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渣男事件:茶水先生读诗经048

诗经中的渣男事件:茶水先生读诗经048(1)

桑中

爰采唐矣?

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

沬之北矣。

云谁之思?

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

沬之东矣。

云谁之思?

茶水先生解读:

这首诗字面意思很明显,是一首男女约会的情诗。男主人公一面走一面得意地唱着,自问自答,欢乐之情溢于言表。

不过听完了他畅快的表达,或许我们会义愤填膺。因为如果搁现在来看,很明显,这就是一流氓。出去约会,先是约姜家的闺女,再约弋家姑娘,这还不算完,庸家的大姐也不放过。脚踩好几条船,这样的家伙纯属道德败坏。

如果真的是道德败坏,怎么可能在《诗经》之中流传几千年呢?孔老夫子早就手起刀落了,“孔子删诗”,能够进入他老人家法眼的在基本立场上肯定不会有大问题。

那么这哥们到底是不是个流氓呢?

“桑中”是云雨之地,这在文献里是有记载的。《吕氏春秋·顺民》中说:“桑林,桑山之林,能兴云作雨也。”宋国、卫国桑树种植得很多,郭沫若考证说:“桑中即桑林所在之地,上宫即祀桑之祠,士女于此合欢。”鲍昌后来进一步推进了郭沫若的说法,他认为上古蛮荒时期人们都奉祀农神、生殖神,“以为人间的男女交合可以促进万物的繁殖,因此在许多祀奉农神的祭典中,都伴随有群婚性的男女欢会”,“郑、卫之地仍存上古遗俗,凡仲春、夏祭、秋祭之际男女合欢,正是原始民族生殖崇拜之仪式”,“《桑中》诗所描写的,正是古代此类风俗的孑遗”,“决不能简单斥之为‘淫乱’”。

应该是的。

诗经中的渣男事件:茶水先生读诗经048(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