入正题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端午节那天(6月7日)

顶洞村举办“端午节”活动

一定有你不可错过的精彩

活动流程请收好↓↓↓↓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1)

提到“水车侗寨”——顶洞村

我们必须要了解这几样

1

踩堂“多也”习俗

踩堂“多也”,是顶洞村每年春节初三至初五日期间开展的最为隆重的一项民俗活动,由刚成年的男女组织,尤其是经过“成年节”之后的男女青年才能相邀踩堂唱跳,必须以顶洞“嘎也”中的“父母也”、“往顶也”、“节气也”为主。踩堂即踩堂歌舞;“多也”,是侗语译音,多,是唱的意思;也,即“嘎也”,属顶洞侗歌的一种。据说,顶洞“嘎也”自开始编唱那时起,顶洞人就随着踩堂“多也”了,一直走到今天已有二百余年 ,踩堂“多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顶洞青年人的成长。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2)

踩堂“多也”这一天,由男方敲锣打鼓迎女方入场,双方盛着古装,于鼓楼广场围堂歌舞,单场人数约在20人左右,混合场人数达1000人不等,场面壮观,歌舞抑扬和谐,由此,又称“千人踩堂”。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3)

2

顶洞水车

顶洞水车是顶洞民族文化中的一大亮点,传说明朝在顶洞设立“阳洞长官司”时期,官府在山间水沟筑坝蓄水,利用水的冲力转动磨盘加工粮食,受到启发之后,顶洞人在顶洞河两岸发明建造了水车。顶洞水车如同顶洞村的历史一样古老,它汇集勤劳的顶洞人民的劳智慧结晶,并由此而释放着顶洞的绚丽风光和悠久的民族文化。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4)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5)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6)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7)

3

顶洞鼓楼

鼓楼是顶洞民族文化的精华。顶洞村原有三座鼓楼,即上寨鼓楼、牙翁鼓楼、牙定鼓楼,其中,上寨鼓楼知名度最高,也是当时全村击鼓、议事和娱乐活动中心。这三座鼓楼均建于清朝乾隆时期,可以说,顶洞村存在着200余年的鼓楼文化。据说,这三座鼓楼分别1944年、1964年因发生寨火而被烧毁。为恢复顶洞原来鼓楼的独特风貌,于2010年重建了具有代表性的一座鼓楼,名为“顶洞鼓楼”。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8)

4

顶洞风雨桥

顶洞风雨桥始建于1955年,原桥址于顶洞村寨脚,为木质结构桥,当年规划时,首先考虑的是,“寨尾拦脚,佑助留财”;其次是为了汛期提供过河通道。原桥因年久失修,于1974年被洪水冲毁。现在顶洞风雨桥易址建于寨中,于1978年重新修建。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9)

5

成年节习俗

顶洞村“成年节”,是除了春节之外一个较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成年节,每年的农历7月14日,有“神节”之意,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节日。成年节相似于“成人礼”,是由同龄青年组织、以集体参与方式而开展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节日活动仪式。其具体内容是:原来约定一生友情,现已年满17、18岁的男女青年,相邀结伴,于农历7月14节上山“踏青”,这一天,男方吹芦笙引路,女方跟后,着妆打扮一起登上本寨对面的“报给山”(坡名),到那里踏看于春天曾经一起播种的“友情花生”地。这一天,相邀上山,登高望远,憧憬未来,其意在告诉人们:我们长大了。傍晚下山时,于寨门设下拦路卡,男女双方唱起拦路歌,引来非凡热闹;晚上,由男方设宴款待,晚饭前纵情唱起顶洞侗族大歌直至午夜,之后,双方以妙趣横生的顶洞酒令歌互对通宵。在这一阶段,男女双方已经学会并掌握了三种侗歌,即拦路歌、酒令歌、侗族大歌等,因此,节日活动引来热闹而隆重,享誉四面八方。

今年端午节贵洞景区客人多(端午节顶洞水车侗寨)(10)

“成人礼”踩歌塘(张琪 摄)

要想了解更多请亲自走一趟

6月7号

在“水车侗寨”

期待与你相遇

文章来源:掌上从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