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1)

有这样一群游居者,大多数人没受过教育,少数希望有所作为的人,背井离乡隐姓埋名。法国人称他们为波西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弗拉明戈人,俄罗斯人叫他们茨冈人,希腊人叫他们阿金加诺人,伊朗人叫他们罗里人,中国人叫他们罗哩人,他们自称是罗姆人(Roma),英国人误以为他们是从埃及移民过来的,起了一个贬义的绰号“吉普赛人”。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2)

罗姆人祖居在印度北部旁遮普一带,迫于战乱和饥荒,10世纪时开始向外迁徙,沿着波斯到土耳其,再到东南欧,于15世纪到达西欧。罗姆人居无定所,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在城乡之间游荡,竟混成了欧洲最大的少数民族。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3)

数百年来,罗姆人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素以神秘的形象示人。他们不事农桑,也不饲养畜牧,一直在城乡之间寻找与其流浪生活相适应的生计。男人以贩卖家畜、马戏驯兽师、补锅和充当乐师为业,妇女则从事卜卦、卖药、行乞、表演等行当。传统的、拿着神秘水晶球算命的罗姆人已很少见了,大多数算命女都是用特殊的塔罗扑克牌给人占卜。她们熟练地将一副纸牌在手中转来转去,挥手拍出一沓,反手又甩出一摞,叫你从中抽出几张,卜问前生今世。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4)

解读得了三生三世,但罗姆人却没有文字、不写历史,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重要的文化信息传给后代。神话、传说、英雄故事、魔术故事和小说故事,传递着罗姆人的信仰和价值观。虽然这些故事是虚构的,但这些故事通常为第一人称形式讲述,仿佛是讲述者的亲身经历一般。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5)

德国文献记载,1423年,德国国王西吉斯蒙德特准外来的吉普赛人居住在他管辖的领域里,所有入境的吉普赛人都可获得一份相当于居留卡的“保护证”。凭着这份“保护证”,吉普赛人得以在欧洲哈布斯堡王朝领区内自由通行。可惜15世纪末,德国就取消了吉普赛人的“保护证”,下令驱逐所有境内的罗姆人,违者格杀勿论。不仅德国驱逐吉普赛人,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采取同样的驱逐政策,理由大致是:传染黑死病、鼠疫、霍乱,偷窃,行巫术,他们被认为是替土耳其人当间谍,还被当作是犹太人的亲戚,反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从此,罗姆人就不断地从一地迁往另一地,栖息的地方总是在隐蔽的荒乡僻野。他们用流浪抒写着一代一代的历史,出生时是起点,死亡时是终点。他们中很多人在唾骂声中生活,过着只有自己民族才能理解的日子。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6)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7)

在所属国的人们看来,罗姆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从事的都是些不正经和低下的行业,因此流浪和贫穷的罗姆人长期遭受歧视与迫害。希特勒统治德国时,像对付犹太人一样,将大量的吉普赛人关进集中营,约有四十万罗姆人遇难。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德国人引以为豪的雅利安人出生是自己瞎编的,而被他们大规模屠杀的罗姆人才真正是雅利安人的后裔。

《巴黎圣母院》中美丽善良、命运凄惨的艾丝梅拉达,《叶塞尼亚》中能歌善舞、聪明勇敢的叶塞尼亚,《大篷车》里的“拉兹之歌”,《卡门》里敢爱敢恨的卡门姑娘……对罗姆女郎印象很深,特别在艺术家的眼里,她们是流浪不定但性格坚强的女人,美丽、性感、善良,敢爱敢恨,敢于反抗,向往自由。罗姆人被艺术化地渲染,更大程度上缔造了这个民族的神秘和传奇,而在当地人看来,罗姆人却是异端、威胁和永远的奇葩。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8)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9)

东欧是今罗姆人居住的主要聚集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吉普赛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他们已在那里“定居”了几百年,但大部分罗姆人仍生活贫困,遭受歧视,在社会边缘徘徊。东欧国家相继加入欧盟后,罗姆人更多地前往西欧。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10)

不少罗姆人定居了下来,有了正常的职业、定期缴所得税,把小孩子送进学校受教育......但是,罗姆人作为一个天生的流浪民族,内心有很强的民族性格,其他民族的人本来就歧视罗姆人,而罗姆人自身也排斥外族人,即使他们定居在石砌的房子里,却依然谨守着祖先的传统,如同过去的敞篷马车里生活一样。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11)

小浣熊又来翻我家垃圾桶,该怎么办?

猫熊逆袭史

日本往事,东看看西瞧瞧

开不开奥运会,日本左右为难

出道即巅峰,立志要做一本有深度的杂志,他办到了

罗姆传记 能歌善舞的罗姆人(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