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10句话懂得其中道理获益良多(中庸解读系列第十五篇)

中庸10句话懂得其中道理获益良多(中庸解读系列第十五篇)(1)

原文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文义解释

这篇文义很简单,之前已经多次说过,越是简单的文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越困难,所谓熟视无睹,就是这个意思。同时因为其简单易懂,让人很难深入去研究和解读。本系列前面的文章还向大家解释过,中国古代哲学著作,都是按照金字塔结构来写的,第一篇开宗明义,点明全书的主旨,明白人读了第一篇之后,后面的内容就已经全部概括。后面各篇都是给读不明白的人的进一步解释,随着解释的深入,文章内容就越来越浅显,越来越具体化。《中庸》也是遵循这个原则,开篇从抽象概念诠释什么是中庸,为什么要中庸,之后各篇逐步引用具体实例,从家国天下角度解读中庸。到了这篇,进一步具体到贴近普通人生活的人文伦理角度,对中庸的特点进一步解释,以期通过贴近生活实例的运用,帮助学生体会中庸。从这个角度不得不说,孔老夫子用心良苦,其在为学生传道授业时,考虑到各种学生的不同基础,尽可能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为学生解惑。闲言少叙,步入正题。

中庸10句话懂得其中道理获益良多(中庸解读系列第十五篇)(2)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辟”,通假字,通“譬”,就是譬如,比如的意思。“迩”,近距离的意思。“卑”表示低处。君子的大道,就像远行一样,必定是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一样,必定从低处开始。文义意思简单明了,引申意义丰富。这一篇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是对道的解读方面,这一篇是对于道的“大无外”与“小无内”的进一步说明君子的大道,必定是如远行般,由近及远,由低到高,贯穿于事物的完整阶段。君子的大道,不是所谓精英阶层的高大上的玩意,而是由无到有的“无”,“有”生于“无”,这个“有”既包含了“远”,也包含了“迩”;既包含了“高”也包含了“卑”。因此去感悟这个大道,不仅仅是从《中庸》前面章节所说的治国平天下去理解,同时也要从修身、齐家方面去理解,这个是第一层意思。第二个方面是对于普通人如何修身悟道的建议。对于开始修身悟道的人来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既然没有“诚则明”的悟性,那么便可由生活中的点滴开始,通过“明则诚”的努力,达到觉知。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这句话出自《诗经·常棣》,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意思是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鼓、瑟、琴合奏一样。“既”,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 。“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像一个人坐在食器(皀)前扭头的样子,表示吃饱了。本意即吃完饭。“耽”,原意耳大垂也,本义为沉溺、入迷、迟延。“兄弟既翕,和乐且耽”,表示兄弟吃饱了关系融洽的在一起,和顺、快乐而且沉溺、入迷在这气氛当中。“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上一句说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从修身齐家开始,那么修身齐家的标准,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金银满屋。这一句孔子引用《诗经》以妻子儿女为例,说明这种小事的中庸,就如鼓、瑟、琴的合奏一样和谐、自然,那样浑然天成,不假一物。这种和谐的琴瑟和鸣,就如同喜怒哀乐之未发一样,要用心去体会这样的感觉,这就是你生活中发而皆中的感觉。当你听一首喜欢的乐曲时,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可以说是中庸的一种体现,这一刻所有世俗的东西,包括你的肉体,都离你远去,这一刻只有灵魂与你相伴。这种中庸还体现在,兄弟之间,兄弟吃过饭,满足了基础的生活需求,无欲无求和睦的沉溺在这种感觉中,无为而清净,少了世俗的纷争,不因外物的好坏,改变内心的境遇,真正的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时才能在确定的因果之中,寻求不确定的灵魂自由。这种状态能够治国平天下,因此,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就更加不是问题。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同样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个层面是本意,达到上面的专改,家庭美满妻儿幸福,父母会多么的顺意和满足。这个层面的含义同样让人体会了孔子的用心良苦,《中庸》和《论语》一样,本质是圣人治学,教导人们修身悟道,感悟人生,针对不同的人群,孔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前面通过理学的说教,向起点较高的人群,晓之以理。针对基础较弱的人们,孔子动之以情。按照本篇的做法,虽然你可能无法理解,深层次道的“大无外”与“小无内”,但是你却可以收获“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同时也可以做到父母其顺,只要你坚信的做下去,虽然眼前只有一个宜尔室家,乐尔妻帑,父母其顺的小目标,只要你坚定理想,“诚则明”最终也能达到理想的彼岸。这个理想的彼岸也就是孔子这一句话的第二个深层次的含义,小家能齐,大国就必定可治,天下能平,最终明了大道也不困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