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20分)

1. 32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 78的2倍是( ),78的12倍是( )。

3. 一位老爷爷每分钟行走48米,我们可以说这位老爷爷的步行速度是( )。

4. 小山的妈妈一分钟可以打字280个,照这样计算,她26分钟可以打字( )个。

5. 在下面的( )里填上“>”“<”或“=”。

280×42( )140×84

150×97( )140×100

32×448( )128×112

6. 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两个因数的积是389,其中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 )。

(2)两个因数的积是762,其中一个因数乘99,另一个因数除以99,则积是( )。

二.判断。(10分)

1. 89×49的结果一定小于4500。 ( )

2. 两个因数的积是277,其中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乘5,则积是284。 ( )

3. 300×3的末尾有两个0。 ( )

4. 总价=单价÷数量 ( )

5.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是三位数。 ( )

三.选择。(10分)

1. 234×6=1404,则234×12=( )

A.702 B.2808 C.2340

2. 200×540的最简竖式是( )。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

3. 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50,另一个因数乘20,则积( )。

A. 乘1000 B.除以1000 C.乘70

4. 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了350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1750千米/时 B.70千米/时 C.355千米/时

5. 楼下的老爷爷步行的速度是55米/分钟,这位老爷爷步行47分钟走了( )。

A.2585米 B.2585千米 C.2585厘米

四.计算。(36分)

1. 直接写得数。(6分)

30×40= 50×130=

240×5= 18×300=

60×80= 320×20=

2. 用竖式计算。(18分)

409×16= 120×300=

568×62= 314×81=

501×103= 130×608=

3. 脱式计算。(12分)

156 211×15 198×45-654

560÷80×79 899-12×19

五.解决问题。(24分)

1. 小亮每天晨跑的速度是115米/分钟,晨跑半小时,他跑了多少米?

2. 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4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9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 一列火车以127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12小时后,火车距离乙地还有230千米。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为多少千米?

4. 乡村要建设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要27天完成。如果要20天完成,那么每天应该修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

1. 3

2. 156,936

3. 48米/分钟

4. 7280

5.

280×42( = )140×84

150×97( > )140×100

32×448( = )128×112

6.(1)3890

(2)762

二.

√ × √ × ×

三.

B C A B A

四.

1.

30×40=1200 50×130=6500

240×5=1200 18×300=5400

60×80=4800 320×20=6400

2.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2)

五.

1. 115×30=3450(米)

答:他跑了3450米。

2. 450÷5×9=810(千米)

答:这辆汽车9小时行驶810千米。

3. 127×12 230=1754(千米)

答:甲地到乙地的铁路长为1754千米。

4. 60×27÷20=81(米)

答:每天应该修81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选择。(18分)

1. 一个不透明袋子里装着除颜色不同外,其它都相同的9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的可能性大。

A. 白球 B.黑球 C.蓝球

2. 一个不透明袋子里装着除颜色不同外,其它都相同的9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袋子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的球( )是红球。

A. 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

3. 一个不透明袋子里装着除颜色不同外,其它都相同的两种颜色的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后放回),共摸30次,摸到绿球10次,摸到红球20次,那么袋子里可能( )的数量多。

A. 红球 B.绿球 C.白球

二.下面是五年级(一)班制作的卡片,各个卡片数量情况如下表所示。(16分)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3)

请判断下面几位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小周说:“我任意摸出一张卡片,摸到字母D的可能性最大。”( )

2. 小王说:“我任意摸出一张卡片,可能会摸到字母E。” ( )

3. 小赵说:“我任意摸出一张卡片,一定会摸到字母D。” ( )

4. 小李说:“我任意摸出一张卡片,不可能会摸到E。” ( )

三.看图回答问题。(18分)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4)

1. 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2. 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3. 转动哪个转盘,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与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相等?

四.班会上,老师出示了几张卡片,如下图所示,让同学们任意抽出一张(抽出后放回)。(选一选)(15分)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5)

1. 抽到( )的可能性最大。

A. 唱歌 B.跳舞 C.讲笑话

2. 如果让你去抽一张卡片,抽到( )的可能性最小。

A. 猜谜语 B.讲笑话 C.跳舞

3. 如果让你去抽一张卡片,不可能会抽到( )。

A. 讲笑话 B.诗朗诵 C.猜谜语

五.按要求涂一涂。(24分)

1. 摸出的不可能是蓝色的圆形。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6)

2. 摸出的一定是红色的球。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7)

3. 摸出的可能是黄色的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8)

六.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现在有5把钥匙和5把锁,但不知道哪把钥匙配哪把锁,那么最多要试多少次才能配好所有的钥匙和锁?(9分)

参考答案

一.A B A

二.√ √ × ×

三.

1. 答:转动①转盘,指针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2. 答:转动③转盘,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3. 答:转动②转盘,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与停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相等。

四.B A B

五.

1.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示例: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9)

2.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0)

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示例: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1)

六.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2)

如上图,先试第1把锁,有5把钥匙,最多要试4次,就可以确定跟第1把锁配对的钥匙;

再试第2把锁,有4把钥匙,最多需要试3次,就可以确定跟第2把锁配对的钥匙;

试第3把锁,有3把钥匙,最多需要试2次,就可以确定跟第3把锁配对的钥匙;

试第4把锁,有2把钥匙,最多需要试1次,就可以确定跟第4把锁配对的钥匙;

最后只剩下第5把锁和一把钥匙,即为配对的一组。

4 3 2 1=10(次)

答:最多要试10次才能配好所有的钥匙和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19分)

1. 甲、乙两数的比是3:9,则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

2. 妈妈买了2.4千克苹果和4.2千克梨,苹果和梨的质量比是( ),比值为( )。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3)

4.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9:7,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 ),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5. 把4:11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

6. 已知三个自然数的平均数是20,这三个数的比是1:3:6,这三个数分别是( )、( )、( )。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4)

二.判断。(12分)

1. 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5)

3.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1:3:4,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三.选择。(12分)

1. 把39:1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A.13:4 B.4:13 C.39:11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6)

3. 甲、乙两人走同一段道路,甲走完用了6小时,乙走完用了7小时,则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

A.6:7 B.7:6 C.12:14

四.计算。(28分)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7)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8)

五.解决问题。(29分)

1. 用一根长为72厘米的铁丝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之比是8:3:1,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多少?(4分)

2. 已知A、B两地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13:12。那么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5分)

3. 已知爸爸的身高是180厘米,小山的身高是1米,求爸爸与小山的身高之比是多少?(5分)

4. 六年级(一)班的班级图书角有一些图书,借出去了32本,借出的图书数量与剩下的图书数量之比是4:7,求班级图书角原来有多少本图书?(5分)

5. 一块菜地长是35米,宽是8米,农夫打算以3:5的比例种植西红柿和南瓜,那么西红柿和南瓜分别占地多少平方米?

6. 已知今年小红和爷爷的年龄之比是2:7,小华比爷爷小50岁,求今年小华和爷爷的年龄之和是多少?(5分)

参考答案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19)

二.× √ ×

三.A C B

四.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20)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21)

五.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22)

答:这个长方体框架的体积是81立方厘米。

2. 甲、乙两车速度之和:600÷6=100(千米/时)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23)

答:甲车的速度是52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48千米/时。

3. 1米=100厘米 180:100=9:5

答:爸爸与小山的身高之比是9:5。

4. 32÷4×7 32=88(本)

答:班级图书角原来有88本图书。

5. 35×8=280(平方米)

人教版数学4-6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及答案(24)

答:西红柿占地105平方米,南瓜占地175平方米。

6. 50÷(7-2)×(7 2)=90(岁)

答:今年小华和爷爷的年龄之和是90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