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

携手叙乡情,共建新江苏。今天是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报到的日子,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了很多徐州元素,也遇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就让我们随着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一起,走进这场乡情浓浓的盛会!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1)

徐州广电全媒体报道团队为您现场报道!

徐州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这片大地上走出数不清的优秀儿女,而他们也抱着一颗拳拳之心,时刻记挂着家乡父老,常常谋划着家乡发展。乘此次江苏发展大会之机,一大批徐州“老乡”也在把视线聚焦淮海大地。

他们中,有“老朋友”,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2)

许崇育接受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专访。

国际著名水文学家、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许崇育是徐州沛县人。今年是他第二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虽然常年生活在海外,但许崇育对家乡的关注却从来没有减少:

“能够参与家乡的建设,我感到非常自豪。不管任何时候,只要听到家乡的召唤,这就是最优先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是可以往后靠的。这一次,希望利用我的专业知识和我能利用的资源,比如在流域水治理、水环境这些领域,给家乡徐州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3)

张克非接受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专访。

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张克非也是江苏发展大会上的“熟人”,在2017年参加第一次活动后,张克非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从国外转移到国内,带领矿大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他告诉记者,通过江苏发展大会这一平台,让他这个“新江苏人”与这片土地有了更紧密的

虽然我出生不在江苏,但我很快就爱上了这片土地、有了乡情、结识了很多朋友。我就是新的江苏人,新的徐州人,新的矿大人。所以我一定当好我的江苏人,尽我的一份力量!”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4)

孙博华接受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专访。

同样是江苏发展大会的老朋友,南非科学院院士孙博华早早地抵达了会场。自从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之后,他每年都会回家乡徐州看一看,这些年家乡的变化,让他倍感欣慰,也希望未来和家乡能有更多的合作交流:

“通过江苏发展大会这个平台,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也更多地了解了江苏以及老家徐州的情况。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为家乡做一些事情,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一些学术层次的活动,也希望能和家乡进一步的合作。”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5)

任广峰接受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专访。

为了参加本届江苏发展大会,英国江苏商会常务副会长、英国康泰医药集团董事长任广峰在飞机上度过了自己60岁的生日。这一次他带来了新的合作项目,希望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飞机上的时候,我就很感慨——出国的时候我还是个小伙子,现在已经60岁了。越是岁数大了,就越是想为家乡多做贡献。衷心祝福我们的徐州能够展翅高飞!”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6)

沈红卫接受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专访。

沈红卫是地道的徐州人,作为一个在国内拥有14年中医针灸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他孤身闯荡澳洲墨尔本。经过十余年的奋斗,沈红卫在澳洲拥有了十余家沈氏中医按摩连锁店,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对家乡的感情,始终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在参加了第一届江苏发展大会后,我感觉和家乡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不但我们在澳大利亚的连锁中医诊所和江苏省中医院建立起远程会诊项目,而且去年澳大利亚医疗协会的三名专家也来到徐州多家医院进行医学交流。我希望,今后还能在更多的领域促成澳大利亚和家乡的合作交流。”

他们中,有“新面孔”,对徐州的发展潜力抱有美好期待: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7)

刘洪一接受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专访。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是徐州人,这片南秀北雄的家乡,总是让他魂牵梦绕:

“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文化推广者,一方面希望在深圳大学与徐州人才吸引上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在徐州特色文化开发上,希望能提供一些个人的智力支持。”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8)

栾润峰接受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专访。

中关村电子商会会长栾润峰是常州人,但他对徐州的关注同样浓厚。本次江苏发展大会上,他主动要求到徐州来看一看:

“这些年来,徐州和中关村之间的合作很密切,成立了中关村信息谷,在服务外包、电子技术等领域的产业合作项目也很多。所以我对徐州的发展很关注,希望到这里来看一看,寻求更多合作的可能性。”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9)

鲁加升接受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专访。

厦门南洋学院董事长执行校长鲁加升是徐州睢宁人,多年深耕民办教育的他,也关注着徐州的教育发展:

“不管离家多远,徐州的元素始终体现在我身上,徐州人的口味、习惯,我一直没有改变。我身上有浓厚的徐州乡情情结,我在厦门办了一个徐州之家,凡是来厦门创业,没住处的徐州人,我免费给他提供住处。而作为一名职业教育院校的创始人,我正打算在徐州建立一个学校,支持徐州航空技能人才建设。”

他们中,有“嫩枝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家乡: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10)

王晓文还是一名“无线徐州”的资深粉丝。

徐州姑娘王晓文正在南京审计大学读大二,通过严格的选拔,她光荣地成为一名江苏发展大会志愿者。王晓文对徐州广电全媒体记者说:

“近两个月来,我们通过严格的培训、选拔,终于有幸来到这里,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里,我见到了很多优秀的江苏人、徐州人,他们的成就鼓舞着我,他们的乡情感动着我,以后我也要用专业本领武装好自己,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11)

5月21日,对接江苏发展大会,第二届“彭城英才荟”也将在徐州拉开序幕。约200名徐州英才将出席活动,其中有39名嘉宾直接从江苏发展大会活动赶回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发展献计献策。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12)

相比两年前,徐州变化更大了,我们很期待展现给老乡们一个更美的老家!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13)

相比两年前,彭城英才们的朋友圈更广了,我们很期待更多的“徐州力量”汇聚到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建设中来!

世界再大,徐州是家

欢迎彭城英才们常回家看看

为家乡的发展出力

为家乡的变化点赞!

总监制/李爱彬 监制/王经波

新闻总监/刘建玲 主编/徐蕾

责编/渠峰 编辑/黄锟

全媒体记者/徐蕾 渠峰 张磊

许腾飞 杨睿 张晨晔 贾亮 栾威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14)

万水千山总是情,点个小花

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尽绵薄之力(感恩的力量乡情)(15)

行不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