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小结(初中物理知识点二十)

(一)分子热运动1、扩散的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小结?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小结(初中物理知识点二十)

初三物理分子热运动小结

(一)分子热运动

1、扩散的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2、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斥力两种相互作用的力,它们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

② 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 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 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的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二)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或放热、形状等因素无关。

3、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由于水的比热容非常的大,所以常用水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等。

4、比热容知识点常考查热量的计算题,计算热量的公式为:Q=cm△t,其中Q是吸收(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c是比热容,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J/(kg·℃),m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t是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单位是摄氏度(℃)。

注意:审题时要注意“升高(降低)到10℃”还是“升高(降低)了10℃”,前者的“10℃”是末温(t),后面的“10℃”是温度的变化量(△t)。

由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是由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变化量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