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明春造林绿化规划(榆中实施生态绿化造林工程)

【本报讯】五月的榆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兴隆山已经变得郁郁葱葱、凉爽惬意,位于县城北边的榆中县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白虎山山坡上已绿意盎然,初具规模从榆中县城出发,穿越蜿蜒的山区公路,除了满眼的绿,便是湛蓝的天,置身于绿色葱茏的榆中北山鸡冠梁山顶,漫山遍野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柠条的黄色小花犹如油菜花般格外耀眼,沿着弯曲的山路蔓延据悉,从今年开始的5年内,榆中县将完成义务植树114万株,绿化100公里道路,建成50个生态村,在南北两山实施100万亩造林绿化项目,造地50万亩,使森林面积达到85.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34%以上,林地绿化率达到17.94%,打造兰州东部绿色生态屏障,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今冬明春造林绿化规划?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今冬明春造林绿化规划(榆中实施生态绿化造林工程)

今冬明春造林绿化规划

【本报讯】五月的榆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兴隆山已经变得郁郁葱葱、凉爽惬意,位于县城北边的榆中县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白虎山山坡上已绿意盎然,初具规模。从榆中县城出发,穿越蜿蜒的山区公路,除了满眼的绿,便是湛蓝的天,置身于绿色葱茏的榆中北山鸡冠梁山顶,漫山遍野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柠条的黄色小花犹如油菜花般格外耀眼,沿着弯曲的山路蔓延。据悉,从今年开始的5年内,榆中县将完成义务植树114万株,绿化100公里道路,建成50个生态村,在南北两山实施100万亩造林绿化项目,造地50万亩,使森林面积达到85.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7.34%以上,林地绿化率达到17.94%,打造兰州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榆中县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生态县林业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五大重点工程建设。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一定成绩,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榆中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8.93万亩,全县1.68万农户6.91万农民直接从中得到了实惠,特别是北山贡井林场每年基本上以5万亩的速度在递增,局部生态及小气候改善已初见成效。

今年,榆中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十三五”期间造林100万亩的生态造林绿化工程,2016年全县计划实施生态绿化20万亩。榆中县根据全县造林需要,统筹规划,做好各类苗木繁育准备工作,确保种苗供应,同时,引进1至2例苗木新品种开展科技推广示范工作,重点做好造林绿化与林分结构调整相结合(灌草乔结合),常绿树种与乡土树种相结合工作,快速增加林草植被。在荒山造林集中区域,实施绿化上水工程,提高造林成活率,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榆中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总体方案(2016-2020年)》,全面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退耕还林16万亩。继续在北山地区实施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工程3.2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2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万亩。广泛开展义务造林工作,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14万株,绿化美化村庄10个,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工程。

在生态绿化工程建设中,榆中县着力建立健全造林绿化机制,积极推广榆中县荒山承包经营综合开发模式,打破束缚林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大力支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进一步落实好“谁绿化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和“树随地走,谁栽谁有”的政策,及时确权发证。要推广林地股份制合作模式,积极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经营主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化经营。要进一步加大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力度,建立健全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加快林权流转步伐。要开展“银林”合作机制,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进程。要健全和完善造林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媒体、执法部门的监督。同时,在落实好既定项目的基础上,要紧紧抓住近期国家出台的好政策,积极梳理,整合荒山造林、经济林基地建设等生态绿化项目,尽可能地向上级争取项目,赢得国家和省市项目资金支持,使榆中县的沟河堤岸、低洼滩地、荒山坡地、农业空地闲地呈现一片绿色。

□兰州日报首席记者杨贵智特约记者高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