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课本里的写作密码作者介绍(他们的相遇记录作家在校园里的故事)

在北京通州潞河中学仁之楼的校园文学馆,我遇见了他,遇见了他们。

一位位作家在学生时代的文学创作,建构出一座青春的文学馆。校园,不仅是作家成长的摇篮,也是重要的文学场景。那些发黄的报纸、油印的创刊号、工整的手稿,都可能是某位作家的处女作……这里收藏了文字,也收藏了作家们的成长故事,是青春的鲜活印记。

藏在课本里的写作密码作者介绍(他们的相遇记录作家在校园里的故事)(1)

藏在课本里的写作密码作者介绍(他们的相遇记录作家在校园里的故事)(2)

刘绍棠遇上肖洛霍夫

刘绍棠,“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当代乡土文学举旗人。潞河中学1954届毕业生,1952年9月,当时正读高一的他发表成名作《青枝绿叶》,该小说被叶圣陶先生编入高二的语文课本。这一年,他16岁。

藏在课本里的写作密码作者介绍(他们的相遇记录作家在校园里的故事)(3)

他进入武汉大学后,创作上了一个台阶,迎来了一个高峰,他的爱情小说《一路平安,一路平安》,刊登在1988年《写作》上,受到广泛关注,当时易中天是武汉大学的老师,以题为“峡谷中低回的绿色旋律”给他写了这样的评论:

  “是呵,星河漫漫,尘世茫茫,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匆匆赶路,有多少爱与美的机遇失之交臂,终成永生的遗憾。小说《一路平安,一路平安》描写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显然,这类故事由于自身的审美品位,在写作技巧上,就无须假以文饰,也不可假以文饰。韩非云:‘何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韩非子·解老》)。因此,它只需淡淡叙说,娓娓道来,愈是平淡无奇,就愈有审美魅力,过分的渲染,过多的修饰,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描写,都会破坏或者冲淡了那故事自身的美。”(原载1988年《写作》杂志)

时隔30年,洪烛的这篇小说,现在读来依然生动诗意。而洪烛也非常珍惜易中天先生对他的鼓励和指引,在此后的创作中,自然真挚的文风是他鲜明的特色。试想,如果当年没有中学老师的举荐、没有大学老师的指引,诗人的命运、诗人的文字未必是今天我们见到的。

在文字中穿越,那人,那事,但愿都一切平安。

“新潮”与“山泉”相遇

1918年,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俞平伯、顾颉刚等人,在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等师长的支持下,成立了北大第一个学生社团“新潮社”,并创办《新潮》杂志,发表学生们的作品,从此掀开了中国现代校园文学新篇章。

作为镇馆之宝,我看到了在1919年出版的《新潮》第二卷第一号,看到鲁迅的《明天》和周作人的《游日本新村记》,可见周氏兄弟在当时可谓文坛双雄。在第二卷第二号,我看到叶绍钧先生的《小学教育的改造》,在那个时代叶老就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如果说《新潮》《新青年》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的革新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那么小的文学社刊同样也培养了一批文学作者。

当时间过了70年,在中国校园,大大小小的文学社如同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有这么一个文学社,走出的一位年轻人,与这座文学馆有关。

他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王世龙,中国校园文学馆的创始人。

1989年,山东莒县大石头乡中学的教师王世龙(笔名海生)酷爱文学,先是自己埋头进行文学阅读、写诗写小说,而后不自觉地带动起一些青年教师、学生阅读写作。于是他创办并主持了山泉文学社,创办了油印刊物《山泉》。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在小山村里,他们把自己的诗歌、小说一个字一个字地用铁笔钢板蜡纸刻写,用手工滚子式的小油印机印出来装订成册,进行交流传播,和世界对话,用文学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偏僻的山泉文学社走出了一批文学青年,比如现在《诗刊》社做编辑部主任的诗人蓝野(当年的山泉文学社副社长)和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文学》编辑、诗人李林芳(当年的山泉文学社副主编)等。正如诗人蓝野所说,山泉文学社和诗歌写作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成长与修复,精神的建构与完善。

山泉文学社的创办给了王世龙很大的鼓舞,之后,他编杂志、编书、从事校园文学事业。他认为,文学如大地上朴素而灿烂的谷子,“养着性命”。他愿意把文学赠予他的高贵分享出来,“让所有的眼睛都看见”,让更多的人爱上文学,从中获得生命的滋养。

是的,文学本身就是教育。王世龙始终执着于校园文学,把他诗意的情怀全心地投入其中,他希望学校富于文学气息,师生都具备文学素养。校园因文学而生动,文学因校园而年青。这也是他与百年名校北京潞河中学组建这个馆的初衷吧。

“他放下自己的创作,把自己的浅吟低唱演奏成一首壮阔的文学阅读推广的‘进行曲’,他把人生之诗写到无数的校园里,写到文学的土地里,并视之为自己人生最灿烂的‘花冠’”。

感谢海生,让我在中国校园文学馆遇见。

(作者:黄丽荣,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发表作品一百万余字,出版报告文学《窗口的春天》《巴山纪事》《回望天路》等。短篇小说《好日子长着呢》《亲爱的家》《正月》等被《小说选刊》转载并入年度选本)


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05月25日

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