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让儿子在雪中跑步(负重前行7分钟3小时)

《Cargo》:译名《负重前行》,又名《父爱无僵》《父爱倒数三小时》。

一部7分04秒的微电影。

这部现象级的微电影2013年诞生于澳大利亚,之后迅速火爆全球,在Youtube上曾获得1200万的点击量,席卷全球的传播让这部短片在17个国际影展上大放异彩,并且一路毫无悬念地杀进澳洲短片电影节的决赛。

这部成本花费不到4000美元,由两名主创和六名演员,仅用了两天时间拍完所有素材,剪辑而成的微电影,却出奇制胜地获得了众多赞誉。

13年前让儿子在雪中跑步(负重前行7分钟3小时)(1)

《Cargo》2013年海报

这是一个父亲在绝望中为女儿寻求生路的故事。

影片的开头,一个在昏迷中醒来的男人,迷迷糊糊看见副驾驶的妻子在向自己招手,视线清晰之后却愕然发现眼前的妻子已经变成了丑陋嗜血的丧尸。

为了救女儿,与变成丧尸的妻子搏斗,丧尸妻子倒在车底,而男人却发现左臂赫然有个被咬的伤口。

此时的他已清醒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女儿的啼哭声,却让他产生了作为父亲的决绝。

为了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他背上女儿,排除万难在困境中为孩子谋求一条生路,直到被枪杀,背上的孩子最终得救。

在人性泯灭的边缘,一息尚存的父爱,弥散在这段悲哀的旅途之上。

负重前行的父亲,将观众感动得一塌糊涂。

应该可以说,这是一部由细节支撑起来的影片,而每处细节又无一不衬托了这场浩劫中父爱的伟大。

1、7分钟

虽然这部微电影只有7分04秒时长,但正是因为只有短短的7分钟,电影里的每一个镜头都有其深刻涵义,全剧没有一处浪费的镜头,信息量密集的镜头语言则以特写的方式,展示了一个父亲为了给女儿争取一线生的希望所做的一切,细节引导观众抱着疑问看清了真相之后,剩下的便只有潸然泪下的了然。

2、3处安全区,3小时

主角发现自己被咬后没有用过多的时间考虑自己的生死,仿佛出于本能,女儿的哭声提醒他很冷静地做出了决定:在地图上圈出了3处安全区的距离,在排除其中2处较远距离后,筛选出距离自己最近的一处,根据自己的伤势推算,自己离变成丧尸只有3个小时的时间。

时间非常紧迫,能不能在这3小时之内把女儿送到安全区并让女儿获救,对他来说是个充满未知的艰辛过程,不管结局会怎样,他顾不了太多,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一直往前走,无论如何也要给女儿带来一线生机。

3、18千米

3处安全区筛选过后,最近的一处,距离自己18千米。

这个数字对主角的现状来说,可以说是残酷的。

抛去所有路上的意外因素,倘若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匀速步行18千米,大概需要3-4个小时,然而他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只能靠运气赌上所有,但愿路上不会碰到野兽,但愿路上不会碰到丧尸,但愿自己不会早于3个小时变成丧尸......而这一切,更多的是靠运气。

13年前让儿子在雪中跑步(负重前行7分钟3小时)(2)

被丧尸咬伤后的父亲抱着女儿

4、“跟妈咪道别”

7分钟的时间里,全剧只有一句台词。

被咬伤后,男主怀抱着哭泣的女儿,撕下车窗玻璃上的不干胶贴画,那是一个“妈妈”的图案,给了女儿,并对女儿说:“跟妈咪道别”。

这句对女儿说的话,同时也是对自己说的,女儿失去了妈妈,自己失去了妻子,原本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在这场灾难中从此阴阳两隔......这句话有万般的不舍和无奈,然而,还有更残酷的现实在等待着他,为了能把女儿送到安全的地方,让她健康快乐地长大,他必须抛开一切咬牙坚持。

5、粉色气球

虽然是僵尸题材的影片,但并没有让人难以接受的血腥镜头,虽然音效和视觉的渲染让观众体会到了“杀机四伏”的紧张感,但同时却又分明感受到了溢出屏幕的温暖。

主角背着女儿前行中,左手一直在捏着女儿的小脚丫,孩子一直在哭,父亲的内心是焦灼的,这种焦灼不止是怕孩子的哭声会引来僵尸,更多的则是一个父亲在极端环境下对女儿的心疼。

尽管此时他已经体力透支,有些力不从心了,但他仍然尽自己所能逗孩子开心,所幸一个粉色气球吸引了女儿的注意力,她不再哭闹,父亲也稍感安心。

为什么剧中这么关键的一个道具是粉色而不是其他颜色的?

粉色代表着美好、梦幻,温馨,或许每一个女孩都有个公主梦,希望自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这个粉色的气球寄托着主角对女儿最后的宠爱,是他作为父亲在这个世界上最后能给予女儿捧在掌心里的爱护了。

粉色的气球一路上随风飘扬在女儿头顶,为了能到安全区之后作为一个醒目的提示,希望人们能一眼就发现女儿的存在,这个父亲的良苦用心感动了所有观众。

6、腐肉为引,皮带缚手

也许因为体力不支,也许因为路途艰难,亦或是女儿的哭闹耽误了时间,主角倒地后抓住野草的手和满脸的绝望与挣扎,预示着他3个小时的时限即将来临,然而镜头的下一秒,他的眼神里却满满的全是坚定和果断。

镜头转场后,观众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一袋腐肉挂在树枝上摇晃,婴儿在父亲的背上安静地吃着奶嘴,微风拂过仿佛一切静好。

随即,观众却从转过头来的父亲眼中看出了异样,不禁在心中惊呼:他变成丧尸了!

但为什么女儿却是安全的?

下一秒人们便看到了答案:

这个伟大的父亲,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保证女儿的安全,他靠着最后清醒的意识,把腐肉和内脏挂在身前的袋子里,就是为了引导后来变成丧尸的自己闻着血腥味前行而不会停止向前的脚步,注意力也会从背后的孩子身上转移开;用皮带捆住自己的双手,让自己不会在意识消失的情况下伤害到孩子。

一个父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女儿,在最危机的时刻表现出来的睿智和果断,在这一刻让所有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观众们泪雨滂沱。

7、写在身上的字

不难看出,主角把“3小时”和“18千米”写在自己胳膊上,一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路途遥远而时间不多,二是为了女儿获救的时候人们能获得多一些关于女儿的信息。

而写在女儿身上的“我的名字叫罗西”则瞬间让观众的泪点降为0,这是一个多么细心的父亲,几个字便倾尽了他这一生对女儿所有的爱,还有终将不能陪伴女儿长大的遗憾。

13年前让儿子在雪中跑步(负重前行7分钟3小时)(3)

我的名字叫罗西

影片最后,枪声响起,已经成为丧尸的父亲倒下,女儿在啼哭声中获救。

这让人不禁会思考,父爱究竟可以有多伟大?

也许观众可以通过这部电影找到答案。

有人说:父爱如山,大爱无言。

父亲的爱也许没有更多的修饰,很多人记忆里的父亲总是于无声处默默地付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孩子的未来,用自己的双手尽可能的给孩子撑起一方天地,这些让人说不清道不明,却总记得有一双手的手心特别温暖,一生无法忘怀......

“丧尸片”很早就是国外非常流行的灾难题材影片,前些年有过很多非常好的作品。而这种题材的影片也因为剧情刺激拥有众多拥趸。

比如最让观众耳熟能详的《生化危机》、《活死人之夜》、《惊变28天》、《我是传奇》;还有近两年观众比较认可的《釜山行》。

但这些都是更倾向于直白恐怖和暴力角度的丧尸片。

13年前让儿子在雪中跑步(负重前行7分钟3小时)(4)

电影版海报

或许这部剧的创作团队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也许在题材上应该有一些更深刻的东西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于是另辟蹊径,这部倾向于亲情和温馨而又稍带恐怖的丧尸片便诞生了。

也许是因为不满足于7分钟短片对故事的演绎,2018年5月17日,主创团队最终把《负重前行》扩展成电影版,并搬上大荧幕,又狠狠地收割掉一众观众的眼泪。

上映之前,豆瓣上曾经有超过1万人标记“想看”,并在小范围展映时就打出了9.1分的高分。

剧中的主角“父亲安迪”这个角色,由因出演《神探夏洛克》里“华生”一角而名声大噪的“潮爷”马丁·弗里曼扮演。

自从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电影节放映后,电影版《负重前行》的口碑就持续发酵。《卫报》曾评论称:“《负重前行》是一部强大的电影,有时激动人心,并带有灵魂与悲怆的基调”。

《国际银幕》则评论:“主演为角色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他的不幸命运,去证明这部电影中情感影响的关键”。

虽然加长版电影获得如此众多高赞,但或许是得益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俗话说:“浓缩即是精华”,微电影版的《负重前行》以其精炼而快节奏的特点,紧紧抓住“父爱无僵”这个主题,让观众在短短7分钟便经历了情感上的大起大落,欲罢不能,直看得声泪俱下,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虽过三日却依然回味无穷,真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