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宋 辛弃疾

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1)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2)

此词约作于公元1204年(宋宁宗嘉泰四年)或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当时北方落入少数民族政权手中,南方士族中有一部分爱国人士一心想要收入中原。

镇江是抗金的前线,晚年的辛弃疾被委任为镇江知府,负责备战北伐。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写下此词。

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3)

此词中的北固亭,就位于现镇江北固山风景区。

六朝时,梁武帝萧衍登临此山,即曾挥笔题下“天下第一江山”。

山上主要景点有: 甘露寺、北固楼、多景楼、《天下第一江山》石刻、铁塔、祭江亭、狠石、溜马涧、试剑石、太史慈墓、魯肃墓等。古道两旁绿树成荫,不乏树龄数百年的老树。

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4)

多景楼

多景楼在甘露寺的背后,位于北固山后峰顶上,是一座画梁飞檐楼阁。古名北固楼,亦称春秋楼、相婿楼、梳妆楼。它时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市的“黄鹤楼”齐名。

多景楼因米芾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楼”匾额而闻名。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多景悬窗牖”诗句,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

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5)

登上多景楼,极目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真有凌空飞翔之感。“百年戌马三分国,千古江山一倚楼。”

朝东眺望,滔滔江流,一泻千里,青翠的焦山在万顷碧波之中飘渺;

西边,千峰万岭,山峦重叠,愈远愈淡,与碧空融为一体;

近处的金山,由于背景鲜明,益发显得清丽;

江对岸扬州的文峰塔隐约可见;

楼脚下,使人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6)

北固亭

多景楼东面,有一座石柱方亭,古称北固亭。因为该亭位于北固山的最高点,上接蓝天,古人有云:“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意”,因而又名凌云亭、摩天亭。

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7)

传说中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孙夫人随刘备去荆州后,又被孙权骗归强行留住江东。

孙刘联盟破裂,彝陵大战,刘备兵败,孙夫人听到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故名祭江亭、临江亭。北

固亭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石柱上刻有楹联两副:“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亭外有围墙、廊路,内设有石桌、石凳。

亭下石壁悬江,登亭放目,四周的水色山光尽收眼底,月夜景色更加迷人。

题临安邸国学启蒙(读诗赏景何处望神州)(8)

公元1205年,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登上北固山,观景抒怀留下了千古绝唱。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