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小龙虾养殖技术讲解(小龙虾稻田绿色种养技术)

小龙虾稻田绿色种养技术

_姜燕等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北美洲,也称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2020年山东省小龙虾产量51687吨,产量仅次于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是山东省的重要养殖品种。小龙虾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均支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小龙虾稻田绿色种养技术在山东省内也获得了省政府的支持,该技术获得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将小龙虾稻田绿色种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稻田条件

稻田土壤保水、保肥,靠近水源,周围无污染,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阳光充足,交通便捷,以30-50亩为一个种养单元。

二 、养殖设施建设

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环 形 养 殖沟,沟宽 2-3m,深1m,坡比1:2。环沟与田埂间隔2m,拐角处呈弧形,开挖的土壤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埂高出田面1 m、顶部宽2 m,确保田埂不塌漏。对于40亩以上的田块,在田中开挖“一”字、 “十”字、 “井”字、“田”字或“川”字型田间沟,沟宽0.5m,沟深0.5m,留有一定坡度并与环沟相通。环沟和田间沟面积占稻田面积6%-10%。进、排水口的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保持整个稻田的水流畅。

稻田四周田埂用70cm宽的密眼网片、水泥板、钙塑板或石棉瓦围拦,下端埋入土中10-20cm,高出地面 50-60cm,向内侧稍有倾斜,拐角处成弧形。进、排水口设防逃设施,进水口用20-40目的网片过滤进水,排水口用60目的网片围住,防止小龙虾外逃。平时要经常检查进、排水口和封闭网片或石棉瓦有无漏洞(老鼠可咬破网片),防止逃虾。

三、水稻管理

选择茎秆坚硬、茎壁厚、抗倒伏、抗病虫害且耐肥性强的水稻品种。筑好稻田田埂后,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移植,采取机插秧或手工浅水栽插,机插秧秧龄达15-20天,应选择7寸插秧机栽插,插秧密度为100株/667 m 2 。人工插秧秧龄达30-35天开始移植,移植密度以30×15cm为宜,浅水栽插,采取宽窄行条栽(宽行40cm、窄行20cm)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确保小龙虾的生活环境通风透光性能好。

插秧前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1000-1500 kg/667m 2 ,翻耕耙匀。施入耕作层,埋入深度 15-25 cm。追肥以尿素为主,全程追肥1-2次,刨坑或开沟深施10 cm以下,3-5天后浇水,水稻孕穗期喷施 48% 复合肥20 kg/667 m 2 作穗肥。

稻田小龙虾养殖技术讲解(小龙虾稻田绿色种养技术)(1)

四、小龙虾放养

小龙虾放养前先试水,确认安全后可投放。投放小龙虾苗种前需要缓苗,苗种在田水浸泡1分钟,取出放置2分钟,按此步骤重复2-3次,使苗种吸足水分。

放养方式有苗种放养和种虾放养两种,对于苗种放养,3-4月份放养幼虾,挑选颜色青褐或嫩红色,活力强,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幼虾,规格3-4cm,投放密度为30 kg/667 m 2 。虾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泡10分钟。对于种虾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7-8月份,放养大规格虾或抱卵亲虾,选择附肢齐全,无伤无病,活力旺盛,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有光泽、颜色深红的亲虾,放养密度为10-20 kg/667 m 2 。

五、饲养管理

虽然稻田可以给小龙虾提供一部分饵料,但也需要人工投喂。按照小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要求,合理搭配饵料。虾苗种阶段主要摄食昆虫、桡足类、枝角类等,注重培养天然饵料。小龙虾快速生长阶段,投喂饼粕、黄豆、玉米、南瓜和小龙虾专用配合饲料等。投放饵料要定时、定量、定位以及定质,同时看天气、看季节、看生长、看水温。在投喂过程时,要按照存虾量总量的2%-6%进行科学投喂,每天投喂两次,早上占 30%,傍晚占 70%。小龙虾进入稻田前一周,向稻田施足基肥,禁止在稻田内摄入有害化肥。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要结合水质定期施肥,保证水体的肥度。当水温低于10℃时,一般不投喂或少投喂。

环沟内移植水草应多样化,可移植菹草、伊乐藻、轮叶水藻、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和水花生、水葫芦、富平等漂浮植物,沉水植物与漂浮植物比例为2:1,水草覆盖面占30%。小龙虾生长时期需要多次蜕壳生长,在刚蜕壳时,最容易成为蛇、水鸟、鳝鱼、水老鼠等敌害生物的适口饵料。收获时期,虾到处爬行,目标大,易被鸟、兽捕食。对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及时驱捕敌害。

稻田小龙虾养殖技术讲解(小龙虾稻田绿色种养技术)(2)

六、水质调控

水质管理必须满足小龙虾和水稻的生长,水中溶解氧≥4mg/L,pH7.5-8.5,每20天泼洒1次EM菌等生物制剂,分解、吸收水中有害物质,以改良和调控水质。10-11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30 cm。越冬期间提高水位保温,控制在50-70 cm。3月份控制在30 cm左右,采用调节水深的方法来控制水温,调控方法为晴天有太阳时水位调浅,寒冷天气水位调深。4月中旬以后,稻田水位逐渐提高至50-60 cm,稻田水温稳定在 20-30 ℃,以利于小龙虾生长,避免提前硬壳老化。

七、日常管理

对养殖环境、水体指标实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4月下旬至5月底,水温升高,应加强水质调控、水草养护、饲料投喂,及时补充营养添加剂,预防疾病的发生。早晚巡视,早晨主要检查有无残饵,适时调整投喂量,中午测定水温、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观察田水变化,傍晚或夜间主要观察了解小龙虾活动及吃食情况。保持田水溶氧量5 mg/L以上,pH值7-8.5,透明度35 cm,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3-5 kg/667 m 2 ,每15天全池泼洒光合细菌,调节水中的氨氮含量。经常检查、维修、加固防逃设施,恶劣天气注意做好防逃工作,检查田埂是否塌漏,防逃设施是否牢固。

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加强疫病监测、防控,完善疫病防控系统,做好及时监测,采用物理、生物的方法防治,提高疫病诊断技术,严格控制消毒类、水质改良类渔用药物的使用。

采用地笼捕捞,地笼网目规格为2.5-3.0 cm,前期捕捞不需排水,傍晚将地笼放置在稻田、环沟或田间沟中,第二天收虾。每隔5-7天移动一次地笼位置,提高捕捞量。后期捕获量明显减少时,排出稻田水,地笼放置在虾沟中集中捕捞。第一茬捕捞时间是4-5月份,捕大留小;第二茬捕捞时间是8-9月份,此时的大虾留作第二年的亲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