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秦穆公求贤百里奚)

秦穆公求贤百里奚被孔子称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

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秦穆公求贤百里奚)(1)

五张羊皮换百里奚

春秋时期,晋献公灭掉虞国,俘虏虞国大夫百里奚,把他贬为奴隶,并在把女儿许配给秦穆公时,将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一起送到秦国。途中,百里奚壮志难酬不甘心,找了个机会逃离,结果在楚国又被抓获,安排他在营地放牛。秦穆公听说百里奚很有才华,起初准备用重金赎回,但为了不打草惊蛇,于是就派人带着五张羊皮,去见楚王,对他说:“我们有个奴隶叫百里奚,逃到你们这里,请让我们把他赎回去治罪。”楚国人一看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就高兴地答应了,交出了百里奚。到了秦国之后,穆公亲自解开了百里奚身上的枷锁,跟他谈论国家大事。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除了百里奚,还招揽了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在他们的辅佐下,开创了一番霸王伟业。

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秦穆公求贤百里奚)(2)

刘备、关羽、张飞

东汉末年,刘备很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一天,三人来到隆中,但孔明不在,他们失望而归。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再去。到了草屋,书童说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好又怏怏而回。

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秦穆公求贤百里奚)(3)

刘备与诸葛亮长谈

时间过得很快,这天,刘备打算三访孔明。三人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孔明醒来,两人纵论天下大事,相见恨晚,见刘备如此诚心诚意,诸葛亮便答应正式出山,两人共图大业,一举开创了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秦穆公求贤和刘备三顾茅庐,你最欣赏的是谁呢,其实,没有高下之分,都是因时因势因地位因环境不同,而采取的不同举措,一样名传千古。

秦穆公与百里奚,一个是君主,一个是奴隶,他们的地位就决定了秦穆公不可能像刘备那样躬身去请,也不能大张旗鼓,太过张扬,如果准备一份厚礼到楚国换人,容易引起警觉,因为花重金去赎一个奴隶,肯定不简单,况且百里奚曾是虞国大夫,口啤很好,如果让楚国人明白过来,反而是得不到人才了,所以他采取的谋略只能是欲擒故纵。

关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秦穆公求贤百里奚)(4)

史记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齐景公曾当面请教过孔子,他说秦国地方小、又偏僻,却能当上霸主,齐国为啥不能?孔子笑着答复,秦国虽然地方小,地处偏僻,但他们志向大,行得正,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能换回百里奚,像这样的国君,不仅能当霸主,还能够胜任天下之王。可见孔子对秦穆公的志向、知人善任是大为赞赏的。

刘备与诸葛亮,刘备虽然已占据新野,但身边缺少得力的谋士,对天下大势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虽有张飞关羽辅助,但整体实力不强,求才若渴的愿望更加强烈,而诸葛亮虽然在等待机会,但游散惯了,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邀请。刘备放下姿态,亲自登门,虚心请教,以持久的耐心和真挚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最终成就了一段君臣佳话。

两位求才若渴,都懂得因时因势,不拘一格招揽人才,他们礼贤下士,知人善用,都是能够成就一代霸业的大智慧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