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

假如你正和家人朋友逛着动物园,突然面前出现了一头没人管的狮子,你会先叫救命还是先逃跑?又或者给它一个滑铲?

近几日,国内一家动物园在进行动物表演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两只狮子一前一后地从笼子的缝隙钻了出去,甚至跑到了公共园区。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

对此,亲身体验过的游客们都惊魂未定、大感后怕:

“太可怕了,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狮子。”

“当时感觉死神在朝我招手,我抱着孩子拼命的跑,鞋子都跑掉了一只。”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2)

好在很快两只狮子就被抓了回去,所幸并无造成人员的伤亡,但看着这两只骇人的狮子,还是让人忍不住会想:猛兽到底应不应该圈养?马戏团的驯养条件如何?人工养殖到底有没有必要?

动物在马戏团中是如何生活的?

如果没有发生意外,马戏团中的动物看起来各个温顺乖巧,聪明机灵。有能听懂饲养员讲话的黑熊,有会算数的猴子,甚至还有钻火圈的老虎等动物。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3)

那马戏团最早起源于哪里呢?

根据资料记载,马戏团最早出现在1768年的英国,而当时的动物主演是马,所以将该表演组织命名为马戏团。最初的马戏表演是动物与人的结合,在马表演的同时,夹杂着人的杂技表演,例如走钢丝,胸口碎大石等。此表演形式一出现,立马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马戏团开始风靡。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4)

后来,马戏团不仅仅驯服马这种动物,他们还选择了猴子这种非常聪明的动物作为主演。猴子的参与让马戏团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他们还加入了人与猴子一起算数这样的环节,引人入胜。

随着马戏团的继续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的动物加入到马戏团中来,他们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动物训练,这样做带来了诸多好处,当时的人们更青睐于去看马戏表演而不是去动物园单看动物。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5)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驯养员的安全无法保证。

由于人们选择的都是像熊、老虎、狮子等野生的猛兽,大多还足够吸引眼球的食肉动物,所以驯养员每天在训练他们时都承担着无比大的风险,这也间接的成为了部分马戏团出现虐待动物的一大原因。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6)

马戏团在驯养这些动物时,一般是在动物还处于幼崽时就将他们圈养,这种方法可以让它们的性情变得温顺,不像野外生长的动物那样具有危险性。但随之而来的是动物们的血与泪。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7)

训练大象常用的“象钩”

我们以熊为例,我们在纪录片中看到的熊是四肢行走的动物,很少的情况下才会双足站立,但在马戏团中的熊,不仅可以站立很长时间,甚至可以在人的搀扶下直立行走。

马戏团是用一个铁环将黑熊驯服的。

驯养者用铁环套在黑熊的脖子上,铁环的高度正好是黑熊站立的高度,如果黑熊不想站立,铁环就会紧紧勒住黑熊的脖子,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黑熊的窒息死亡。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8)

除了这种残忍的手段之外,马戏团还会使用鞭打、挨饿的方式让动物“学会”那些马戏表演的技能,并且他们还会将动物关在暗无天日的笼子里,马戏团是这些动物们想逃却逃不掉的地方。

除了虐待动物之外,马戏团还改变了某些动物的性格。例如,在海洋馆中常见的虎鲸,明明在海洋中从未发生过伤害人的事件,但在海洋馆中,虎鲸伤人的事件经常发生。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9)

难道这种将人们的快乐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的行为不应该被禁止吗?难道这样的表演就是人们真正想看的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的深思。

人工养殖也应该被禁止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人工养殖与马戏团的虐待动物的方式有很大区别,并且人工养殖和人工培育是有严格规定的。

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发和频繁的活动,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破坏,加之人类的大肆捕杀,许多野生动物野外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0)

被盗猎者割去角后得到了及时救治的犀牛

对于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于是出现了对濒危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的方法。经过众多年的实践证实,这种方法在中国确实卓有成效,我国成功让中国的熊、华北豹的数量得到逐步的提高。

以大熊猫为例,大熊猫作为中国的“国宝”,在1980年前后,就被列为中国濒危物种,野外数量非常之少,濒临灭绝。仅仅经历了8年的时间,大熊猫的野外数量已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1)

大熊猫濒危的原因比其他物种多得多,它们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大熊猫的栖息地越来越小。

其次,大熊猫的繁殖能力较差,幼崽成活能力差。并且大熊猫的生殖系统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导致雌性熊猫的卵子质量下降,雄性大熊猫的交配欲望下降。

再者,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惹人喜欢,不免有些人动些歪心思,它们捕捉野外的大熊猫进行买卖或者自己饲养。长期以来,这种过度捕杀的行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熊猫的种群,而种群的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2)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采取了人工饲养的方式来拯救大熊猫。通过圈养、人工繁殖等措施,我国的大熊猫数量得到显著提升。更令人欣慰的是,经过数据分析,圈养的大熊猫比野外的大熊猫更长寿。

在野外的大熊猫的寿命一般为18-20岁,而经过饲养员的悉心照料,加之良好的饲料管理和医疗水平,圈养的大熊猫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25-30岁,更有甚者能超过30岁。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3)

由此可见,人工圈养与马戏团的虐待动物显著不同。

人工圈养的目的是借助人类的力量,帮助某些濒危动物继续生存下去,保护中国物种的多样性。而马戏团的虐待是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人为干预动物生长的行为,它们以教会动物马戏表演来取悦人类为最终目的。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4)

我们应该批判的是马戏团中的那样虐待动物的行为,减少甚至杜绝动物的买卖行为,让动物们远离那个暗无天日,充满黑暗的地方。

人工圈养百利而无一害吗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人工圈养也不例外。这种养殖方式在某些程度上保护了野生濒危动物,但同样,这种方式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热议:人工圈养什么时候该将动物放归野外呢?还是一生都在人类的干预下成长?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5)

国内首例人工繁育濒危物种黑腿白臀叶猴

首先,我们可以得知,单在饲料这方面,人工圈养便显现出较大的弊端。在野外的动物的食物是在野外自己寻找的,由于野外环境多样,动物门的食物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变化非常大。

但人工养殖的动物的饲料基本是工作人员按照比例配好的,饲料包括玉米、小麦、大豆等作物,其多样程度与野外无法相比。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6)

再者,人工圈养与野外生长的环境完全不同。人工圈养的动物大多生活在笼子里,或者生活在人工建造的围场中,动物的活动面积与野外的动物无法相比。野外环境中生长的动物不仅有充足的运动,还具备了相当机警的头脑,这对动物来讲意义非凡。

人工圈养的动物何时放归自然?首先要对放归动物进行严格的筛选,符合放归规定的,身强体壮的,适应能力强的动物才会被选作放归动物。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7)

接着,饲养员会对准备放归的动物进行训练,会模拟野外环境,让动物学会依靠自己生存,并且,会在模拟环境中放入许多其他动物,模拟捕食和天敌等,用这种方式来锻炼即将放归野外的动物,让它们提前适应野外环境。

动物放归野外后,并不是完成任务了,我们还需要继续对动物进行追踪,通过我们的追踪分析,要等到动物完全适应野外的环境,融入到野外的族群中时,我们的任务才算圆满完成,动物放归才算顺利结束。

马戏团狮子出逃吓坏游客吹走了(河南马戏团狮子出逃)(18)

由此可见,人类干预动物生长过程有好处也有弊端,最重要的是不要超越干预极限,要保证动物不泯灭本性,并且能适应不同环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